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原創:張曉春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遠眺賀蘭山下宗別立59團營區(張曉春拍攝)

我1978年3月入伍進軍營,到1987年9月轉業離開部隊,將近10年的軍旅生涯,先後在團電影組、寧夏軍區電影隊、文化工作站工作,全都幹得是電影放映、發行專業,是個典型的“電影兵”。而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在宗別立59團電影組的3年時光。因為,經過幾代電影組努力創造佳績的基礎上,在我負責電影組全面工作時,電影組被解放軍總政部樹立為“全軍電影發行放映先進單位”,獎勵“加強電影工作,建設精神文明”錦旗一面。我到這一年11月,被提升為電影組組長(正排職幹部)。

我們59團團部駐在阿拉善左旗宗別立,我當兵到團裡時,包括宗別立在內的阿拉善左旗還歸屬寧夏,翻過年的7月劃歸內蒙古了。

“宗別立”系蒙古語譯音,意為“東坡”。1958年設宗別立公社。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宗別立印象,是從團部看過去白石坡擋住的遠景,是新兵下火車後驚詫的荒涼,是當兵人對家鄉信件包裹的企盼,是探親出差時最便捷的鐵路銀(川)汝(箕溝)線乘降點……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張曉春回訪舊營房,在團部禮堂前留影

從賀蘭山鳥瞰著宗別立,她最大的變化是在五幾年鐵路修通及部隊進駐之後:有了綠色,有了炊煙;有了營房,有了建築;有了歌聲,有了隊列。打靶的槍聲在賀蘭山麓迴盪,運輸的汽車馬達在轟鳴作響,出操訓練聲,學習講課聲,準時的軍號聲,從早到晚循環往復,交雜著毛驢車的蹄嗒,小火車的嗚笛,漫延開來,漂向遠方。84747部隊,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0師步兵第59團,就駐紮在這裡,背靠賀蘭山,面向宗別立,由西向東,團司政後、直屬隊、炮營、三營、二營、一營等單位一字排開。當年,賀蘭山部隊環境艱苦,文化生活貧乏,看電影是所有幹部戰士最期盼、最奢侈的享受之一。

記得我是1978年底被團政治處宣傳股長韓明升選中調往團電影組的,由連隊戰士被選調到電影放映組是件很榮幸的事。那時的組長是朱阿榮,江蘇老兵,組員是77年兵劉新安,78年同年兵王玉祥。除朱組長臉上有幾顆青春痘,個個都是帥小夥,兩南兩北長相各異,顯示出地域不同性格不同。

當時部隊上級給團級單位配備的電影放映設備是由解放軍2601工廠生產的兩臺35毫米解放牌103-A型30伏400瓦電影放映機,包括雙三腳架、音箱、敞開式大片盒、電源和擴音機一體式機,全套導線、搖把,老式的35毫米電影機十字布銀幕(尺寸是4M x2.92M),一臺汽油發動發電機,簡易手動倒片檢片機等。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張曉春在操作放映機

團禮堂是全團最豪華建築,坐北向南,框架磚牆結構,門臉像個有簷騎樓,簷下三個雙開鑲玻璃刷漆彈簧木門,門柱安有半圓柱型燈。進門就是大廳,可以放一張標準乒乓球桌打比賽的場地,廳兩側各有一間大廂房,右邊最早閒置,一房兩隔,放些禮堂開會、宣傳股所用的一些雜物,左邊是放映設備機械置入及維護維修場所。從左邊進門上二樓,同樣和樓下廂房一樣的大小房,因為背陽頂風空置沒用。從左側到右側房屋中間有一米寬的樓道,走個十來米就是電影組的辦公室兼臥室。那時冬節,組長睡最裡面,劉新安睡靠窗位置,王玉祥睡另一窗位,我睡靠門位,長方形的辦公兼臥室,只有三張桌四張椅。房屋中間一鐵質煤爐,燃著優質太西煤,燒水壺噝噝作響。

