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刚性防疫引发“次生灾害”

2020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发布了《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追授个人(共33人)》名单。

警惕!刚性防疫引发“次生灾害”

过劳的悲鸣声声入耳

面对疫情他们废寝忘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很多人也因为过度了劳累,早早的离开了我们。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王春天 男,汉族,1988年

核查人员信息4000余条,跑遍了辖区180多家商户,连续20多天奋战在防控一线。2020年2月11日,在执行小区封控任务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晕倒在工作岗位,牺牲时年仅32岁。

王调兵 男,汉族,1987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2020年1月30日晚,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工作8天后,突发急性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2岁。

李晓欢 男,汉族,1982年

一直值守在抗击疫情一线,深入辖区内960余户,排查出重点地区流入人员近200人,并建立健康档案。2020年2月20日,在集中隔离点值班时突发急症,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8岁。

时席席 男,汉族,1990年

连续20天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恪尽职守。2020年2月11日,备勤期间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0岁。

何旭峰 男,汉族,1981年

连续29天奋战在防疫物资供应保障最前线。2020年2月20日零时许,由于过度劳累,不幸倒在了抗疫战斗的第一线,年仅39岁。

警惕!刚性防疫引发“次生灾害”

仔细研读名单可以发现33人中,因抗疫感染病毒死亡的仅2人,突发疾病致死为6人,交通事故致死为9人,将近50%因为过劳或过劳诱发疾病致死。其他致死的或多或少也与过劳有关系。

刚性防疫引发的过劳死次生灾害,需警惕!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各行业也是不绝于耳,996ICU、送外卖过劳死在出租屋、倒在工位的白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就会被“过劳死”的新闻刷一次屏。有数据显示,超过30%的人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近10%的人超过60小时,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人,每天有1600人因过度疲惫猝死。近三成人,站在过劳死的边缘。

这次追授的”抗疫追授个人”,为抗击疫情牺牲了,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过劳死”警钟。

过劳死是什么?

“过劳死”顾名思义因过度劳累工作导致死亡。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免疫力会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警惕!刚性防疫引发“次生灾害”

过劳死”一词源于日本,近年来“过劳”已经成为中国职场的常态。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中发现,过度加班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直接死因的前5位几乎都和心脑血管相关,分别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过劳死青睐哪些人?

1、只知消耗不知保养的人;

2、事业心强,爱做拼命三郎,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3、有过早死亡家族遗传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4、超时间工作者;

5、夜班多,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

6、长时间睡眠不足的人;

7、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的人;

8、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兴趣爱好的人。

“过劳死”十大猝死预警信号

1、身体发沉。

感觉浑身上下没劲、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甚至还会莫名沮丧,只想躺着不动,完全不想做事

2、脱发严重。

每一次洗澡、梳头,都有头发脱落,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时尤其如此。

3、小便次数频繁。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如果小便次数经常多于常人,表明他的泌尿系统功能已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如果出现性欲减退、阳痿不举或闭经绝经、腰膝酸软、神疲气怯、畏寒肢冷等症状,这是身体机能衰退的早期信号。

5、记忆力减退。很容易忘记熟人的名字,忘记要办的事情。

6、精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全身体力透支,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丧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完全提不起兴趣。

7、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抑郁等。

8、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能够集中精力的时段越来越短。

9、睡觉不安稳,睡眠质量下降。醒后精神也不好,仍觉疲倦。

10、时常头疼、耳鸣、目眩、烦躁、郁闷,去医院检查也没有明的结果。

有上述2项或以下者,处在“黄灯”警示期;累积3至5项者,为首次“红灯”预警期,表明已具备过劳死的征兆;累积6项以上者,为严重“红灯”危险期,可视为过劳死的“预备军”、高危人员。倘若不加以重视,等到突发脑溢血、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怎样才能

远离“过劳死”,抵抗疾病风险呢?

首先,提高工作效率,设立合理的工作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内容,不要拖延式加班,增加工作负担。

其次,工作时给自己的健康一个缓冲区,每工作2小时便休息5-15分钟。在此期间可以远望,做深呼吸运动,提高肺活量、增加脑供氧量,以达到减轻疲劳的作用。

最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规律三餐;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坚持运动,有效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消减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平衡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我们身体潜藏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源头上预防“过劳死”。

结语:过劳死看似不可预防,但如果能及早从生活习惯、个人情绪方面作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做到有病早就医、不忍耐、不拖延,就能极大的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

生命只有一次,它,值得呵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