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紅釉是在基礎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屬著色劑,常見的為銅、鐵或金,經不同的溫度和相應的燒成條件使釉面呈現出不同特點的紅色的陶瓷品種。紅釉種類極多,常見的有釉裡紅、鮮紅、祭紅、豇豆紅、郎窯紅、霽紅、珊珊紅、胭脂紅、鈞紅、磯紅、抹紅等。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雍正 胭脂紅釉罐(廣東省博物館藏)

從紅釉的呈色成分上來看,紅釉可以分成三種,即銅紅釉、鐵紅釉和金紅釉。銅紅釉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經高溫燒成的紅釉,如霽紅釉、豇豆紅釉、郎紅釉等;鐵紅釉是以氧化鐵為著色劑在氧化氣氛中經低溫燒成的紅釉,如礬紅釉、珊瑚紅釉等;金紅釉則是以金為著色劑經低溫燒成的紅釉,如胭脂紅、胭脂水釉等。從燒成溫度上來說,紅釉可以分成高溫和低溫兩種,高溫紅釉是在1250度以上的溫度中燒成的紅釉,如霽紅釉、郎紅、豇豆紅等;低溫紅釉則是在1000度以下的溫度中燒成的紅釉,如礬紅釉、胭脂水釉等。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明宣德 祭紅釉碗(大英博物館藏)

一.銅紅釉

1、鈞紅釉

銅紅釉的燒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當時著名的長沙窯中出現過紅釉器物,但這僅僅是偶然的製作,並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的裝飾;而到了宋代的鈞窯則開始了大量使用銅紅為裝飾。宋代的鈞窯利用銅的氧化物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銅紅釉,即鈞紅,並有“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鈞不掛紅,一世受窮“之說法。鈞紅可以說是最早的紅釉,當時的釉料配置不夠精細、準確,除了銅以外,還混雜著其他金屬氧化物。因此鈞紅釉具有紅裡泛紫的色調,近乎玫瑰花、海棠花的紫紅色,所以又稱為“玫瑰紫”和“海棠紅”。鈞紅製品中,還常出現紅、蘭、紫三色互相交錯、如火如霞的絢麗畫面。鈞紅釉的創制,為陶瓷的裝飾工藝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明代的寶石紅、祭紅,清代的郎窯紅、霽紅及一些窯變釉的出現,都與鈞紅有關。同時,明清兩代均有仿製鈞窯,鈞紅釉瓷均有少量存世。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北宋 玫瑰紫釉渣鬥花盆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宋 鈞窯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故宮博物院藏)

2、元高溫銅紅釉

真正的紅釉是在元代創燒的。元代景德鎮瓷業獲得了大發展,通體高溫銅紅釉在這裡燒製成功。由於銅紅釉在熔融狀態下的黏度較大,燒成的溫度範圍很小,在高溫燒造過程中容易揮發或者流淌,燒成十分不易。而且此時又剛剛開始燒造,成功率很低,產品數量不是很多,成品率不高,器物造型較為單一。特別是在釉色上處於初創期,紅色還不夠鮮豔明亮,往往呈現出發暗的硃紅色,且色澤不夠勻淨。元代銅紅釉器物存世量很少,僅見的器物造型有高足杯、梨式壺、盤以及人物俑幾種。無論是高足杯、梨式壺還是盤、人俑等不同作品,紅釉由於塗施部位的不同而呈現出深淺不同的色澤,尤其是如梨式壺、盤等口沿部分釉色由於自然下流呈現白色圈線,即明清時期稱為“燈草口”的效果,接胎和底足處也顯現出淡淡的胎體的白色。元代成功燒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紅釉瓷器,對後世影響深遠,明、清時期能夠燒造出各種豔麗奪目的紅釉器物完全是繼承了元代紅釉瓷的傳統。明代紅釉燒造始於洪武時期,這時期的紅釉器物還可以看到元代紅釉的遺韻,在器物製作上較元代規整、細膩些。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元 紅釉刻花雲龍紋梨式壺(故宮博物院藏)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明洪武 紅釉印花雲龍紋盤(大英博物館藏)

2.鮮紅釉(又名寶石紅釉、祭紅釉、霽紅釉)