從辦公臥室走出來經過樓道中間一門口拐頭一看,右邊是和樓下大廳一樣大的放映室,只是當初設計時沒考慮放映設備的尺寸,口開得太矮,五六個放映孔剛好能放進一個人腦袋那麼大。屋裡放了些長短木箱、紙箱和立櫃,裡面要嘛是放映器材零配件,要嘛是團裡配發連隊的宣傳文化娛樂器材、文體服裝等。下樓到大廳有兩個左右入口,無門但有紫紅平絨遮光簾擋著,撩簾而入,寬大的禮堂進入眼簾:10~15度的微坡水泥地板大約寬40米長約70米一直延伸到舞臺腳下,一米多高的舞臺上橫著百折短垂簾,兩側各有三個側垂幕簾,左邊有聲光操控臺,右邊有化妝休息間,檯面兩側高牆上安裝有數排高中低音組合喇叭,還有手控拉繩大幕,升降銀幕,各種用途的吊燈吊具。最裡面是兩排旗架,架上對稱各五面大綢紅旗,斜置吊旌,甚是莊嚴。禮堂側門共四個雙開木門,除了靠左邊廁所那個門用於組員出操、去飯堂外,平時全都鎖著,只有放電影時才打開,供連隊戰士臨時如廁及散場外出集合用。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劉新安與(左)張曉春

放映組一天的作息就是早起出操,整理內務,自覺學習,按時維修保養機器,其中一人專門用電唱機通過喇叭播放早中晚起床、早操、集合、訓練、休息、開飯、熄燈號,休息時間播放音樂歌曲等。剛到組裡時很是羨慕王玉祥負責此事,可以不用出操,可後面看到他早早定時起床,把擴大器打開預熱,按時播放起床號出操號等,如鐘錶一樣準時就不同了。不但要早起晚睡,還得準時準確,唱片一張就那麼點盤面,裡面彙集了全部的號音,唱頭唱針哪層哪道都不能放錯,否則就會把出操號放成熄燈號,休息號放成緊急集合號。

可能電影組的成員都來自基層,內務整得一個賽一個,組長朱阿榮要求嚴,組員也自覺。平時的工作除了上級佈置的外,每個人都自覺看書,學習相關知識和電影放映技術,尤其是組員,都在暗暗較勁兒,唯恐落後挨批評。

那時的人還真是有追求有理想爭取政治上的進步,全心全意的為連隊服務,力爭電影放映按時按點無故障,無錯放漏放,無損壞無事故。一天天一日日緊張有序,按部就班。短短一年中,我看完了電工基礎、電影放映機、擴音擴大器、發動發電機四大基礎專用書,堅持自學,不懂就問,虛心請教。由於受“文革“”影響,自己雖是高中畢業生,其實也就是“文革”前的高小初中水平,中學所應該學的數理化全都缺篇斷檔。好在部隊中的電影放映重實踐,理論差些尚可應對,平時易出的故障特徵抓得準,靠著傳幫帶及平時勤觀察勤保養勤磨練,電影組年放映故障率超低,領導稱讚,連隊滿意。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賣花姑娘》電影海報

記得自己在新兵連訓練時,只要是說晚上有電影,一天心情都好,有精神有盼頭。有一次聽說有,結果後來又通知說因故不放了,那個失望勁就別提了。那時沒有手機沒有電腦,連個半導體收音機都是稀罕玩意兒,有本雜誌小說都是奢侈品,精神食糧巨少,電影可是聲光電的結合體,映像聲樂全齊。當時,許多電影片解禁,也有了外國譯製片,故事片記錄片新聞片都有,尤其是進口片:《佐羅》《尼羅河上的慘案》《老槍》《基督山伯爵》《賣花姑娘》《追捕》《人證》《惡夢》《未來世界》《勇敢的米哈依》《看不見的戰線》等,精彩非凡,還有老片兒《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難忘的戰鬥》《偵察兵》《閃閃的紅星》《渡江偵察記》《大浪淘沙》《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八個樣板戲什麼的。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英雄兒女》電影海報

片子全由蘭州軍區政治部文化工作總站配發,由當時的寧夏軍區文化工作站中轉配送,或由鐵路或由公路運輸部門郵運至各師團,由師裡再轉分配各團輪流交替放映,一個批次有四五部影片在週轉,差不多是團放映影片一個月的放映量。

