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觀|邙山有座古墓博物館

博觀|邙山有座古墓博物館

到各大博物館去參觀,相當多的展品是墓葬中的出土物,如果說古墓是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來源,不知是否恰當。不僅墓葬出土物是文物,墓葬本身也是文物,從其設計、建造、裝飾到防盜,都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表現、風俗的展示。所以,許多古墓在發掘之後都建成了博物館,比如明十三陵、清東陵等。觀者可以一窺定陵地宮的精妙宏大;也可以站在慈禧墓中追想孫殿英轟然一炸帶來的舉國譁然;醉心於歷史者更可考察明清葬制,也可將其當作古代建築史的研究標本。

要在一個博物館中同時看到數個王朝的墓葬,就比較難,除非跨越幾百上千年的古人都一致判定某地風水奇佳,一定要將墓修在這裡。

埃及帝王谷,三四百年間,法老都認為此處為安息最佳之所,紛紛用麻布把自己纏好安放在此處。現在去參觀,如果時間充裕,可以看到十幾處不同時期的法老墓葬。在國內,要找一處歷代帝王貴胄、顯赫人物都趨之若鶩的葬地,首推洛陽北郊的邙山。自東周迄五代,40多個帝王埋骨在此,葬在此的達官貴人更多達千餘名。

不誇張地說,生得不夠早,想在邙山求一處墳塋,只能挖淺一些,躺在別人墓葬上面;再晚到幾百年,抱歉,此處已滿員。明代大才子楊慎著名的《廿一史彈詞》中,除“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外,還留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的感慨。而在這邙山之中,就有一處與古墓有關的博物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更看不出它和古墓有什麼關係,那隻能說對這個博物館還是想簡單了。這座博物館1987年開館,當年叫“洛陽古墓博物館”,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到2008年。博物館依託北魏宣武帝景陵,遷建復原自西漢到宋金9朝25座古墓,據稱是世界第一座古墓博物館。2009年,據說有遊客因為避諱館名,博物館更名為“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這座一直不太出名,位置偏僻的博物館,若不自駕前往,參觀時要算好時間,否則可能錯過返城末班車;在網上找不到官網,只能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瞭解動態。但在博物館愛好者心中,它卻是寶藏一樣的所在。它能滿足你對考古的愛好,也能滿足你對古墓的獵奇,甚至單純找刺激,也會讓你感到不虛此行。

博觀|邙山有座古墓博物館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由三部分構成:歷代典型墓葬展、北魏皇家陵園、古墓丹青精粹展。歷代典型墓葬展,仿漢式三座大殿外立著鎮墓的天祿辟邪,中間大殿介紹洛陽地區古墓分佈情況,兩側配殿有“夏商周典型墓葬模型”“漢代帝王出殯儀式群塑”等展覽。草草看過,能對洛陽地區古墓有個初步瞭解,也覺得平平無奇。莫失望,殿後玄堂會為你打開寶藏之門。通過玄堂可以進入遷建的25座古墓的地下展廳。想想在1980年代,能想到把幾十座古墓遷到一處,還把展廳建在地下,意識可真前衛。

穿行在兩漢、魏晉、唐宋、綜合四座大廳,其間幽微的燈光變幻著色彩。昏紅燈光中,三彩陶器鎮墓獸、天王對闖入者怒目而視,彷彿怪罪你打擾了墓主人的安寧。藍色燈光下是一座石棺,棺中已空空如也。再向前行進,巨石仿製的飛簷斗拱閃著清白色光芒。這些殉葬品、墓室有著怎樣的意義,建於哪朝哪代,每處墓葬都有詳細的展牌說明。

回到地上,若覺得看復原墓不過癮,可以去景陵地宮看看。北魏宣武帝元恪,十幾歲登上帝位,即位之初勵精圖治、開疆破土,後來外戚專權、國事昏暗,33歲一命嗚呼。穿過神路,進墓道,下地宮,青磚砌成的墓室塗抹著黑色顏料,顯得肅穆莊重。景陵經歷多次盜掘,待到考古工作者進入時,只有幾件青瓷器物和石燈、石帳座,算是盜墓者的劫餘。

走出景陵,來到古墓丹青精粹展,一幅壁畫中,墓主人高居主位,歌姬舞女身姿曼妙,廚師烹飪著美味佳餚。另一幅壁畫裡,墓主人外出行獵,在僕從擁簇下恣意放縱。又一幅壁畫,墓主人死去,各路鬼怪張牙舞爪、表情猙獰,環伺左右,墓主人乘坐的車帳試圖衝出恐怖的黃泉地府。終於,仙樂導引,仙人迎接,墓主人成功升入天國。壁畫描繪的有對生的留戀、對死的恐懼、對來世的幻想。

25座復建古墓中有一座宋人墓,在圖繪著墓主人今生富貴的墓室最後,雕刻著一扇門,一位婦人從門縫中探出半個身子,面帶詭秘微笑,導引著墓主人向門後走去。來吧,到門後來,裡面是來世無窮的榮華。帶著今生的財富去來世,就這樣一世一世,長樂無極。然而這般美好的終局,只是夢幻泡影。事實是,墓主人最後的庇護所,經過歷代盜掘,其一生積累的財富,早已成了盜墓者的財富,甚至屍骨也已無存。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一座座空空如也的古墓後面,你看到的是滿懷執念的古人。參觀結束,不知你是否多了些對生命意義的思考,還是被古墓所震撼,來不及多想。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今年開始閉館修繕,並向公眾徵集新的館名,這樣一個充滿生命哲思的博物館該叫什麼呢?您也可以到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微博去投一票。

博觀|邙山有座古墓博物館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作者:辛酉生

編輯:蘆猛

責任編輯:姜蕾 齊徵

博觀|邙山有座古墓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