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這把“火” 燒的到底是誰?

考研的這把“火” 燒的到底是誰?

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290萬,較2018年238萬,激增52萬,增幅達到21.8%,成為近10餘年增幅最大的一年。2019年研究生錄取74萬,佔報考人數的25.5%。

可以說考研人數每年都在打破新的記錄,人數逐年大幅度增加,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考研“火”起來了呢?而考研人數增加之後對誰的影響最大呢?下面我為大家分析分析:

“敲門磚效應”

通過各種制度的完善和教育改革,我國大學生錄取率也是逐年提高,甚至讓大家有了,身邊都是大學生的感覺,2018年就有將近700萬的大學生走向社會進入職場,就業崗位競爭激烈,就業難,一度也成為大眾比較關注的社會問題。

考研的這把“火” 燒的到底是誰?

崗位少,人才多,自然的用人單位就會不斷的提高面試錄取的門檻,其中,這第一道關就是學歷,所謂的“敲門磚效應”就是,如果你沒有好的學歷作為敲門磚,那用人單位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把你的簡歷篩除了。如果你沒有,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那高薪職位恐怕你連門都摸不到。學歷成了當今職場就業的第一道分水嶺。

職場學歷競賽激化

據中國教育部公佈的數據,2015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42萬人,其中本科366萬人。即366萬大學本科生中有290萬在考研,佔在校大學生80%。可以預見,未來三年內在職場內,將有大批量的研究生湧入,與本科學歷,大專學歷競爭同一個崗位,職場的學歷要求在逐年提高,單單的普通本科學歷,已經無法滿足供職單位的需求了,求職者自然就選擇了學歷不斷提升,考研,已經成為了在校生的第一選擇。

考研的這把“火” 燒的到底是誰?


一部分沒有直接在校考研的學生和已經就業的人,在工作之餘,也不斷的提升自己學歷,自考、成考成為了這一部分人的主要選擇。2018年成人教育大改革,更是影響了一大批人馬上投入到了學歷提升的大潮中。隨著改革的不斷實施,成人教育的考試一年比一年難。這群人實實在在的體會到了工作環境對高學歷的要求,如果自己還不改變,可能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被新來的高學歷人才所取代,誰也不願意工作好幾年了,卻因為學歷問題,可能薪水還沒有新入職場的新人拿得多。

考研的這把“火” 燒的到底是誰?我覺得應是那些拿著大專學歷,本科學歷在職場一線打拼的這一群人。因為考研的火,必定推動職場學歷的平均標準提升,當身邊人把研究生當本科一樣看待的時候,大專學歷、本科學歷的你們,還能穩穩的坐在辦公椅上安心工作嗎?高職高薪勢必從學歷提升開始邁出第一步!自考之路,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