原創 | 家風薪永傳

原創 | 家風薪永傳

家風薪永傳

作者:張真妮(2021年1月4日投稿)

有一種文化,從五千年的文明深處走來,帶著歷史的芬芳;有一種精神如旖旎的春風,自血脈之初浩蕩飄拂,延綿至今,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詩禮傳家”“修身、齊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門板上鐫刻的“忠厚傳家永,詩書繼世長”它是歷經時光洗禮的處世智慧,也是耳熟能詳、代代相傳的治家格言,它,就是“家風”。

那年,高考成績揭曉,“詩詞才女”武亦姝以理科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作為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深厚的文學底蘊,周身的文化氣質,令無數家長羨慕,可成功的背後絕不是偶然,她良好的家風和父母教育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時候的亦姝在家也不願意學習,連作業都是敷衍了事的。為了培養女兒的學習興趣,父親下班閱讀名著,母親練習畫畫,陪同武亦姝一起學習,為孩子創造溫馨的學習氛圍,做孩子的榜樣.一個孩子的優秀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圍,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原創 | 家風薪永傳

前幾天,一條“母女同讀研媽媽先畢業”的新聞上了熱搜,50多歲的媽媽周亞松為了鼓勵女兒,和女兒一起備考,卻比女兒先一年考上華中師範大學音樂系的研究生。

這種硬核父母不是少數,前段時間,一名49歲的宿管阿姨原夢園和兒子同時考研,兒子考取復旦,她考上了廣西大學。她的教育經驗就是與其在後面催趕著孩子,還不如在前面引領著孩子。於是從兒子讀中學起,她用一起學習的方式陪讀,先後考取多種資格證書,讀取了成人本科,考過了英語四級。英國黑人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家風的傳承和對教育的認真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不如想想別人家的父母是如何提升自己,給孩子做榜樣的。

原創 | 家風薪永傳

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感恩,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懂得發奮圖強,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成長的人,他們陽光樂觀、踏實勤奮、積極向上而又溫暖善良。
家風雖是一家之風範,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家風是寄託傳統、盛放親情的陳年傢俬,也是文化源流的樸實沉澱、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才能民風淳,民風淳才能政風清。讓我們攜手並肩,以特有的血脈精神激濁揚清,傳承好家風,聚集正能量,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