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不缺席

“爸爸接送周”引熱議

湖北武漢市光谷某小學開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動。讓孩子的父親儘可能的接送孩子上下學,引發輿論關注和網友熱烈的討論。記者從負責該項目的老師處獲悉:爸爸接送是倡議而非強制,開展爸爸接送這個活動,不是否認母親或其他親屬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只是希望父親可以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父母旗鼓相當,才會讓孩子更陽光更自信大方。

為什麼有專門倡議爸爸接送呢?

現在中國教育的現狀:通常媽媽負責照顧孩子,爸爸負責工作,爸爸很少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有一個詞形容的非常準確,就是喪偶式育兒。

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不缺席

爸爸經常缺席孩子的成長

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呢?

喪偶式育兒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身邊,其中一方缺少與孩子的情感支出。比如早出晚歸也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等。

一般有了孩子之後,媽媽要面臨的更多,很多爸爸這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孩子就像是媽媽獨自養大的一樣,而寶寶爸爸不知是不善於表達還是不知道該怎麼照顧孩子,很少參與孩子成長。

就像大家比較熟知的成龍,成龍經常忙於演藝事業,照顧兒子房祖名的責任就落到了妻子林鳳嬌身上。成龍很少有時間陪伴兒子更不用說和兒子房祖名交流了。

一次成龍拍戲提早收工,他決定去兒子學校門口接兒子放學。當放學後,孩子們都走光了,成龍依舊沒有等到兒子。他就打電話問問太太林鳳嬌:怎麼兒子還沒有放學嗎?

徐鳳嬌平靜的問:你在哪等兒子呢?

成龍說:我在在小學門口等他呢。

可是兒子已經上初中了呀。

成龍很少跟孩子交流,以至於房祖名長大了有被參與到吸毒事件當中。可見孩子的成長是父親不可或缺的存在。孩子長大後的不當行為,父親應承擔很大的責任。

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不缺席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很重要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的重要性

蒙特利爾大學心理工作者Daniel Paquette認為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多作用於撫慰和是平靜下來。而父親和孩子的關係則在引領孩子走向世界的部分表現得更為突出,良好的父子父女關係會幫助孩子獲得這些需求,感到驚奇,超越極限,勇於面對危險,抗壓能力強,在陌生的環境中無所畏懼獨立生存。可見一個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有多麼重要的作用。

印度一個高評分的電影叫《摔跤吧,爸爸。》

爸爸是一個摔跤手,他渴望拿到金牌,為國爭光。他希望生一個兒子,繼承他的摔跤基因。但很可惜生了兩次都是女兒。當一次女兒在打架的過程中的突出表現引起了爸爸的注意,讓爸爸意識到女兒繼承了自己的優秀摔跤基因。

從此爸爸開始了訓練兩個女兒學摔跤,為此孩子不能吃想吃的東西,不能留長頭髮,還要面臨同伴異樣的眼光。但是女兒的抱怨和逃避並沒有使爸爸停止他的訓練。其實孩子的父親很願望很簡單,就是:不要男人來選擇他的女兒,要她的女兒去選擇她自己的男人。讓女兒有自己的婚姻自主權,這在當時的印度是非常難得的。

孩子們一直不理解父親的決定,直到有一次同齡的小女孩披上嫁衣,被迫嫁人的時候說了一段話:我多想有你們那樣的父親,至少你們不用在14歲就嫁給不認識的男人,生孩子,洗衣服做飯,你們的爸爸給了你們更多的選擇和可能。

這時候的女兒才開始理解父親,並且配合父親的訓練。女兒們一步步變得強大,同時他們身上有些東西也改變了,他們變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不僅讓人佩服,更讓人感動。

每次上場比賽爸爸都對女兒們說:如果你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告訴她們其實女性還有別的出路,打破所有人對女性固有的偏見。靠著爸爸的鼓勵和堅持不懈的訓練,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贏得了比賽,最終走向世界,實現為國增光,更加贏得了屬於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不缺席

爸爸不在,寶寶很難過

爸爸缺失孩子的成長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孩子會變得固執己見,叛逆。

高曉松在奇葩說中提到過自己的父親,他再三強調他從小跟父親的關係特別冷淡。父親不懂得和他怎麼交流,他也從來不問父親任何問題。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高曉松說他都特別怨恨父親。怨恨他一直忙一直忙,根本就沒有把兒子放在心上,恨他一直不能陪伴自己。

正是因為這些怨恨才導致自己20多歲就進入了叛逆,喜歡和別人較勁,聽不進別人的勸。因此還做錯了許多事,直到40多歲自己才走了出來。

很多人因為小時候缺失父親的陪伴,導致心中存在怨恨無法消解。即便是人到中年不恨了,但是依然無法走出缺乏父親陪伴的漩渦。

父親缺席孩子的成長。短時間內還很難看出來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但是一點一點累積就像一個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發芽一般很快就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對孩子的未來造成致命的影響。

