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考,他们的生活


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幻想: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靠什么谋生?如何构建有意义的生活?在职场中是否可以变得能干、成功,过上体面的生活?在那个想象中的未来状态中,孩子的首先必须知道如何思考,也就是说,他们得真正把事情想明白,能自己解决问题。然而,今天的教育体制、学校教学、家庭养育,正在把孩子们培养成“机器人”。学校里的鹦鹉学舌和死记硬背,家里的权威指示和教导,孩子们从小接受到的只是标准化教育,答案式的记忆能力,这一代孩子正在逐步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这一切正与孩子们的未来背道而驰,无论孩子们多么努力,考试成绩有多高,都不可能比日益普及的“智能机器人”所存储的信息多,准确性更强。而21世纪的职场,连最基础的员工都必须据具备“会自己想办法”的能力。未来10年到20年,70%以上的岗位都属于探索式任务,你必须思考任务内容,尝试可能性,拿出新办法,凡是已知的事情几乎都会被电脑、机器人所替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懂得思考、建立批判性思维。

孩子的思考,他们的生活

打破学校的思维方式,别被应试教育磨灭了思考能力。过去,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学徒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而今,学校的标准化测试让孩子们在把“学习”当成一件事情来做,并没有真正在学习。为了获得好的分数,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受着繁重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在下面拼命地做试题,老师在讲台上只是告诉标准答案,甚至是公布一个孩子的标准答案后,让其他孩子自己批改各种模拟试题、单元测试考卷。没有了老师的批注,每个学生的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就不得而知。加上标准化试题中绝大多数都是选择题,降低考试改卷成本,答案的唯一性让孩子们忘记了什么是质疑能力。用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孩子可以记忆知识,但并没有真正学会知识,因此可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内容。当他们进入社会、进入职场后,除非别人明确告诉他们要怎么做,以及说什么、做什么,否则他们什么都不会,需要别人来帮他们思考自己手上的工作。因此,在应对标准化考试的同时,要让孩子们懂得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重要性,懂得一些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用“试题、作业”来验证这些方法,做到熟能生巧,这才是教学的本质意义。

孩子的思考,他们的生活

重塑校外生活,在课本以外磨练自主思考的能力。现在的家长,受到那些所谓先进教育机构的国外教育方法影响,一味地鼓励孩子、为孩子规划人生,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施舍着廉价的赞美之词。在此影响下,不让孩子们爬树、使用各种略带危险性的工具,高负担的学习任务,玩耍只能在“专业训练的球场上”。家长们动辄称赞他们,老师、教练判定他们不达标时,家长们就站在他们一边,把他们的每一点努力说成“完美”。作为家长,我们会替他们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负责他们的生活后勤,告诉他们必须学什么、追求什么及要达到什么水平。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一直这样过度地管理和养育孩子,那对孩子来说,童年就没有成为他们学习独立思考的训练场,他们只是“做”了家长制定的童年清单上的各种事情。因此,在家中,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动手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就是爬树这件事也能让孩子们在失败中获得自我改进和驾驭困难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必然是孩子们自我思考方法的过程。

孩子的思考,他们的生活

训练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把幼儿时代的“十万个为什么”找回来。教育体制和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是个庞大的课题,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的改进,但在自己家里,父母们可以,而且也应该承担起教孩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养成。因为,这个思维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这本是社会进步、创新的关键。批判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把问题搞清楚,推理、求证,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况中的过程。想想孩子在2、3岁的时候,一个问题至少会问5次“为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帮助记忆,更能达到对事情要旨的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也一样,通过不断发问,就可以帮助孩子自己把事情想清楚,而不需要老师或家长提供信息和答案。即便是你的质疑、追问,得出的结果与老师、家长说得一样,也会帮你更好地记忆而印象深刻。

孩子的思考,他们的生活

他们的思考,他们的表达,让他们为自己说话。培养思考能力的另一个关键是和孩子展开充分的讨论,让他们充分地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这件事的进行,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常识。研究表明,家人一起进餐,除了跟孩子谈论在学校的学习经历,还可以探讨一些生活常识、新闻,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尤其是那些适合孩子认知年龄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家长们要学会认真的倾听,让孩子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更好的方法是,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平等的交谈,收起平时权威的态度,创造出更为轻松的氛围。这样做,可以看看孩子是否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或者,鼓励他们以新的角度进行辩论,找到解答和理解问题的新路径,从而刺激孩子们的大脑,活跃他们思考宽度。作为家长,我们的任务不是给他们答案,而是帮助他们提出更好的问题,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通过辩论、质疑、求证的思考过程,可以帮助孩子们理清他们想法背后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真正的兴趣所在,这就是思考的力量。记住,我思,故我在!我们不能再剥夺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填鸭式、标准化的学习只会将孩子的“右脑”功能逐步退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