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防守不間斷,守護市區的“後花園”

俯瞰威海,坐落在西南方的萬畝“翠綠”便是裡口山風景名勝區,這裡被譽為市區的“後花園”,在張村鎮境內有3.5萬畝林地。這兒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多峭壁險峰,一旦發生險情,救火人員、車輛根本無法直達現場,這對森林防火極為不利。

為保護森林資源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張村鎮政府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經過5年3期修建,現已在林區內建成共計75.3公里的防火通道,其中硬化道路達23.2公里,確保出現火情時救援人員和車輛能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築成了一道護林防火的“鋼鐵長城”。

如今,行進在裡口山環山路防火通道上,每隔一公里就能見到一位身穿橙色馬甲的“流動崗哨”。“每年2月15日至6月30日是森林防火的戒嚴期,這期間,全鎮統一規劃、各村組織實施,調撥60名‘流動崗哨’,從早5點到晚7點,對自己負責的區域、路段進行巡邏,並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防範,確保防火工作零隱患。”張村鎮森林消防三中隊班長叢群說,戒嚴期的防火管控更加嚴格,每位“流動崗哨”上崗前都要接受消防、森林防火知識培訓,每天堅守崗位14個小時,確保第一時間發現險情。

如果說這60名護林員是守護裡口山的“哨兵”,那駐守在各進山路口的固定卡點就是一座座能打能防的“堡壘”。分佈於33個進山卡點的88位值班人員全天候值守,檢查登記、嚴格控制進山人員,杜絕攜帶火種進山,將森林防火隱患排查和火源管控工作落到實處。

“我們是24小時森林防火,每個卡點值班一天一夜,巡山護林容不得半點麻痺大意,防火、防盜、防治林木病蟲害等,哪個環節有閃失,都可能對我們這一片來之不易的森林造成傷害。”叢群說。

依託防火通道建設,通道旁還因地制宜地修建了蓄水罐。在牛仙山腳下,叢群打開了一處25噸的蓄水罐罐口,查看蓄水罐蓄水情況。“從山腳到山頂兩百多米的距離,只需兩臺高壓水泵,水就能從蓄水罐到達山頂,大大便利了消防取水。”叢群說。

在裡口山,類似這樣的儲水設施還有140個,分佈在集中性墓地周邊和消防通道兩側,儲水量可達3600立方米。

“五一”假期,旅遊、踏青、返鄉等人員增多,加之氣溫回升迅速、風大物燥,森林防火形勢異常嚴峻。為紮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張村鎮現已形成人工地面巡邏、遠程視頻監控、智慧景區識別相結合的森林防火監測體系,實現對森林防火重點區域的全天候、全方位、立體式的實時監控,為萬畝林區織就一張嚴密的保護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