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不缺席

爸爸的缺失容易讓孩子養成猶豫和內向的性格。

孫儷是我們比較熟知的優秀的影視演員。當她小的時候,父親和母親選擇了離婚。離婚之後媽媽很辛苦的照顧她,一度生活十分拮据,很長時間連肉都吃不上,孫儷經常到爺爺家哭訴。父親基本不和她聯繫,她更加不想和父親聯繫。她閒的時候就自己搬個小板凳畫畫,一畫就是一天。之後的孫儷就變得有些憂鬱,多了一份內向。就連她參加許學校的會議,老師讓她跳個舞,她都不敢。孫儷表示她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說話,不想表達,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一度孫儷想一輩子都不結婚,看到了父親母親婚姻,她開始恐懼婚姻,不敢踏入婚姻,更不敢奢求自己可以通過婚姻尋找到自己的幸福。

孫儷對爸爸的怨恨一直存在,直到認識鄧超之後,在鄧超的勸說中慢慢的走出來放下過去,學會寬容自己的父親。

教育孩子成長是兩個人的事。我們不能以忙為藉口忽視孩子的成長。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有了。

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不缺席

爸爸和孩子歡快的玩耍

爸爸該怎麼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呢?

第一,重視和孩子有關的一切活動。

比如學校組織的親子日或是親子活動,爸爸要抽身去參加孩子親子日當天的活動。

再比如學校的運動會,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經歷,努力拼搏,直到終點的過程。

比如孩子的家長會,通過家長會我們可以瞭解孩子的學習等等。有關孩子的一切不要輕易缺席,因為那是你更進一步瞭解孩子的快速通道。

我們所熟知的黑人總統奧巴馬,他就是參與孩子成長的榜樣。

奧巴馬曾說:身為兩個女兒的父親,我知道作為一名父親是任何一個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即便是在長達21個月的選戰中,他也沒有錯過孩子任何一次的家長會。

即便是當選總統,他也會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吃飯聊天,以便了解孩子最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

在他的眼裡做父親和做總統可以說是同等重要的事。

第二,每年爸爸和孩子策劃一次兩個人的旅行。

就像之前紅遍大江南北的《爸爸去哪兒》和《爸爸回來了》一樣。讓爸爸和孩子單獨旅行,過程中肯定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各種趨勢,兩個人一同承擔,共同面對。旅行的過程會讓彼此更瞭解雙方,加深父子或是父女之間的關係。

時間不用太長,地點也不用太遠,哪怕兩個人出去郊遊也能有不同的收穫。

《爸爸回來了》裡面甜馨和賈乃亮,賈乃亮因為經常忙於拍戲,所以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通過《爸爸回來了》,賈乃亮更瞭解自己的女兒。賈乃亮從一開始不會做飯到慢慢的能給甜馨做好飯,甜馨不嫌棄爸爸做飯不好吃,他們有了彼此之間都比較舒服的相處模式。經過第一季第二季的《爸爸回來了》,甜馨和賈乃亮都成長了很多,父女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無間。

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不缺席

爸爸和孩子視頻通話

第三,有專屬於孩子和爸爸的親子交流時間。

親子交流時間不用太頻繁,一週或兩週抽一個固定的時間。雙方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專心的聊聊天,哪怕是閒聊。這樣更有助於爸爸去了解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學習更容易傾聽到孩子的心聲。

即便是父親是在外地工作。爸爸也可以每天或每星期定一個專屬的時間段和孩子通過視頻或者打電話,多聊聊天。讓父親瞭解孩子的現狀,也讓孩子明白雖然爸爸不陪在他身邊,但是爸爸是愛他的,爸爸時時都關注著他的成長。

我家寶寶就有和他爸爸的親子時間。我老公常年在外地工作,每年就能回來兩個月。但是他一直都沒有缺席寶寶的成長,每天晚上下班就是寶寶和爸爸的親子時間。他們通過視頻聊天,寶寶爸爸是逗寶寶,誇寶寶,說想寶寶,然後寶寶也經常把學會的事情表演給爸爸看。有時候僅僅就是開著視頻,寶寶到處亂跑,而爸爸只是靜靜地看著她時不時的說上一句。他們之間彼此並不陌生,每次爸爸回來的時候,寶寶很快就和爸爸打成一片,完全沒有隔閡。

人們常說孩子是爸爸的貼心棉襖,爸爸是孩子抵擋一切風雨的參天大樹。願每一個爸爸都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陪孩子去經歷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