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好父母”真的太難了,快樂教育毒雞湯還敢喝嗎?

從孩子出生一刻,成為父母時我們就在立志成為一名“好父母”,但現在動不動就“毀掉”孩子式的言論,也讓如何成為父母變得越來越難,到底孩子的童年要快樂一些,還是應該助推一把?

【01】

古時為功名不惜挑燈夜讀,時至今日的孩子比以往付出的要多得多。

最近刷到香港tvb一則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不禁讓我感嘆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真的太難了。

紀錄片中還懷著二胎的lrene在鏡頭前,大著肚子就開始盤算著孩子的未來,並揚言到“我要讓她贏在子宮裡”

當一個“好父母”真的太難了,快樂教育毒雞湯還敢喝嗎?

其實lrene能有這番話,也是鑑於大兒子入學失敗後的經驗之談。

lrene在大兒子出生時也跟所有崇尚‘快樂教育’的人一樣,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就好,直到被中意的幼兒園拒絕。

直到兒子面試時,才發現想要上優質的幼兒園實在是太難了,孩子不僅需要較強的語言能力,反應要快、思維要敏捷,更要有突出的地方。

曾經讓她深信不疑的“快樂教育”卻在孩子現實的教育環境中當頭棒喝。

當一個“好父母”真的太難了,快樂教育毒雞湯還敢喝嗎?

有了大兒子的失敗經驗,lrene覺得不能讓歷史重演,因此才會有’贏在子宮‘這番話。

紀錄片裡另一位白領媽媽Sharoni對著鏡頭這樣說:“在香港如果你要活的很瀟灑,你可以不做兩件事情,一、不要買房;二、不要生孩子”

當一個“好父母”真的太難了,快樂教育毒雞湯還敢喝嗎?

買房被銀行捆綁,但是生孩子就是被整個社會捆綁。

聽起來香港孩子壓力大,但這就是整個社會進化的趨勢,在香港競爭壓力如此,全世界也亦如此。

韓國每年補習開支相當於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的80%;

2010年日本家長為孩子支付的補習費達120億美元;

在中國香港,85%的高中生接受課外輔導;

在中國內地家庭在教育支出達到了全球第五位乃至第四位;

看了這些數據,那些年我崇尚的‘快樂教育’彷彿是我喝下的一碗毒雞湯。

【02】

全世界萌爆的喬治小王子去年就開始上小學了,英國媒體曝光了小王子的課表。

當一個“好父母”真的太難了,快樂教育毒雞湯還敢喝嗎?

小王子不但要在學校學習基礎知識,並且一些關鍵技能必不可少。如書寫、流利演講。

並且還需要涉獵戲劇、藝術、體操、擊劍、高爾夫、陶藝、芭蕾等等十多種。

另外,王室對小王子的邏輯培養十分重視,小王子從4歲就開始接觸編程。

英國雖然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但是實質上他們並不是國家領導人,因此就算沒有學識是個學渣一樣可以當國王。

明明可以躺著當國外的小王子,還在威廉爸爸和凱特媽媽的要求下努力,爭取各方面優秀。

那些認為國外快樂教育的模式人,認為中國教育模式死板,歐美環境比較輕鬆,但事實上要成為人尖都不會太輕鬆。

也有人會說拿他們畢竟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努力點也很正常。

還記得浙江男神學霸胡一捷的課程表嗎?

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2點半,一週每個時段的學習內容都精確到幾點幾分,可以說是爭分奪秒。

那些先天條件或本就優秀的孩子,都在努力,難道他們一定不快樂嗎?

他們的快樂,都是需要全情投入,克服自我的一種挑戰,比起單純一味放任自流的快樂要更難得、深刻。

比起輕鬆快樂的孩子,努力過的孩子,更在意的並不是結果,而是奮鬥努力的過程,而這種快樂更值得被珍視。

【03】

最新一期《歌手》歌王衝刺劉歡的妻女到現場為他加油打氣。

當天的劉歡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女兒音樂感悟力非常好,我有點後悔小時候沒強迫她學習音樂,她有時候還會給我們挑刺”

當一個“好父母”真的太難了,快樂教育毒雞湯還敢喝嗎?

劉歡感慨到以前和老婆堅持所謂的“快樂教育‘,不想強迫孩子。

女兒小時候雖然感悟力強,但是經常偷懶不想練琴,所以也就不想刻意強求。

並且還說到“勸所有朋友們,孩子有這方面的才能,家長還想要推一把”

家長很多時候只是在孩子天賦能力後的推手,當孩子無可避免的與惰性相逢時。

我們能做的就是推一把,否則過來人的後悔,就成了點醒我們的解藥。

“快樂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一土教育的創始人是這樣詮釋的: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去體驗美好,教育本身就是美好的

教育的方法應該是美好而快樂的,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麼學習是最好的途徑

學習確實是一件吃苦的事情,但是我們是在這過程中主動去吃苦的。

如果我們用放任自流去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成長,孩子會在今後的人生中則會被動吃苦。

同樣是吃苦,相比較被動之下,未知的可能性太大了。

我們今天的放任可能就會成為孩子今後的遺憾,有時候你的推一把並不是壓力、絕境。

更多是助力,是輔助。

【04】

多數人一定聽過周杰倫唱的:“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花花對著鋼琴說話?

別人在玩遊戲,我卻靠著牆壁揹我的ABC”。

而當他在《峰味》上用水果彈鋼琴時,謝霆鋒感嘆:“每次看見你彈的時候,我就後悔了,為什麼不像你一樣聽媽媽的話”

小時候我們痛苦的經歷,卻成為長大後別人羨慕的地方。

周杰倫4歲開始練琴時,媽媽就看出了他的音樂天分,對他要求極其嚴格,童年裡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鋼琴邊度過。

每次練琴時,只要有其他孩子的打鬧聲,他就總是心不在焉,媽媽則會拿著一根藤條站在他後面。

有時候小杰倫也會反抗,不想再學琴的時候,但是過幾天自己又忍不住想去彈琴,而那之後無論媽媽多嚴格,他還是一直堅持。

當我們都在為周杰倫失去童年同情時,他卻在《開講啦》說過這樣一番話:“彈鋼琴真的是學對了”

當一個“好父母”真的太難了,快樂教育毒雞湯還敢喝嗎?

也就是因為媽媽對他天賦的助力,才有了現在的天王,才會有了《聽媽媽的話》這首歌。

我們總會為童年逝去的遺憾,但是生活是不可能回頭的。

當我們在學習中找到快樂,併為之付出有所成就時,才能稱得上‘快樂教育’。

從來沒有輕而易舉獲得的快樂,也不會有放任自流的幸福。

一個孩子在學習中也並不單單只是學習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長久的堅持下所獲的得。

堅毅、努力、不屈、向上的可貴品質。

‘快樂教育’也並不是讓孩子隨性發展,人性裡有可以激勵的勤奮,那當然也有不可預測的懶惰。

小樹苗的成長況且需要扶持,孩子的成長一樣會需要扶持。

我們不考慮社會壓力,但是生存中所需要必備的技能,都是需要通過學習得來。

在給孩子減壓的同時,孩子也需要適當的助力。

當所謂“快樂教育”被誤解時,我們可能成為孩子今後失敗人生中的阻礙。

被誤解的“快樂教育”這樣的雞湯慎重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