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出自小米掌门人雷军之口的这句话,看似粗鄙却一语中的,点出了创业的关键词——投资风口。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从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成为如今的巨头,雷军之所以能坐拥百亿资产,在于每一次准确的风口选择。

在将业务触角从互联网、家电延伸至酒店、地产领域之后,小米又先后投资小鹏汽车、与蔚来合作,虽然表现出了对汽车领域的兴趣,但却没有实质性进军汽车产业。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不过近日的一番动作,也许意味着这家互联网巨头即将吹响进军汽车领域的号角。也许是由于前车之鉴太多也太惨,小米并没有选择直接造车,而是与华为一样从供应商起手。

而这一次的“风口”,是车联网。


投资,入局车联网


4月17日,车联网公司上海博泰宣布获得小米集团的B轮融资,双方将在未来展开深度合作,联手开拓车联网市场。

不得不承认,小米的眼光的确毒辣——这一次的投资对象上海博泰公司,是国内最早入局车联网的企业之一,也是目前亚洲首屈一指的车联网企业。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悉数与上海博泰合作过的车企,也能证明这家公司的实力。

获得小米的战略投资前不久,博泰刚刚拿到了东风汽车集团数亿元的战略投资;2019年,博泰与新宝骏联手推出“随身车联网”,利用手机的算力与AI能力替代车机;目前,博泰已经和上汽大众、吉利、长安、捷豹路虎和奥迪等汽车品牌达成车联网合作。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选择上海博泰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二者在企业战略上有着极高的契合度。目前,小米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已建成全球领先的消费级物联网平台,而作为本轮融资的获得方,博泰在发展上制定了“1+1+N”战略。

“1+1+N”战略,就是车机+手机+N,N是指包括耳机、手表、手环、电视等智能家居在内各种物联网设备,这与小米的物联网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这次投资不仅志同道合,也是强强联合。

上海博泰的车联网技术能助力小米入局汽车领域,在物联网方面的建树也能让小米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得以更好的实施。

而对于博泰来说,资本的注入能加大车联网技术的研发投入,以此来获得更大的技术优势。


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车联网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否则以雷军的眼光,不会选择它作为新的投资“风口”。

不过车联网其实是个很大的范畴,涉及到V2V、V2X,最终目的是实现智能交通。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一般来讲车联网分三层:第一是感知层,通过车载终端上的RFID、GPS等器件感知车辆的信息及状态,最常见的就是油耗、里程、胎压、剩余电量的显示;

第二层是互联,车与车之间的互联、车与路之间的互联,这也是自动驾驶研发中的重要一环;

第三层是云,这是一个整体体系,通过云计算等调度、管理车辆,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以达到最终实现智能交通的目的。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小米与上海博泰的合作,主要着眼于软件、硬件、语音多场景交互等方面,加速消费电子与汽车的融合。

如果把此前与蔚来的合作看作是小米的“试水之作”,那么这次投资之后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比如小米的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某款车型上用“你好,小爱”来唤醒语音服务。

再比如智能手环、手表。通过小米手表上的蔚来App,小米已经实现了对车型的云端操控,也许未来还有更多车型加入这个行列。

除此之外,汽车的车机系统上还可能出现更多的软件、APP,真正让中控屏实现云端互联。

进军汽车领域,小米抢占车联网“风口”

对于小米而言,入局车联网能够带来新的机遇。

而回归汽车产业本身,小米是否会以车联网为跳板入局汽车制造业?可能性当然存在。

但当下更值得期待的,也许是小米的下一次发布会。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