永樂時期燒造的紅釉較洪武時期有了很大的進步,器物胎質更加細膩,施釉更為勻淨;由於燒造技術更趨成熟,窯爐氣氛掌握得較為到位,紅釉髮色極為鮮豔,所以一般把這種紅釉稱作“鮮紅釉”。《景德鎮陶錄》中有“永樂鮮紅最貴”的說法,明王世懋《窺天外乘》也記載:“永樂、宣德年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棕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貴。”足見其珍貴與所受重視之程度。而這種紅色鮮豔如紅寶石一般,所以又被稱作“寶石紅釉”,更有“霽紅”、“積紅”等不同名稱。同時,明代紅釉器物又被用作祭祀的器物,故又有“祭紅”的叫法。永樂鮮紅釉一般都是裡外施釉,個別器裡施透明釉。裡外均施釉的器物在口沿處大多有一條白色的圈線,稱作“燈草口”,這條線非常整齊,與器身的紅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十分醒目。但並不是所有的永樂紅釉器物都有燈草口的特點,這與宣德時期的紅釉都有燈草口是不同的。器物多見盤、碗、高足杯、梨式壺、僧帽壺等小件器物,多數器物均無紋飾,少數有云紋、龍紋等裝飾。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明永樂 鮮紅釉暗龍紋高足碗(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景德鎮陶錄》中又有“宣窯以鮮紅為寶”,點明瞭宣德時期紅釉的珍貴和所受人們喜愛的程度。的確,宣德紅釉與永樂紅釉齊名且更勝之。其釉色勻潤,紅色較永樂時更為深厚,紅中透些微紫而趨黑,更似紅寶石之晶瑩與深沉,“寶石紅”之名更覺名副其實。其器物造型較永樂時增加了不少,常見的有僧帽壺、高足碗、蓮瓣盤、蓮瓣壺以及盤、碗、洗等,但胎、釉都比永樂時期的略厚。在裝飾上也逐漸豐富,除了紅色之外,還暗刻雲龍紋或以金彩描繪雲龍紋等。宣德紅釉器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裡、外都滿施紅釉的,一類是外壁施紅釉而裡壁施透明釉,後者往往胎質較薄。紅釉同樣具有宣德其他器物釉表有橘皮紋的特點,製作規整精細的器物口沿處都有一道露出胎釉本色的“燈草口”白色圈線,整齊而規整。器物底部一般為白釉,有的署“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青花楷書雙圈款,款字特點一如宣德朝之落款風格。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明宣德 鮮紅釉描金雲龍紋碗(故宮博物院藏)

相傳明朝宣德年間,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鮮紅色的瓷器祭奠日神,於是詔令設在景德鎮的督窯官加緊燒製。但是,窯工們多次試驗,就是燒不出令朝廷滿意的祭器來。督窯的太監每日督促、鞭打窯工,並且把一部分人關進監獄,聲稱再燒不出皇帝催要的紅釉瓷器,就要殺人了。一位老窯工的女兒翠蘭,聽到消息非常擔心,跑到了御窯廠,發現她的父親也被督窯官投入了大牢。悲憤的翠蘭縱身跳入了熊熊的窯火當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議督窯官的暴行。兩天後,當窯工們打開翠蘭焚身的窯爐時,驚奇地發現,燒成的陶坯呈現出鮮血一樣的紅色。紅色的祭器燒成了,人們說這是翠蘭的血染紅了陶坯,於是就把這種紅色的陶瓷,稱為祭紅。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明宣德 霽紅釉盤(大英博物館藏)

銅紅釉在宣德朝之後,燒造很少,抑或是主政者之興趣不在瓷器燒造上,抑或是紅釉燒造技術之難而漸行衰落無以為繼,成化、正德時期見有裡白釉外紅釉的盤子存世,嘉靖時期亦偶見。康熙霽紅也是仿明代宣德紅釉的產品,是明代永樂宣德時期鮮紅、祭紅的復燒。康熙霽紅的特點是釉汁凝厚;釉面密佈細小的棕眼,如同桔皮。色調深紅,似暴風雨後晴空中的紅霞。康熙霽紅用料較粗;色澤厚重,釉色不甚均勻,紅色作滲透狀;釉邊不齊。到雍、乾時,呈色穩定,紅中帶黑,釉面有桔皮紋和棕眼;邊釉整齊,紅色無顯著滲透狀。此時的霽紅釉不如郎窯紅之濃豔光亮,也不似豇豆紅釉之柔潤淡雅,成色均勻,釉如桔皮,體現出沉靜典雅的風貌。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雍正 霽紅釉膽式瓶

