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关闭感觉通道,2020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正念:关闭感觉通道,2020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辛苦加班一周的设计稿,又被经理打回来了,没有加班费我做完就不错了,没见过样的公司。我受够了!”

“已经连续两次让本该签的项目,被竞争对手撬走了,今年的行情也不好,老板肯定很懊恼。我还是主动辞职吧!”

“凭什么新来6个月的实习生工资比我高?他可是我一手带出来的,难道他比我更有经验,难道手里的资源比我多,这样的公司我干不下去了!”

这是他们的离职理由,是被头脑和旧有程序掌控的失念。

失念的对面站着另一种对立的存在:正念

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是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


正念:关闭感觉通道,2020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启动正念:不再被经常擅闯的误区所禁锢

01、制止情绪和想法的随意攀缘

案例a:阿林隔壁桌子的女孩小曼升职了,阿林不服气。阿林认为小曼才来公司一年,而自己是三年的老战将,比小曼更有经验。找朋友吐槽,朋友为了不伤其自尊心,便顺势对其领导和小曼展开一番攻击。

之后阿林把无法升职加薪、甚至一直混不好的所有坏情绪都怪罪在小曼和领导的头上,经常在朋友圈感叹职场负能量。后来公司裁员,阿林第一个被裁了!

案例b:部门经理:今天这么早就下班了?对了,记得明天把某某项目的技术方案给我!

你暗自琢磨:“他是不是觉得我下班太早?”于是你又留下来加班改方案。

晚上7点,培训老师来电问怎么没去上课,你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错过了最关键的一节课,于是一晚上在懊恼中写完方案。为了让领导好印象,第二天早上9点你就慌慌张张的上交了技术方案。虽然领导在群里夸你敬业,但一个月之后的考试却在意料之中挂科了。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伴随相应的情绪,平和或欣喜、又或愤怒、低迷。对于工作而言,情绪永远是一种内在的附加值,不管是正附加值还是负附加值,都不应该是为之停留和过度发酵。

适度的情绪释放,可以为有效工作起到推动的作用,过于蔓延本应一闪而逝的坏情绪,则会心累成疾。

案例a里的阿林,是典型的被头脑掌控所导致的“失念”。

而聪明的职场人是高于自己的情绪而存在的,他们会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放下情绪,观察事情的本身,不去想“我为什么这些感受和想法”,或者“我的这些感受和想法究竟对不对”,也不去分辨自己是否还需要对这些情绪做出下一步的回应,这就是正念,绕过杂念带我们关注工作结果、关注初衷的正念。

正念:关闭感觉通道,2020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而想太多一般是过于形象主义。对自己的表现,零容忍、零瑕疵。形象主义总是希望表现出来的一事一物,都是有利于提升自己形象的,他们会提前考虑和预设。

优点是他们看起来负责任,会将意外都归因到自己身上。习惯尽人事,也会在细节处下功夫,对即将要发生的境况进行预演。

其实在完美和失败之间还有很多不同阶级的选项,比如:合格、一般、良好。在一个环节里过份想太多,就会形成钻牛角尖、刻板,失去大局观的局面。

往往这类人都不会在升职的名单里。想太多就像把每件事都放在放大镜下面审视,尽管某一两个细节做好了,但却失去了整体。

案例b里的你,只顾着领导的想法,为了自己的形象而想太多,最后错失考试,没有拿到职称。即便从此每天如履薄冰的努力工作,但最后升职的总不会是你。因为你太在乎细节的完美,在完美里想太多,又在想太多的杂念里故步自封的挣扎。

苏格兰作家斯蒂文森说:“一个人应当摒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

赶紧制止情绪和想法的随意攀缘吧,不被失念所操控,才能发挥正念,全神关注走好当下的路。

02、不再与耿耿于怀和惴惴不安浑然一体

大部分人的失败都是来自于对过去的耿耿于怀和对未来的惴惴不安。而人的专注力不能同时存在两段时间空间里,一旦意识被锁定在过去或未来的杂念里,那么当下的正念就无法找到入口。