當接到通知有影片來了,團裡會派車專人去師部或柳樹溝火車站取片,汽車排有的戰士知道了會直接路過或順路去捎帶回來。

我第一次去取片,那柳樹站無柳樹,幾個小紅磚房立在鐵道邊,道班屋行李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部影片一般裝兩至三個鐵箱,或四方型或圓柱型,蓋上面用紅漆寫著片名,搭扣處有鋁封。驗收時開封看片,檢查是否發錯或短缺。影片一到,組長朱阿榮馬上會佈置工作,親自架機試機,組員劉新安倒片檢片,我和王玉祥打下手邊幫忙邊學習。如果有室內放映,也就是禮堂內放映,會從舞臺上拉下銀幕,從二樓上放下電源線,靠後牆根架好機器通電試機。如果是室外,那就要及時在禮堂背後的牆面上掛起並固定好銀幕,預置音箱,測定距離,架設好電影放映機試機試光試音,把檢片倒好的電影膠片圓盒放置在機器三角架下備用。再就是提前把發動發電機置放妥當,加滿油接好線,以備停電時發電用。

隨著各連的集合哨響,隊列腳步聲,口號聲如陣陣波浪向團禮堂湧來。一般一次放映供四五個連隊觀看,團司政後及團直屬單位優先,各營連靠後。晚上七八點開始放映,如連續放映兩場的話就得早些時間,那時天黑得早,看完第二場的幹部戰士回到營房也都半夜12點了。有時遇到政治教育片或上級規定的限時必看影片,白天也要放映,那都在禮堂內,所以窗簾關緊壓實,要不然效果就差了。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張曉春在放映電影前檢查影片

放映前各連的拉歌是必修課,一是體現軍人的豪邁,二是展現連隊的威武,平時政治工作做得好賴,宣傳形式是否多樣,思想作風是否紮實過硬,這時候都能體現出來。只見場上隊列口令短促有力,“稍息”、“立正”、“看齊”、“坐下”,聲音鏗鏘有力,動作整齊劃一。“特務連,來一個!”“通信連,來一個”“高機連來一個!”拉歌聲此起彼伏。一般領頭的都是班排長,要是讓別的連隊把聲音壓下去,那不服輸的勁頭就上來了,連領導會跳起來親自上陣,掄胳臂扯嗓子號召全連大喊,把對方壓下去,乖乖的低頭唱歌。那時看得最熱鬧的時候是史有和李慶福兩位連長,場面就像是拔河比賽一般。有時被拉中的的一方唱起來也不示弱,小夥子們個個“說打就打,說幹就幹,練一練手中槍刺刀手榴彈……”呵呵,音不準不怕,就是要嗓門高大亮就行。我是知道箇中厲害,幾場歌拉下來,人的嗓子弄不好幾天都是啞的。可一個月就這幾場電影,兄弟們要表現,此時不拼,更待何時?

說起放映前還有一必修課,就是放幻燈片。早期上級配發的一些制式幻燈片,我去的時候早放得無數遍,壞的壞丟的丟,所剩無幾。一天組長朱阿榮佈置我說,畫幾張幻燈片在放映電影前放,我一時蒙圈:沒畫過,不懂畫,也沒內容。組長就指著原來有的幻燈片:“基本就這些內容,找一些部隊宣傳畫冊,照著描!”說完就不管了。那時幻燈片,制式的是硬銅板紙框夾著中間張透明厚玻璃紙,上面有印刷好的宣傳內容,輕便整潔色彩好;土製的就是和幻燈片相同尺寸的普通玻璃片,直接在上面用墨汁白描勾畫。制式的幻燈片性能好但土製的可以修改,這一特點自然最是適用。我找來一本部隊刊頭牆報畫冊,把玻璃片放在一張馬恩列斯毛的板畫頭像上用毛筆蘸著墨汁臨摹複製了一張,放一邊晾乾,又畫了一張戰士保衛邊疆的一幅宣傳板畫。

朱組長走來看了看說:“還行,今天晚上就拿來和其它片一起幻燈上用!”我受寵若驚,暗想:這般粗糙也行?比起劉新安畫的差遠了,以後要多畫多練呢!哪知這一練就是好幾年,用放幻燈的形式宣傳連隊事蹟,配合部隊訓練、思想教育、形勢教育,弘揚我軍宗旨任務,激發幹部戰士紮根賀蘭山,守衛邊疆的積極熱情,在當時起到了相當好的效果。直到後來在團政治處、宣傳股幾任領導、幹事的關心組織策劃支持下,連奪三屆師幻燈比賽、寧夏軍區部隊幻燈比賽第一名,讓幻燈這一簡陋的宣傳方式發揮出了它應有的作用。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張曉春(左)與曹建軍繪製作幻燈片

