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enix閱讀筆記:《幸福之路》(幸福的人)

幸福的人

“對於大多數的人的快樂來說,有些事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些事都很簡單:衣食住行、健康、愛情、成功的工作以及自己圈子裡的人的尊敬。”

在外部環境絕不是很糟的情況下,只要一個人的熱情和興趣是向外的,而不是向內的,就應該能快樂。所以,我們應該盡力地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在讓自己適應社會的努力中,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爭取獲得能不讓我們總是沉溺於自我的那種情感和興趣。覺得在監獄裡很快樂絕不是大多數人的天性,而熱衷於自我封閉卻能構建起一座最糟糕的監獄。

能得到愛是幸福的一大原因,但所要愛的人卻並不是會被賜予愛的人。說得廣泛些,得到愛的人就是給予愛的人。不過,像借人錢是為了要利息那樣精打細算地給予愛是沒有用的,因為被算計過的愛不是真愛,得到愛的人也會覺得這不是真愛。”

“學著去這樣感受:即使你所有的朋友在德行和智慧方面都比你強很多——當然你肯定不是這樣了——生活還是值得一過的。如果連續幾年做這種練習,最終你一定能坦然面對事實,這樣你就能從絕大部分恐懼中解放出來了。”

只有真能讓你感興趣的東西才對你有益。但你要相信,一旦你知道了不應該自我沉溺,真正的客觀興趣就會出現。

我們需要的不是自我剋制,而是對外界的某種興趣。這種興趣能讓人自然而然地做出某種舉動,而專注於追求自己美德的人則只有藉助有意識的自我剋制才能有同樣的舉動。”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希望自己愛的人幸福,但卻不能用別人的幸福代替我們自己的幸福。

實際上,一旦我們對我們自身以外的人或事產生了真正的興趣,隱含在自我剋制中的自己與世界的對立就會消失。這種興趣能讓人覺得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像檯球一樣,除了撞球之外,和其他物質再也沒有其他關係的堅硬而獨立的物體。”

所有的不快樂都是由某種分裂或不一致造成的。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缺乏協調就會造成自我分裂,不能靠客觀興趣和愛的力量將自己和社會連在一起,就會造成兩者之間的不一致。快樂的人是沒有這些分裂或不一致所帶來的痛苦的,他的人格既不會為了對抗自己而分裂,也不會為了對抗世界而分裂。這樣的人覺得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地享受著宇宙給予的景象和歡樂。他不會一想到死就憂心忡忡,因為他覺得自己並不會真的和後來人分開。在這種與生命之流自然的深層次的結合中,一定能找到最大的快樂。

Phoenix閱讀筆記:《幸福之路》(幸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