正念:关闭感觉通道,2020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娱乐圈典型的案例:汪峰的前妻葛荟婕,葛荟婕其实早期是非常优秀的,可以说是少年成名。作为超模的她,早在2002年15岁时,就荣获纳爱斯杯十佳模特称号,短短两年后,17岁时,也就是2004年又获得法国国际模特大赛亚军。

有这么好的事业基础,葛荟婕原本可以在事业上超越很多同行,越走越远的。但这几年因为对过去耿耿于怀,屡次传出与汪峰纠葛的负面新闻,事业也因此大幅受损。

葛荟婕长时间与过去的耿耿于怀浑然一体,这也无法让她穿越时空重新经历一遍。如果她能够把注意力更多的只集中在当下的感情和事业上,过去依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却很可能在未来收获一份很好的事业和感情。

且注意力一旦转移到当下,或许还能对过去更快的释然,因为正念的力量是良性循环的。

关于正念的解说,其中有一条哲学观点:我们的“存在”实际上只在此刻,我所能感知到的只有“此刻”,其余的记忆、计划,本质都是虚幻的,是此刻的自己头脑中的概念。

而对未来的惴惴不安表现在两个方面:

  • 对未来有灾难化的想法
  • 认为自己无法应对、无能为力

安全感是人类都需要的第一需求,所以大脑会本能的探测危险以及那些即将到来的危险。于是把“万一”都当做肯定会发生的危险,所以每每想到就会为此不安、焦虑。

但殊不知,打着了发动机,即便不踩油门,汽油也是在不断耗损的。你的这些不安、焦虑的行为会将你陷入行为混乱。与此同时,“失念”也就这样形成了。

此时我们的正念是:减少思考→缩短目标(把所有目标写下来,依次排序排查)→明确离你最近的需求→为眼前的需求聚焦发力

03、不偏见、要无知

正念在职场上的另一部分内容是保持无知和消除偏见!

不偏见即:不因为自身的偏见,限制了对高度和深度的探索。不因他人的偏见,影响了与人相处的方式。

案例C:前段时间应聘一个女孩叫萱萱,985毕业,做过几年的文员,综合能力非常强,面试过程中情商非常高,但他应聘的是前台文员,我建议她做行政主管,往管理层发展。但她认为自己不适合做管理,感叹自己不适合职场,打算好好做几年前台就结婚当全职主妇。

萱萱是典型因自我偏见产生的自我设限。自我偏见的设限是一种惯性的自我攻击,伤害能力也是最强的。内核的驱动力丧失时,导致失念的各种杂念就会乘机而入。

正念:关闭感觉通道,2020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这里的无知不是“年少无知”而是“忘记所知”。

很多职场人都有一种愤懑不平:凭什么职场新人比我升职快,凭什么我天天加班却没有他薪资高?

之后以一种习以为常的认知标准来判断眼前的现象,让自己陷入愤懑、恼怒的坏情绪里。此时无知的即:忘记自己已知的经验,或不将主观不完整的、不足的认知附加对客体的评判上。不在相同情景下,自动下载经验之谈的主观感受。

保持无知,就是保持认知的可能性和无限性。让自己不被暂时的认知所劫持。

保持无知,主动询问领导不被晋升的原因、请教那位升职新人升职的优势点、为什么天天加班缺不如同事薪资高?是否你涉嫌“劳动式勤奋?”等。保持无知可以消除很多自寻烦恼式的“失念”。

“失念”与“正念”,在于一步之遥更在于一念之间。正念是当下的,直接的,是一场对自己无言的革命。

2020年了,别在擅闯禁锢自我的误区了,重启“正念”的视角,让身心合一勇往直前吧!


【为青年】: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深度讲解职场知识


为成长和致富而专注!
欢迎在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个人看法!
感谢您的每一份点赞、评论、转发、收藏!这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念:关闭感觉通道,2020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