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的诗词杂文,谱出了“亡国之音”

如果说晚唐五代的绘画、书法处在由唐代"重法"向宋代"尚意"的转折之中,那么这一时期的诗歌、杂文则处在由唐代"诗境"向宋代"词境"的转变过程之中。正像曲式中的大调转入小调一样,气势恢弘的盛唐气象演变到多种色彩大融合的中唐风采,最终变为哀婉深沉的晚唐风韵。

随着儒、释、道三足鼎立局面的被打破,与三重旋律的盛唐气象及三部合唱的中唐之响不同,晚唐之韵重新趋向于一种新的统一,即走向更为细腻的心灵感受和更为含蓄的情感体验。在这一时期里,诗歌的成就以杜牧等人的"咏史诗"、李商隐的"无题诗"、温庭筠等人的"花间词"为标志,它们分别在题材、意境和体裁三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杜牧,难以割舍的"六朝情结"

咏春者代不乏人,李贺有"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白居易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韩愈则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无不于美丽如画的春景描摹中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生命的礼赞。杜牧却能独出一格,在景色的描摹之中巧妙地渗入史实的感慨,不仅清新流利,而且寓意深远。

晚唐的诗词杂文,谱出了“亡国之音”

据《南史·郭祖深传》可见,诗人的描写是有史实根据的。可如今,这些耗费巨资修建起来以为封建帝王礼佛祈福的寺院其意义何在呢?尽管它们依然在风烟雨雾中矗立着,但那些陆续修建佛寺的宋、齐、梁、陈诸朝却一个接一个地覆灭了。表面上看,诗人意在怀古,其实,怀古的目的乃在于伤今。中唐以来,佛教大盛,在会昌灭佛之前,全国有佛寺四万余所,僧尼四十万余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

而继承武宗帝位的唐宣宗又反对武宗的灭佛措施,重新兴建佛寺、招募僧尼,给国家带来更加深重的危害,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扼腕叹息。不过,诗人的感慨并不是用一两句话所能够穷尽的,在这幅烟雨空濛的画面之下包含着更多朦胧而又难以言明的情思:既有对南朝覆灭于顷刻的伤悼,也有对其穷奢极侈、昏聩无能的谴责;既有对当朝君王佞佛的不满,也有对唐王朝前景的担忧。同时,也许还包含着诗人更为深刻、更为隐约的情绪: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

二、凄艳哀婉的亡国之音

杜牧的另一首咏史诗《泊秦淮》被清人沈德潜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与《江南春》相比,这一首诗的境界似乎更为朦胧凄迷,意旨更为沉婉曲折,情思也更为丰厚、悠长。时值深秋,夜幕已临,诗人泊舟秦淮河畔的酒家附近。凄清寒冷的河面上弥漫着如烟似雾的水汽,两岸的沙滩也笼罩在迷离苍茫的月色之中。就在这种空虚朦胧之中,酒楼上依稀传来歌舞喧闹之声,那是对岸的歌女正在有滋有味地唱着前朝的名曲《后庭花》。

晚唐的诗词杂文,谱出了“亡国之音”

《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此曲为陈后主所作,凄艳哀婉,闻之令人黯然神伤。正因陈后主整日沉溺于声色歌舞,荒废朝政,终至亡国。所以,后人就将《玉树后庭花》看做亡国之音。

表面看来,诗人似在谴责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还在无休止地唱着靡靡之音,实则寄予了更多的人生感慨。商女固然不知亡国之恨,可那些饱读诗书、厚食俸禄的帝王将相难道不知从历史的兴亡中汲取教训吗?诗人自我固然知道以史为鉴,也想挽狂澜于既倒,无奈人微言轻、势单力孤,能有什么办法呢?……这里有谴责,有悲伤,有无奈,有担忧,有伤悼。它们像迷雾一样,同水气、月色交织成无形的大网,不仅笼罩了秦淮河畔的山川景物,也笼罩着诗人的心灵以及唐王朝的历史命运。

晚唐的诗词杂文,谱出了“亡国之音”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这里有儒家的忧患意识,但这意识并不能转化为建功立业的社会行动;这里有道家的出世情怀,但这情怀并不能彻底摆脱亲情故国的尘世烦恼;这里有佛教的虚幻体验,但这体验并不能真正达到六根清净的空彻澄明。它们是杂糅的,又是一体的,这种有机的杂糅就构成了晚唐咏史诗歌无穷的韵味、特有的伤感。从某种程度上讲,晚唐诗歌的味外之旨,象外之致,就是经佛、道两家广阔的宇宙意识冲淡、提升、冷却了的儒家情感。如将其与《春江花月夜》式的初唐诗歌加以比较的话,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晚唐的诗词杂文,谱出了“亡国之音”

然而,同样是咏史之作,同样是表达物是人非的沧桑感,盛唐诗人与晚唐诗人却有着很大的差别。李白也写过金陵怀古诗,其"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的文句,其"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州"的景致虽然也包含着迷茫和感叹,但在全诗中,我们感到更多的是一种挥斥方遒的理想主义信念,一种努力外拓,建功立业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晚唐诗人只能哀悼

盛唐诗人的意志与情感是指向外部世界的,甚至于连他们的感叹都充满了力量,激人向上。晚唐诗人则不同了,外部世界的点点滴滴都可能触发他们诸种不同的人生感受,但他们又无法改造和征服这个世界。他们不再是外拓,而是静守,不再是批判,而是伤悼。因为批判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的坚强后盾,也需要人生信念的有力支撑,而既失去社会力量又失落人生信念的杜牧等人只能将批判化作无可奈何的哀叹,或是一种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情绪。

晚唐的诗词杂文,谱出了“亡国之音”

然而,作为艺术家,晚唐诗人虽不及李白潇洒豪迈,却有李白所不具备的敏感和多情。深秋帘幕,落日楼台,鸟来鸟去,人歌人哭,西风泣露,杨柳萧条,楚塞秋光,浙江残雨,野花黄叶,龙虎势衰,市朝迁变,坟冢高低,霏霏江草,梦鸟空啼,一片降旗,百年同梦……它们既是历史的场景,又是现实的心境。在这些意境朦胧、意旨含蓄的诗句中,我们时时可以通过一些复杂的暗示和微妙的象征来体验诗人所特有的那种迷离惆怅的情绪。

晚唐咏史诗的基本内容都是非常宽泛的,它里面所涵盖的都是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多数是亡国情怀,而且往往能从逝去不远的本朝历史实情中引出新的人生思考,寄托复杂的人生感慨。

晚唐的诗词杂文,谱出了“亡国之音”

晚唐咏史诗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哀婉幽怨、反躬自悼的忧伤情绪,这一方面是优美理想中抒情写意的表现,另一方面乃是社会与时代走向没落的必然哀响。初盛唐诗歌所具有的乐观向上、气势开张的情怀,已被低沉颓废、纤柔脆弱的心绪所代替。如果说,中唐文人虽身处逆境,仍有一线光明给他们以温暖和鼓励的话,晚唐诗人则是连这最后的微光也看不到了。

结语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邱。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时代的困窘在诗人心头打下痛苦而绝望的印痕,不可避免地使晚唐咏史诗染上悲哀的色调和伤悼情绪。它们仿佛是一支支挽歌,为走上覆灭之路的唐王朝送行。


参考文献:

《审美文化》

《浅谈晚唐咏史诗的挽歌美》

《悼古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