不少人說電影組的那是享福了,光電影就看不完。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當連隊幹部戰士看電影時,是一天當中最休閒放鬆的時候,這時候的你,會被電影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會隨著情節的發展跟著主人公喜怒哀樂。訓練的嚴格,勞動的辛苦,家鄉的思念等在這裡都飛到九霄雲外。可電影放映組的人在這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裡卻要全神貫注,緊張操作,一絲不苟。平時的學習保養維護都是為了這一刻。那時的部隊駐地風沙頻繁,氣候乾燥,電源電壓頻率也不正常,電影膠片質量有高有低,尤其是老的硝酸纖維為片基的膠片更是讓人緊張,略微的一點鬆懈、走神都可能引發斷片放映事故。

更讓人難受的是室外放映。阿拉善左旗的冬天常常是零下幾十度,秋冬冬春交替時節的夜晚也常常是零下十幾度,不光是早早的準備階段一身土一身汗,還有放映時裝片換片開機切換,手指頭凍得又紅又腫,常常感覺不是自己的。被靜電打,被齒輪夾那都是常事。可想起基層連隊的訓練、營建、執勤等等諸般辛苦,這些都算不了什麼,讓幹部戰士看好電影,享受精神食糧,是我們全體電影放映組員的一致心願。

59團有一個前哨連五連,駐紮在賀蘭山中段的大武口溝谷西端、騰格裡沙漠邊緣的尕拉斯臺,也算是一小片綠洲了,“尕拉”蒙語意是火,尕拉斯臺似乎是旺盛的意思。該連是團最靠近外蒙邊界的部隊,擔負著巡邏警戒、建設邊防的繁重任務。那裡的官兵最盼望的就是團裡有新到的電影片,什麼時候去他們那兒放電影。從團部出發到五連駐地約25公里,步行走近路要翻越幾座小山,走一段戈壁灘,得3至4小時;卡車走宗別立-嘎拉斯太公路,一個小時左右;毛驢車近3小時。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說是公路,其實就是從二營六連後山戈壁灘碾壓的一條沙土路,翻過塔爾嶺,再走過長年乾枯的季節沙河河灘。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嘎斯牌汽車(前蘇聯2.5噸),有時也用衛生隊的救護車及直屬分隊的炮車。那時團裡有車單位任務都很繁重,其中相當運力是各種勤務公差、拉煤送煤,經常派不出車來。歷屆電影放映組長都為此頭疼不已。計劃好了去,就得提前預約派車,拿著軍務股的派車單去找團運輸排的雷排長或有車單位,定好車及時間,到點兒車就會開到禮堂門口。遇到幾天無車可派,又要保障連隊放映場次,就要用全團唯一的一掛馬車拉上放映人員器材去,或是兩輛毛驢車組團去。否則過了片源的週轉停留期限,就必須發到別的部隊放映去了。

經常是組長朱阿榮帶隊,三人一組。不管嚴寒酷暑,颳風下雪,烈日當空,安排好留守工作,即時裝車出發,前往五連駐地。行程最是今人難忘,嘎斯車嘶吼著在沙路車轍上奔跑,稍不注意就會陷入沙中,老司機或前或後幾進幾退就出來了,繼續前行;經驗差的司機略一跑偏就歇菜趴窩。那可是人無分大小,職不論高低,一律下車推車。能推得動且跑得出繼續上路,機械故障就沒轍了。

好在當時部隊汽車兵技術過硬,平時保養得法,遇到故障三下無除二就搞定。在我的記憶中只有幾次因天熱沙軟總是低檔大油門行駛,結果被髮動機過熱水箱開鍋逼停,只能加水休息再度前行。夏天賀蘭山的太陽爆曬,室外溫度超高,坐在汽車大廂上雖比駕駛室敞快,但很快就被廂內的煤碴粉塵卷得灰頭土臉,一身軍裝汗漬溼了又幹,幹了又溼。冬天就更不用說了,常常是零下十幾度,加上風一吹,感覺皮帽皮衣皮大頭鞋都有孔,能讓風吹透。

駕駛室除司機外只能擠兩個人,大家都眼巴巴的想著自己坐進去。呵呵,部隊是按資歷排的,組長優先,老組員其次。後面的只能爬大廂。要是趕上交通工具是馬車或毛驢車,那個可真是同甘苦共患難,鬥嚴寒戰酷暑啦。好在是到了五連,那兒的幹部戰士非常熱情,打來熱水泡手洗臉,好菜好飯招待一番。我們也不含糊,緩過勁來立即投入工作,架機裝片,發動發電機啟動發電,調試好擴音機音量,就等連隊集合入坐開始放映。一樣的口號,一樣的隊列,卻是不一樣的心情:那個高興勁兒,如同過年一般。放完電影,收拾器材裝車返回團禮堂駐地,再卸車放置好設備,洗漱入睡常常是後半夜的事了。

