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天下,自古被誉为“人间天堂”。地处古城东北的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古称“十泉里”,它虽长不过2公里,却是苏州迄今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民间素有“没有来过平江路,就等于没有来过苏州”之说。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平江路(街区),南起干将东路,北至白塔东路,东侧仓街、西侧临顿路。作为历史悠久的水巷,这里不仅仍保持着唐宋以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城坊格局,甚至一些街巷、河道和桥梁的名称都与宋代《平江图》相对应,堪称极为难得的运河文化遗产。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平江,是苏州的旧称。宋徽宗年间(1113年),曾担任过平江军节度使的宋徽宗赵佶,将苏州升级为平江府,而始建于南宋的《平江图》碑亭,千百年来一直是平江路的标志景观。透过南宋时期的苏州地图可以发现,苏州古城的布局,一千多年来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曾题写了“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如今这里的17座古桥依然保存完好。据统计,平江路现存文物古迹100多处,被誉为“一座没有场馆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1600余米长的主街两侧,依河而建的明清建筑现在基本上都成了店面,除了出售苏绣、宋锦、手工旗袍等传统工艺商品,还云集了昆曲、评弹、美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门内是白墙黛瓦,门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气象丝毫不减当年。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平江路既是叱咤一时的商业重镇,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梦里水乡。随着历史的变迁,像这样旧貌依存的景观已十分珍稀难寻,堪称“中国古代城垣的活标本”。如今,生活在街区里的老苏州居民,已经将市井生活、人间烟火,保护传承为苏州的文化符号。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在平江路的主街两侧,18条延伸而出的支巷串联起了古城的文脉。她们有着好听的名字:悬桥巷﹑狮林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丁香巷等。在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两个名人,他们就是住在悬桥巷27号的清末著名外交家、同治七年状元洪钧和“秦淮河名妓”赛金花。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洪钧(1839-1893)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在1868年高中状元后,历任翰林院修撰、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1889年至1892年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堪称文而优则仕的典型。而他后来与“秦淮河名妓”赛金花的浪漫婚姻,更是让他闻名遐迩。

苏州最美古街 至今仍保持唐宋格局 被誉为“微缩版的苏州古城”!

1886年,洪钧把年方二八的赛金花娶到洪家,成为他的第三房姨太太,而能够讲一口流利外语的赛金花,也在社交圈翻云覆雨,成为中国第一代的“交际花”。位于悬桥巷27号的洪钧故居桂荫堂,作为苏州古城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清末状元故居,对研究苏州人文历史有着较高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