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的好朋友—抑制食欲的激素:瘦素

人体内有种生理机制:脂肪有堆积时,就没食欲。这是由于身体里的瘦素激素在起作用。那么瘦素为什么在有的人身体里反而不起作用呢?原因是瘦素要好好工作,需要满足的一定的条件。当无法满足条件时,瘦素就会引起不可思议的反应。

人类的本能就是食欲,这个毋庸置疑。当给食欲踩“刹车”时,就会有饱腹感。东京医学综合研究所副参事研究员川野仁说:“对于产生食欲和饱腹感的生理机制,脑科学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控制食欲的是下丘脑这个部位。”

减肥的好朋友—抑制食欲的激素:瘦素

抑制食欲、增强饱腹感的瘦素是救世主吗?

下丘脑有多种增强食欲的神经和抑制食欲的神经。一旦这些神经释放信号,我们的脑就会产生“啊,肚子饿了”或“啊!饱了”的感觉,前者是摄食中枢,后者是饱腹中枢。这其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是摄食中枢的MCH神经和饱腹中枢的α-MSH神经。在动物实验中,没有MCH神经的小鼠表现得没有食欲而变瘦,没有α-MSH神经的小鼠则无法控制食欲而变胖。

那么大家就会问,是不是我们把这种激动类神经控制好了就可以减肥了?实际上,在我们身体内的瘦素,可以抑制激动类神经而激活抑制类神经。“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堆积的脂肪量较多时脂肪细胞就会释放瘦素,于是食欲就会降低,从而减轻体重。”可是我们不禁会问,有这样的体内系统,为什么我们还会变胖呢?“问题就在这里,是因为有瘦素抵抗。

瘦素抵抗是指尽管可以分泌瘦素,但也无法启动激活及抑制反应。事实上,如果一味吃高脂肪食物,瘦素就无法正常到达下丘脑。“其实人体内的血脑屏障这个关口控制着流入脑的血液成分,如果血脑屏障发生性质变化,瘦素就无法通过,自然也就无法到达下丘脑而控制体重。有动物实验表明,给小鼠持续喂食高脂肪食物,小鼠的食量便会大增,从而迅速变胖。

那么大家是不是就会问了,明明我们有控制体重的内部机制,变胖时却根本不起作用,这不是没有任何意义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不食用高脂肪食物,瘦素就可以正常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想要减肥的话就要控制食欲,减肥的初始阶段最重要。

减肥的好朋友—抑制食欲的激素:瘦素

因纽特人肥胖但健康的理由

川野教授说:“要减肥的人对瘦素抵抗肯定都比较头疼,但这原本就是为了生存而留下的必要身体机能。”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经常与饥饿为伍,为了应对遇到大型动物的情况,必须要抑制住暂时的饱腹感而大量进食并储存能量。这种能力是在野外环境中生存下来所必需的。因纽特人就在灵活使用瘦素抵抗。较多的体脂肪对于地处严寒地带的因纽特人而言比较有利,因为经常食用海豹等高脂肪食物,瘦素抵抗起作用,从而使体重增加。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总发胖的话不会形成生活习惯病吗?“其实,海豹脂肪内含有DHA等多种健康脂肪酸,所以即使发胖也健康。”

减肥的好朋友—抑制食欲的激素:瘦素

倒是近年来,随着因纽特人失去了传统饮食文化,虽然肥胖问题有所减少,但反而心脏病等的发病率增加。原来如此,但我们毕竟不生活在北极圈,暂时不需要瘦素抵抗,有能够感受到饱腹感的身体就行了。(《有趣的身体》,迟海东等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