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歡迎轉載,不必通知!

1.錯的不是你,錯的是精心設計的規則和人性

崔雪莉自殺了,全網一片唏噓。就算再不追星的我,也聽過這個女星的名字。可我沒有被震撼到。因為2年前我被震撼過了,偶然的機會看到2009年另一位韓國女星張紫研自殺後所有的報道。特別是她的日記中詳細的紀錄,我被徹底震撼了,好幾天內我作為一名女性,想到日記中的情節都覺得發怵。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可是又怎樣?事實擺在那,那些造孽的人依然可以逍遙法外,安然無事的活著,利用自己的權勢找任何可能的方法逃避法律的追責。

韓國娛樂圈的水到底有多深?潛規則到底有多齷齪?根據這位女星真實改編的電影《玩物》還原了這個女星的經歷。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如果說心懷夢想做一個演員進入娛樂圈就是錯,那女主確實“錯”了。這種錯和為了工作進入職場,面對職場有可能的潛規則是一樣的錯。

一個初入社會的新人,怎麼鬥得過那些蓄謀已久的規則和惡意,在一手遮天權勢下,從進入經濟公司的那一刻,女主如同進入牢籠,不是她沒天份做好演員,不是她不努力,只是在這次的計劃中,她早已被設定成了犧牲品。被逼入絕境的她想脫身時,發現後路早已被斬斷,十倍的違約金讓她欲哭無淚。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誰都會犯錯,只是角色不同大家的代價不一樣,如果說想女主想當演員是錯,在她想退出時就是在挽回自己的錯,可是惡臭的規則卻斷了後路和生的希望。屢見不止的韓國娛樂圈女星自殺事件,代表了什麼?

人性的泯滅存在於任何社會,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2.親愛的你們,如果覺得艱難時,請再堅持一下,我們都在努力!

全網在等著這位女星信息的更新,晚上點開這個主題的朋友圈分享。內容不是亮點,可是當我翻到留言我震驚了,2.3萬的閱讀量,發出後僅僅一個小時,底下有近100條的留言,根據回覆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狀況,有在接受治療的,有在邊緣掙扎的,有的看到新聞嚎啕不止。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其中有幾條分別這樣回覆:

“我不想結束生命,我只是想結束痛苦”。

“我向外求救了,身邊的人也在努力的拉我一把,可是我不想走出來了,因為我真的真的好難、好難”。

“眼淚根本不受控,在教師裡發呆的時候,等公交車的時候,洗澡的時候,眼淚就嘩嘩地流,止不住,沒有原因。

“我自殺過也在努力的克服它”。

“看到這條消息時候,剛剛從心理諮詢室出來,這條推文不敢分享到朋友圈.....怕被朋友們說矯情,怕被家人說為失敗找理由.......可是怎麼辦,就是想哭啊......

一條條的留言,背後都有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經歷,她也許就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朋友之中,只是社會的規範讓TA們必需保持“體面”和堅強,TA們無法卸下防備。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曾經加入過一個線上社群學習心理學,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其中有幾個職業是抑鬱症的多發群體,分別是:老師、護士醫生、政府職能部門人員.....。

是啊!為人師表、救人性命、為人民服務的TA們怎麼能有抑鬱症呢?

如果TA們有抑鬱症我們怎麼能放心的把孩子託付給TA們,如果TA們有抑鬱症我們怎麼把自己的生命健康託付給TA們?如果TA們有抑鬱症我們怎麼能相信TA們能處理好國家交付的重任。

可是TA們也是人,擔負的責任越大,承受的壓力也越大。

3.你們有權利生病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因為當時在社群裡擔任了一點班級維護服務職責。分別加了班級裡的部分同學,有一個印象很深刻,是一位護士長,朋友圈的分享積極陽光正能量,如同我們朋友圈任何一位朋友。可是某天班級的管理人員小窗我,告訴我這位同學有中度的抑鬱症正在接受治療中,讓我在保密的同時,也要注意交流,多一些關注和安慰!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聽完後我很意外,也陷入思考中。到底我們的身邊有多少正在掙扎的人?可我們卻渾然不知,當TA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我們說TA們很辛苦時,我們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別想太多了,你不是挺的嘛”.......

這也讓我想起我的一位親人,曾經孤獨無援,身患抑鬱症的她,是怎樣痛苦的掙扎和努力才讓走出了陰影。如果能活下來,誰願意去死,結束不過絕望後的無奈。

請保持我們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有時我們放下手機真誠的聽幾句朋友的嘮叨,看到那些辛苦無奈的留言,我們給出幾句寬慰和關懷,也許就是TA堅持下去的希望。

也讓我想到一個表面上堅強樂觀的像個鋼鐵俠的女性朋友,想到她私下和我說著她的不開心,想著在2年前一個普通的日子裡她突然消失了一天,等我見到她時,她和我說道:“下一次的消失就是我徹底的消失”。

如此明顯的抑鬱症狀況,可固執的她因為自己和社會的偏見就是不願意求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那種束手無策的無奈感。

希望社會和我們將拋棄偏見,抑鬱症的你們只是身體暫時病了,不管你們身處何位,你們都有權利生病,也有權利尋求幫助。

社會也要給於極大的包容,越包容越和諧。不要因為你的員工或屬下是抑鬱症就對TA們心懷成見。

《崔雪莉自殺了,親愛的再堅持一下好嗎?》

我期待朋友圈親愛的你們在接受心理治療時,也能Po一張就像你們感冒發燒在醫院打點滴的照片。而我們會回覆一句:“好好休息啊,等你們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