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公眾號和其他媒體進行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推薦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下面鏈接,歡迎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分享!
質量管理之 應用篇 FMEA中探測度的評價
探測方式有很多,應該以哪個為準判定探測度?以最成熟的為準即可。比如仿真能力非常強,仿真能探測出設計問題,從以往的設計結果來說,經過仿真驗證的設計在後續幾乎沒有問題,這時的探測度就以仿真為準。但是不管仿真能力怎麼樣,各公司還會有後續的樣件和整車試驗,是例行的試驗或措施,這種情況下不能以樣件或整車試驗為探測度的基準,因為這樣會低估探測能力。為什麼會低估探測能力呢?因為按照探測度的評估依據,發現的時機越晚,探測能力就定義為越低。如果仿真能力不足,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能探測出設計問題,也就是說設計問題需要通過樣件試驗才能發現,這時就以樣件試驗的探測能力評估探測度。
既然以最成熟的探測手段為準判定探測度,那麼是否需要將所有探測手段都寫在FMEA上?
舉個例子,雖然仿真能力不能完全探測出設計問題,但是仿真試驗結果可以當作參考,起到輔助作用,對設計是有幫助的,都是為了確保設計質量的。就像檢驗的分類一樣,有進料檢驗、製程檢驗、最終檢驗、出廠檢驗等,這些檢驗結合在一起才能確保質量控制,這些檢驗在不同的階段起到各自的作用,但是各個檢驗的檢驗項目和側重點可能會有不同。
不同的探測方式的探測項目,作用也是不同的,比如設計評審,對於低級問題的探測應該是有效的,也是最簡單的,但是這些最簡單的問題如果也要做試驗去驗證,可能會增加更多的試驗成本。再舉個故意誇張的例子,整車路試一般是最後的驗證環節,但是路試過程中對門把手的開關和耐久做驗證嗎?雖然是整車路試,但也不能覆蓋所有的零部件和功能。所以各個探測手段需要結合起來應用,才能有效確保設計質量。
為什麼有的公司有很多的設變?因為仿真能力不足,但是設計發佈前還沒有進行樣件或實物驗證,所以設計變更數量多。也就說設計能力和探測能力不足,但沒有開展試驗,或者是試驗開展在設計發佈後才做,試驗時機安排不合理。不同階段的產品試驗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比如圖紙發佈前的試驗是用來確認設計質量,正式工裝的樣件的試驗是用來確認正式工裝生產的產品能否滿足要求,雖然也能驗證出設計問題,但重點還是關注和側重於工裝能否滿足需求。試生產階段的試驗是用來確認在(準)量產條件下生產的產品是否能滿足要求。雖然都是通過產品試驗來進行確認,但是確認的目的是有差異的,雖然都有可能發現產品的設計問題,但是側重點是不同的,用來試驗的產品的製造加工條件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設計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圖紙發佈前未進行試驗確認設計質量,而是在圖紙發佈後進行試驗,設變數量肯定會很多,這是明顯的研發系統管控問題和研發流程策劃問題,再嚴重點說是研發質量理念問題。
有好的理念和認知是做好事情的重要條件,就像我黨在創業過程中所應用的原則,路線正確,有好的政策,自然就把人員組織起來了,就能達到目的。這些政策,路線,不就是工作中的理念、認知、方向嗎!
所以系統地管理是很重要也是很必要的,研發能力和做事方式(流程)要結合起來,才能確保研發品質,一個合理的研發管控系統才能把影響研發質量(大質量概念,不要狹義理解)的各個要素關聯起來,取得系統效應。
再好的士兵和裝備也需要組織起來,運用合適的戰略戰術才能取得勝利,做研發品質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有一個合適的系統把人員能力發揮出來,並且通過這個系統知道人員能力的不足或薄弱之處,進而進行彌補或提升。越大的公司,越需要一定的“套路”,不能各自為戰,不能隨意工作和管理,這就是組織性和系統!
開放的心態,不要保守,讓更多的人的能力得到提升,這既是自己的價值,也有利於企業和國家,退休後所謂的經驗有什麼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要有傳承和發展的責任感!希望更多的同行加入我們的隊伍一起去做這件對大家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