4.郎窯紅釉

明代中期以後,銅紅釉的燒造基本停止了,一直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才又重新恢復,因燒成於郎廷極督理景德鎮窯務時期,故以郎窯紅而聞名於世,又稱郎紅。它以銅為著色劑,用1300℃以下的高溫還原焰燒成,在燒造過程中對燒成的氣氛、溫度等技術指數要求很高,燒製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所以郎窯紅器價格在當時就很昂貴,民諺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郎窯紅器的特點是色澤濃豔,猶如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紅,又稱牛血紅。而紅釉過薄,則會出現色如雞血一般的鮮紅器。郎窯紅釉泡小而閃閃發亮,釉色極潤,常有小白點,釉面開裂紋片,釉清澈、透亮有垂流現象,底足內呈透明的米黃或淺綠色,俗稱米湯底或蘋果底,也有較少的本色紅釉底。口部因釉層較薄,銅分在高溫下容易揮發和氧化,多露胎骨,呈現粉白、淡青或淺紅色的“燈草邊”。越往器體下部,紅色越濃豔,這是由於釉在高溫下自然流淌,集聚器下之故,但底足旋削工藝高超,流釉不過足,不會出現粘釉的缺陷,有“脫口垂失郎不流”之稱。郎窯紅的器物造型既有大件器物,也有小件器物。常見的有觀音尊、貫耳瓶、荸薺扁瓶、膽瓶、高足碗、墩式碗、笠式碗、水盂、盤、爐、洗、盒等,小件器物多為文具。其中以觀音尊、笠式碗、荸薺扁瓶等最能體現康熙朝典型器物造型之美。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康熙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5、豇豆紅釉

與郎窯紅釉齊名的還有豇豆紅釉,同屬於銅紅釉系列,但其呈色多變而難於把握,故燒成不易,佳品難見。該品種的基本色調如成熟豇豆的紅色一般,因而稱作豇豆紅釉。豇豆紅釉創燒於康熙時期,且以康熙時期燒造最為著名,雖雍正時見有燒造,但釉色灰暗,此後終清一代再未見有燒造。豇豆紅是色釉中最難燒成的品種之一,由於施釉過程中處理得巧妙,以及在燒製過程中一系列條件的變化,使銅在器物上各部分的存在形態、密度及程度大小不同,因而呈色變化多樣。豇豆紅釉由於呈色的不同,因而有各式各樣的名稱。較為淡的稱作粉紅,粉紅中稍微帶些灰色的叫豇豆紅;灰而且暗的叫乳鼠皮;色調最豔麗的稱美人醉;粉紅中有綠點的叫苔點綠,如果綠點成片就叫蘋果綠,色淡一點的叫蘋果青;粉紅中稍有些積紅塊的叫孩兒臉;這些名稱極具個性,生動、形象、貼切。在存世器物中,最常見的豇豆紅釉為紅色釉面裡星星點點散佈著綠色苔點,但這並不是最好的豇豆紅釉色,最為精美的豇豆紅釉為通體一色,潔淨無瑕,稱作“大紅袍”或者“正紅”。豇豆紅釉的燒造也較為複雜,需在生坯上先施一道白釉,再將釉料吹在上面,然後再施一層白釉,隨之又將釉料吹在上面,最後施一層白釉,在還原氣氛中經1250~1280℃的高溫燒成。由於其上釉的特殊性,所以在清人所著的《南窯筆記》中把豇豆紅釉叫做吹紅。豇豆紅釉的燒成需要多次上釉並伴隨著窯爐氣氛的調節,讓銅的還原與氧化過程恰到好處,才能燒成片片桃紅之中泛出綠色苔點的紅綠相間的效果,難怪詩人洪亮吉有“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的詠贊。豇豆紅釉器物燒成數量少,主要為皇家宮廷使用,器物體量都很小,最高的不超過20釐米,主要以文房用具為主。常見器物有八種造型,見有太白尊、印泥盒、水盂、小洗、蟠螭瓶、菊瓣瓶、柳葉瓶、弦紋瓶等。太白尊口小腹圓,腹部有暗刻團螭圖案;菊瓣瓶在腹部近底處有一圈菊瓣裝飾;弦紋瓶則在器物頸與肩連接處有三道弦紋,十分醒目。無論哪種造型都製作精細,各具特色,器物底部均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康熙 豇豆紅釉萊菔瓶(故宮博物院藏)

二.鐵紅釉

1.礬紅釉

清代藍浦的《景德鎮陶錄》中記載礬紅釉“用青礬煉紅加鉛粉、廣膠合成”,所以把這種紅釉稱作礬紅釉,由於這種釉的呈色劑是氧化鐵,因而又稱作“鐵紅”、“紅彩”、“虹彩”。礬紅釉在低溫氧化氣氛中燒成,這一技術要比高溫銅紅釉的燒製容易得多,色澤雖然不如銅紅釉鮮亮,但成色較為穩定,成品率高。礬紅釉呈色如棗皮之紅色,通體缺乏玻璃質感,少光澤,表面有刷痕。礬紅釉可以追溯到宋代,盛於明萬曆、嘉靖,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礬紅釉的製作隨著陶瓷工藝的不斷進步也有了較大的發展,而且時有創新。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明嘉靖 礬紅釉梨式小執壺(故宮博物院藏)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乾隆 礬紅彩藏草瓶(故宮博物院藏)

