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网上关于《生活在树上》的评论铺天盖地,找到原文,想看看到底写了什么,发现几乎三分之一看不懂,想找一找评论中有没有解释一下文章意思的,但多是解释个别词语的,就算解释大意的也极少。

因为我看不懂,所以评论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借助网络和词典了解一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只是为了个人兴趣。

我也知道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毕竟水平有限,肯定错漏百出。分享给大家,是希望能给大家的讨论做点基础工作。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开端,人们日益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家庭与社会传统非常重要。关于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社会上存在很多争论。我觉得卡尔维诺书中“树上的男爵”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值得借鉴。

  •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超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书中主人翁柯希莫,为了逃离父亲的权威和控制,12岁的时候爬上了树,在树上开始了学习、打猎、恋爱的生活,65 岁时攀住路过的热气球消失。该书借此展现现代生活中焦虑迷茫的人们,对于自我存在空间和价值的追求。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人类的本性是不喜欢被传统束缚,不断追求对自我的超越。但即使现实生活中存在秩序的落差和错位,人们也不能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就批判一切,做出过激的行为。

  •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的一种。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让我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说的话切中了要害。人是有社会性的,我们飞上天空离不开风力的帮助。社会与家庭不被我们重视,是因为我们缺乏体验与阅历,偏见超过了理性。

  • 麦金太尔是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追寻美德》(1981)、《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1988)以及《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1990)。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个人在对于生活意义的不懈追求中,就是在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体验,最终促成了自身的成长。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谈恋爱就是很好的例子。社会家庭和个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分强调社会和家庭的作用,或者过分强调个人作用,都是走极端,最终社会认可和自我实现都实现不了。

  • 马克斯·韦伯(我猜文中指的是他),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最知名的贡献是他在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上的研究。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虽然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看自我会有失偏颇,但批判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出现反智倾向。尼采认为人生有骆驼、狮子、孩子三个境界,他们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需要背负起对于社会的责任,也需要屈从社会的需要。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就是例子,我们不能以此批评他媚俗。

  • 反智主义,是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1962年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反智主义认为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怀疑和鄙视知识分子。比如教育方面的“读书无用论”。
  • 尼采,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树立了人类精神的三种境界。骆驼——一生隐忍,不知道活着的目的,社会的责任就是他的全部,没有个人理想。狮子——主动出击,使用蛮横的方式,争夺自己需要的,满足自己个人欲望。孩子——不像骆驼始终隐忍,也不像狮子蛮横掠夺,用对生命的热爱感染周围的环境,传递自身的需要,使自己和他人实现共赢与和谐。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比如当我们追求个人理想,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权力、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那么算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个人和社会、家庭是相互影响的,不能否认任何一方的存在和作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之前先保持沉默,去体验生活吧,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实践中解答生活中的困惑。

  •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对他的评价是——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名哲学家,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沉默”是维特根斯坦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认为当对象是无法言说之物时应保持沉默。比如人生理想这类虚有的事物,没有准确、清楚的答案,滔滔不绝,也说不明白,不如保持沉默。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我们可以像《树上的男爵》一样,在追寻自我时,关照社会、家庭的期望,在关照期望中,实现个人价值,达到个人、家庭、社会的和谐统一。

该不该满分

这是一个躲不开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可以给高分。文章有鲜明的特色,正如阅卷老师评语中所说,文章反映了考生广泛的阅读量和文学积累。文章“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充门面”却是高考作文体现出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种写作风格也许有人不喜欢,但不至于用“反胃”“没灵魂”形容,不妨以包容的心态给一条出路。

不适合给满分。

  • 其一,文章存在明显的不足——晦涩难懂。光说我这门外汉要看懂个七八分,就折腾了老半天,网络、辞典都用上,还是一知半解。
  • 其二,不易为普通民众接受,不够“满分”的资格。不少网友给第一位打出39分的阅卷老师评了高分,就是证明。
  • 其三,“满分”导向性太强,远强于“高分”。“满分”等同于对这种模式推广的默许,但很显然,让高中生模仿这样的模式是不恰当的。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做一点澄清

《生活在树上》没写“曦和凌于颠囟兮,琼蕊睹朕而粲齿”这句话。

不少评论引用了作家马伯庸的一段评论“如果这么说还不够形象的话,我举个例子:曦和凌于颠囟兮,琼蕊睹朕而粲齿” ,看着也挺高端对吧?其实就是“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

很多人误解此话出于《生活在树上》,不断讥笑,其实仔细读原文,并没有这句话。不管认可与否,帮作者澄清一下。


一句一句看《生活在树上》到底写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