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升職的領導不是好領導,有道理嗎?

女團財經


不想升職的領導是不是好領導,要分為兩方面來看,如果僅以在該領導手下工作是否輕鬆來評判是否是好領導,這樣的標準還是過於失之偏頗。

01

想升職和不想升職的領導各有優劣

  • 跟著不想升職領導的好處和壞處

在一個沒什麼上進心的領導下做事,好處在於領導可能管理上沒那麼嚴格,對下屬也不過於嚴苛,員工輕鬆,領導也覺得輕鬆,工作氛圍會比較融洽,同事之間的關係比較好相處。

跟著這樣的領導壞處也很明顯:

首先,這樣的領導由於升不上去,就卡住了位置,壓住了下屬們的晉升;

其次,這樣的領導由於自身沒多少進取心,往往團隊工作不是很出色,導致自己和下屬們的績效拿不上去,員工不滿情緒會蔓延,長此以往,內部的穩定性和團結會出問題。

  • 跟著上進心強領導的好處和壞處

跟著上進心強的領導的好處在於,員工的業績往往比較好,整體表現比較搶眼,員工整體工作能力提升快,晉升的機會也比較多;

跟著這樣的領導,劣勢也是很明顯的:工作比較辛苦,在一定階段內業績提升不上去的話,很長一段時間內部可能不是很穩定、容易軍心動亂;所在的部門由於工作比較搶眼,可能遭遇其他部門打擊和排擠。

綜上,以領導是否追求升職來判定領導是否是好領導,還是有點偏頗。是否是好領導,由於個人追求不同,對領導要求可能不一致。

我認為,是否是好領導,對於大多數員工而言,主要取決於領導是否為員工作想,是否能夠帶領部門員工取得更好的業績,不能簡單將是否有上進心來作為判定是否好領導的標準。

02

彼得原理告訴我們,晉升不是永遠爬不完的梯子

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研究組織中員工晉升現象提出的一種定論:

這種理論告訴我們的是:

由於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習慣於對在某個等級上更加稱職的人員進行晉升提拔,因而員工總是趨向於被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

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員工的晉升,不是永遠爬不完的梯子,最後員工總是被提拔到他自身不能適用的職位上。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也會發現這樣的幾條規律:

一、在企業裡,職位往往和獎金、績效工資掛鉤的,為激勵員工按照企業的價值觀行事,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往往樂於將優秀員工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

二、有的員工在做本職崗位上工作很出色,但被提拔到管理崗位後,表現往往不盡如人意;

三、員工的晉升總有盡頭,再優秀的員工也不能無限地提拔,最終會到一個自己最不適合的位置上去。

如果出現以上的現象,說明企業的組織體制中出現了不恰當的激勵機制和晉升機制造成的“彼得陷阱”。

綜上,按照對彼得原理的解讀,不想升職的領導其實是無意中跳出了“彼得陷阱”。換一個角度考慮,於己於企業何嘗不是一件幸事。

我是@之舟職讀,人力資源師、高級人力資源法務師。20餘年職場經驗,專注職場有價值知識、經驗、感悟分享,願和你一起成長,歡迎點贊並關注。

之舟職讀


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升職的領導要不無能即是懶政,二者都不能更好的為人民辦實事謀利益,當然不是好領導。


山中散人F


有。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不好領導的領導一定不是好領導,也一定升不了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