在朱阿榮還是組員的時候,以王金平為組長的電影放映組更辛苦,全團就一輛嘎斯車,要嘛派不出要嘛經常壞,只有馬車能保障出勤率。所以叫馬車上的電影放映組也不為過。當時宗別立公社方圓幾百公里的地面上,有芒乃隊,富泉隊和尕拉斯臺等,都有不少牧民點,團裡派幹部去支農,電影組常去這些點慰問放電影。另外,電影組也去過太陽溝,慰問挖煤的分隊,去過黃羊灘,慰問執行生產任務的連隊。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張曉春給曹田祿(中)、曹建軍(右)講課

宣傳股幹事吳傑在他的回憶文章寫道:“我入伍看到的第一場電影,就是團電影組在黃羊灘農場九連連部裡放映的由李仁堂主演的《青松嶺》,那個開頭插曲“長鞭一甩哎……讓我激動不已,記憶猶深!”吳幹事說:“1976年初,我和河北衡水的劉小鵬、江蘇泗洪的朱阿榮一起去一個牧民點放電影,在路上,卡車陷到冰洞裡上不來,我們幾個拼命推也推不上來,實在沒辦法,我們只有把皮大衣塞到車輪下邊,車子才從冰洞裡開出來。不過,到了牧民點,我們吃到了香噴噴的手抓羊肉,還是挺開心的!”這些都是當時真實的寫照。

朱組長去連隊任職後,劉新安被提為組長,電影組的人員基本都能獨擋一面,互相協作,處理各種問題,保證完成放映及上級佈置的各項任務。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蘭州軍區新聞骨幹、電影放映培訓班全體合影。第五排左十為張曉春,回團後即提幹部;第六排左三為新聞骨幹劉

1981年初,組長劉新安下連隊任職,我被組織指定負責電影組全面工作。這一年,部隊開展正規化建設,電影放映人員也開始了正規培訓,寧夏軍區及師裡組織技術骨幹培訓班,考試合格發給技術證書,同時還配發了許多專業書籍,各方面條件好了起來。

在團政治處宣傳股及各級部門的領導下,與當時新來的曹建軍、曹田祿、張全勝等組員,繼續發揚不怕苦累,服務連隊的精神,從嚴要求,精益求精,全力以赴,把電影放映、幻燈宣傳、技術培訓、維修保養等各方面工作制度化、規範化,配合部隊光榮傳統教育,全訓宣傳教育等,電影組在各級組織的業務比賽、比武中,多次獲得第一或者第二的成績,受到各級領導和機關的表揚和表彰。1982年10月,解放軍總政部樹立我團電影組為“全軍電影發行放映先進單位”,獎勵“加強電影工作,建設精神文明”錦旗一面,榮立集體三等一次,為部隊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左起電影組張曉春、曹田祿、程訓勇、李林

我因參加蘭州軍區電影放映培訓班,沒有去北京參加會議,是團政治處宣傳股股長範明義在會議上領的錦旗和購買一臺後鬥摩托車(用於拉運影片等)的現款。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張曉春在學習,背景有總政治部獎給電影組的錦旗

我從蘭州軍區學習回來,於1982年11月被提升為電影組組長。1983年1月調任寧夏軍區政治部宣傳處電影隊隊長。

30多年過去了,我想念當年與我朝夕相處的電影組戰友們,忘不了培養教育我的59團各級領導,願你們一生平安,幸福健康!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張曉春帶兒子在賀蘭山留影

賀蘭山裡的全軍優秀電影放映組 ——記陸軍第20師59團電影組

作者小傳 張曉春,籍貫江蘇南京,1960年3月出生。1978年3月從四川綿陽應徵入伍,歷任陸軍第20師59團一營一連戰士,團政治處宣傳股電影組放映員、組長,寧夏軍區政治部宣傳處電影隊隊長,寧夏自治區黨校學員(大專畢業),寧夏軍區政治部文化工作站幹事兼華山電器部經理。1987年9月轉業,分配到河南省政協學習委員會科員。1989年10月辭職到海南省自謀職業,現為海南宜通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原文編輯:曹益民

本文編輯:徐建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