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日趨嚴重,或將“劣幣驅逐良幣”?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上週末爆出了兩大標誌性新聞,其一是

英國首相鮑里斯及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相繼宣佈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確診;其二美國新冠確診人數破10萬。受此刺激昨夜歐美股市大跌,道指大跌近千點,英法德三國股指均大幅下挫。

雖然截至3月27日英國累計確診人數僅11658例,但鮑里斯和漢考克確診事件表明其實際感染人數遠超目前確診人數,結合英國“不抵抗”政策及歪果仁的“無所謂”心態,再加上檢測力度的不足,實際感染人數大概率將是個天文數字。所幸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多症狀較輕,英國目前尚未爆出醫療資源遭瘋狂擠兌的新聞(但願永遠也沒有)。

美國方面則更讓人擔憂。特沒譜政府急於尋求連任,這是他目前的首要任務和關注焦點;民主共和兩黨還在為年末的大選明爭暗鬥。考慮到特沒譜政府出於黨爭而選擇性的投放病毒檢測力量做法(民主黨地盤多投放,共和黨地盤少投放以甩鍋民主黨;全部檢測力量相加仍然遠遠不足),目前確診人數10萬+很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

海外疫情日趨嚴重,或將“劣幣驅逐良幣”?

歐洲大陸除德國形勢稍好外,其他東南西北歐地區以歐洲湖北意大利為代表均處於嚴重情形下。亞洲的伊朗已經是重災區,可想而知中東地區必定也是水深火熱。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已經宣佈全國“封城”,說明什麼自然不言而喻。拉美諸國多也已宣佈國家緊急狀態!

縱觀全球,或許也就東亞地區特別是中韓因為疫情早發並且處置果斷而率先穩定局面。但是不得不面對接下來嚴峻的輸入型疫情防控情況。照目前全球形勢看,其他地區疫情持續惡化局面可能持續較長時間階段。如果其他地區防控失控,則很有可能上演“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顧名思義不難理解,隨便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平時乘公交或地鐵上下班,規矩排隊者總是被擠得東倒西歪,有時甚至被擠得來不及上車,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夠捷足先登,爭得座位或搶得時間。最後遵守秩序排隊上車的人越來越少,車輛一來,眾人都爭先恐後,搞得每次乘車如同打仗,苦不堪言。

假設東亞之外疫情防控形勢持續不利,從英國的“不抵抗”政策及歪果仁的“無所謂”心態來看,他們大概率會徹底放棄抵抗,索性都來個“群體免疫”。屆時歐美將會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杯具(這對標榜人道主義旗幟的他們來說真是諷刺),但社會的絕大多數人特別是中青年卻獲得免疫力從而一勞永逸。“良幣”不好當,“劣幣”還不是說來就能來的嘛!既然我做不了“良幣”,索性直接“劣幣”吧!

海外疫情日趨嚴重,或將“劣幣驅逐良幣”?

果真如此的話,最受傷的一定是東亞,特別是中韓!中國前期已經做出了巨大犧牲付出了巨大代價,奈何班裡其他同學實在是太不爭氣。如果班裡其他人都感染了,你又不能調出這個地球班,你還不得不跟其他同學日常打交道做生意,不然身體實在扛不住餓!之前隔離已經把家裡東西吃差不多了,再不出去跟同學們做做生意,日子還咋過?

但是班裡情況現在很差,做生意也只能是小心翼翼;況且其他同學身體都不太好,生意也沒有之前那麼好做。實在是進退維谷,太難了!

現階段嚴防輸入一定是正確的,但也一定是不可持續的。能不能不被“劣幣”驅逐保持“良幣”身份,一半要看其他同學後面給不給力,一半得指望家裡人多出出力。雖然前路未卜吉凶難料,但是事情到最後,一定是“良幣”的價值贏得共識,希望這一天早些到來!

海外疫情日趨嚴重,或將“劣幣驅逐良幣”?

仍需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