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逐漸好轉,菜粕上漲基礎仍在

今年以來,加拿大油菜籽進口由於檢疫安全問題受到限制,進口菜籽數量大幅下降,四季度菜籽的供應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國內菜籽、菜粕庫存偏低,蛋白原料供應偏緊,下游養殖利潤豐厚,需求逐漸好轉,有望推動菜粕價格在四季度繼續偏強運行。

菜籽供應面臨不確定性

近年來,國產菜籽的播種面積經過連續下降後基本穩定,進口菜籽在國內菜籽供應中的佔比越來越高,影響也逐漸增大。目前2019年國產菜籽已經下市,進口菜籽對當前國內菜籽整體供應影響巨大,其中又以加拿大菜籽的影響最大,加拿大菜籽的進口量佔到我國菜籽總進口量的90%以上。

目前,我國對加拿大菜籽出口企業的限制暫時不會放開。根據最新統計,10月—12月國內進口菜籽到港量預計分別為16.6萬噸、9萬噸、12萬噸,累計37.6萬噸,而去年同期分別為34萬噸、40萬噸、40萬噸,累計114萬噸。從目前統計的船期來看,四季度菜籽的供應仍有不小缺口,原料供應偏緊。

國內蛋白原料供應偏緊

截至10月18日,國內沿海進口菜籽庫存26.3萬噸,處於過去五年的新低位置,菜粕庫存2.37萬噸,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但絕對值仍然不高。大豆庫存392萬噸,豆粕庫存57.38萬噸,均低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目前國內蛋白原料庫存總體偏低,尤其是北方油廠豆粕幾無庫存,限提嚴重,油廠及經銷商提價意願強烈。

下游需求逐漸好轉,菜粕上漲基礎仍在

美國農業部從6月份開始連續下調美國大豆的產量和庫存,產量從6月份的1.13億噸一路下調至10月份的9662萬噸,下調幅度超過了1600萬噸,結轉庫存從2845萬噸下調至1252萬噸,美豆供應的壓力大大緩解,從寬鬆趨向邊際偏緊。同時,中國和美國的貿易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開始大量採購美豆,美豆價格上漲帶動整個蛋白原料價格水漲船高。

下游需求逐漸好轉

今年國內生豬存欄出現大幅下降,飼料消費受到較大影響。截至2019年9月份,國內生豬存欄同比下降40.96%,母豬存欄同比下降39%,已經連續9個月出現大幅下滑。由於豬價大幅上漲,國家多部門出臺政策支持生豬產業恢復生產,市場對明年之後的市場預期有所好轉,需求在經歷了極端低迷的情況之後,有望逐漸觸底,迎來恢復。

截至10月18日,國內生豬價格達到35.7元/公斤,雞蛋出場價格達到10元/公斤,生豬自繁自養利潤2113元/頭,蛋雞養殖利潤達到89.1元/羽,養殖利潤處於歷史高位水平。目前豬瘟疫情的影響逐步下降,加上豐厚的養殖利潤,下游逐漸增加補欄,市場對明年的消費沒有那麼悲觀,下游需求最差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加上水產養殖受豬瘟的衝擊較小,需求並未像豬料那樣出現巨大下滑,因此菜粕的消費基礎仍在。

綜上所述,四季度菜籽的供應仍然面臨不確定性,國內油廠菜籽、菜粕庫存偏低,蛋白原料供應整體偏緊。下游需求在經歷了豬瘟的衝擊後逐步企穩,豐厚的養殖利潤刺激下游補欄,飼料消費回暖將帶動菜粕需求逐漸好轉,菜粕上漲的基礎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