2.抹紅釉

抹紅釉也是以鐵為呈色劑的低溫紅釉,其色調溫潤淡雅,不似銅紅釉的鮮豔明亮,也不似礬紅的深沉濃厚,韻味獨具。它不是採用吹釉法上釉,而是刷抹釉,故稱“抹紅”。抹紅釉層薄,不是十分均勻,有刷痕,且色澤顯得清麗溫潤。抹紅出現於明代,而以清康熙時的成就最為突出。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康熙 仿宣德抹紅地青花纏枝花卉斗笠碗

3、珊瑚紅釉

珊瑚紅釉同樣也是以鐵為呈色劑的低溫紅釉,創燒於康熙時期,盛於雍正、乾隆時期。其做法是把紅釉吹在燒好的白釉器物上,經低溫燒成後,釉色勻潤光潔,呈色紅中閃黃,如天然珊瑚的色澤一般,所以稱之為珊瑚紅。康熙、雍正時期其色澤紅中閃黃,而在乾隆時紅色較深且釉層厚。常見器物有盤、碗、瓶、爐等。珊瑚紅釉除以單色釉出現外,在康、雍兩朝,珊瑚紅曾用作底色,上面繪以五彩或粉彩,器物的造型、製作、彩繪都極為精細 。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乾隆 珊瑚紅釉文字觀音瓶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雍正 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貫耳穿帶橄欖瓶

三.金紅釉(胭脂紅釉)

胭脂紅釉創燒於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慶、光緒等朝均有燒造,其中以雍正朝產量最大,質量最精。它是一種以微量金(Au)作著色劑、在爐內經800℃左右焙燒而成的低溫紅釉。由於這種紅釉頗如婦女化妝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紅」。根據呈色的不同在釉中摻入不同比例的黃金。在釉中摻入萬分之一的黃金燒成後就是胭脂水,呈淺粉紅色;在釉中摻入萬分之二的黃金燒成後就是胭脂紅,色如濃豔的胭脂紅色。胭脂紅不同於以往制瓷時所用的銅紅和礬紅,它是一種以金著色、帶有紫色調的粉紅色,由於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稱為“金紅”。這種將金熔入釉內來著色的方法並不是景德鎮瓷工發明的,而是1650年荷蘭人卡西亞(Cassias)發明,1680年開始應用於瓷器繪畫,直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才開始在景德鎮使用,當時稱其為“洋彩”,胭脂紅則被稱為“洋紅”。此種金紅釉,首先應用在琺琅彩瓷器的燒造上。雍正、乾隆時期燒製更為成熟,成為宮廷御用瓷器中的名貴品種。金紅釉的做法是在預先燒成的薄胎白釉瓷器外部再施以金紅釉,經800-850℃的溫度中烘烤而成。金紅釉器物造型多為小件,常見有碗、杯、水盂、罐等。器物裡面施白釉,而器外滿施金紅釉,紅白分明,純淨的白釉將金紅釉的粉嫩襯托得恰到好處。金紅釉的基本色調是粉紅色,但其呈色也有深淺的不同,稍微淺淡些的稱胭脂水,比胭脂水紅色更淺些的為淡粉紅,而比胭脂水紅色更深些的為胭脂紫。雍正朝胭脂水釉器物燒製最為精美,所見均是胎體輕薄,潔白透亮,造型規整,線條優美,胭脂水色如桃花之嫩粉色,勻潤雅潔,讓人不免有“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的慨嘆。康熙時期的金紅釉見有胭脂水瓶、盤、杯等,胎體輕薄,釉面有波浪紋。雍正時期的金紅釉見有瓶、罐、盤、碗、杯等,胎體更為輕薄,造型玲瓏小巧,釉色無論是胭脂水還是胭脂紅都極勻淨潤澤,嫵媚嬌嫩。乾隆時期的金紅釉器物胎體逐漸增厚,早期作品還與雍正時期的接近,之後則愈行愈遠,乾隆之後也僅是偶有所見。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雍正 胭脂水釉碗(北京首都博物館藏)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乾隆 胭脂紅釉菊瓣盤

陶瓷釉色之單色釉(1):紅釉

清道光 胭脂紫地軋道粉彩開光博古圖碗

文中文字為個人整理,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