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我的捨得經營學

有舍才有得。

中國地產龍頭萬科,當初賣掉了其它盈利項目“超市、飼料銷售,專注做住宅。才有了地產江湖的至尊。

董明珠:我的捨得經營學

捨得,是亙古不變的智慧。做人應當如此,商家經營店鋪也是一樣的道理。

一、何為捨得?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必須要做出取捨,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最核心的問題上。

商家把主要的時間花在核心產品的研發上;銷售人員把成交對象放在那些意願度較強的顧客身上……亦是做出了取捨。

董明珠:我的捨得經營學

其實,對商家來說,將產品做精,做好,保持上乘品質,短暫看,不如那些不顧​​質量和長久發展的企業來錢快,來錢輕鬆,長期看,會為企業贏得長期發展的良好基礎。這便是捨得的智慧。

二、如何正確的取捨?

1、捨得,是專注

喬布斯曾經說:“這就是我的秘訣——專注和簡單。簡單比複雜更難,你必須努力讓你的想法變得清晰明瞭,讓它變得簡單。到最後,你會發現它值得你去做。因為一旦你做到了簡單,你就能搬動大山。”

捨得的目標就是專住,將有限的時間無限地專注在最高的價值上,從而最大價值的回報。

我們想去屑就想到了海飛絲;想讓頭髮柔順就想到了飄柔;想除去汙漬就相想到了汰漬,這就是專注的力量。

格力為什麼在消費者心中就是空調的專家,也是得益於格力只做空調的專注。

格力的當家人董明珠始終堅持了兩個“堅決”:①堅決不打價格戰;②堅決走專一化道路。

董明珠:我的捨得經營學

在格力有點名氣時,很多家電企業(做冰箱,彩電,洗衣機的都有)來找格力貼牌,但是格力都拒絕了。格力只做空調,從家用空調做到中央空調。在專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們看到擺地攤的小商販,攤位上的東西一般不會超過2類,每個種類的產品都會堆很多。這是因為這樣擺,能給消費者一種便宜的感覺,於是就吸引了目標客戶。

商家在剛開業時,產品種類不要太多。你是做米線的,就先把米線做好,再研發其它新品。否則,芝麻、西瓜都得不到。

2、捨得,是極致

很多商家都會覺得自己的產品特別棒,一看到顧客,恨不得把產品的所有特點一一告知顧客。我們的產品多麼完美,連所有的細節都要給顧客講清楚,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宣傳的機會。

但顧客真的願意聽你講完嗎?

未必。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有人每天接受著海量信息和光速信息投遞遞減,人的生命,時間,耐心,關注都變成稀缺資源。

董明珠:我的捨得經營學

與其浪費機會,不如將產品的特質濃縮成一點,講給顧客聽。給顧客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表達的。給的精準,才能解決顧客的燃眉之急。

針對商家宣傳,只需要將產品的核心賣點傳達給顧客即可。比如:性價比最高;全部原生態有機菜等。

3、捨得,要瞄準對象

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案例。

案例一:

某人開了一家餐廳,大宴自己親朋好友一個禮拜,老闆買單,美其名曰“先把人氣哄起來啊!先舍後得啊!”一個月後餐廳倒確實依然門庭若市,不過來的還是那些親朋好友,隨後餐廳順利倒閉。

董明珠:我的捨得經營學

案例二:

一個老闆參與了當地的一次吃貨聯盟聚會,其他商家都是拿出一小部分直接給顧客體驗品嚐,他直接拿店裡買的送給顧客。其它商家都他太傻,不知道節約成本。

董明珠:我的捨得經營學

但就是因為這次很傻的贈品活動,讓他在當地的知名度攀升,很多顧客願意為他免費宣傳,生意越來越好。

兩個案例,同樣都是捨得,結果卻大相徑庭。 對於商家來說,你的目標客戶是誰,就對誰捨得!捨得,舍的是金錢,得到的也會是金錢,和付出後才有回報是一樣的道理。

比如:鞋店,可以送給顧客襪子;服裝店,可以送給顧客小配飾;餐飲店,可以送顧客一道特色菜。

商家可讓顧客體驗擁有產品的良好感覺。或許顧客體驗的成本稍高,但是請記住:有舍才有得!顧客體驗的越多,下單概率越大。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雲孜智慧城市,為實體商家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