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核心提示】茅盾文學獎是當代中國最高級別的長篇小說大獎,每四年評選一次。莫言、格非和李洱這三位如今都在北京工作的“茅獎”得主,可以稱為“講好中國故事”的三劍客,《蛙》中的貧困農村、《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三部)中的三段愛情,標誌著急劇變遷的中國正在邁向“慾望都市”的節奏。

引言

2011年,莫言先獲得茅盾文學獎,然後(2012年)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發表了題為《講故事的人》的演說。這兩個獎都說明他的長篇小說《蛙》(2009年在中國出版,2013年在德國出版)的確是傑作。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第一次見到格非,是在1993年,暑假裡他剛從北京回上海,《慾望的旗幟》還沒有寫出來。所以,我和他算是舊相識。2015年,格非榮獲茅盾文學獎的時候,我得知上海文藝出版社還推薦了另一部上海援疆題材的長篇參加“茅獎”角逐。

最近,因為研讀南帆的長篇散文《關於我父母親的一切》(感動得很,我哭了),又參加了第二屆華東師大校友創新創業大賽,對於師大校友的關注度提高了。

李洱是第十屆(2019年)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獲獎作品是長篇小說《應物兄》,屬於知識分子題材。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應物兄》

生活

“根深葉茂”,生活是文學藝術的源泉,童年生活則是作家的“根”。莫言(原籍山東)、格非(原籍江蘇)和李洱(原籍河南)三人都是農家子弟,如今都在北京工作。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莫言

莫言是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最傑出校友,也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傑出校友。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莫言作為北師大的傑出校友

格非原來在上海工作。他師從錢穀融先生,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在職攻讀)畢業,從華東師大調到清華大學,跟王元化先生的推薦有關。格非現在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曾經做過系主任。

點開大夏學術網,又讀了一遍格非的《師大憶舊》,談到見過的人:李劼、胡河清、崔宜明,也談到我沒見過的陌生人:吳洪森、徐麟(安徽人,不是現在國務院新聞辦主任),也有不熟悉的名人:王安憶、陳村、馬原、宋琳、孫甘露、北村等人。格非引用龔自珍的話:“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

張英寫了一篇格非的採訪錄,在《環球人物》雜誌發表,講到李劼是他生命中的貴人,格非是農民的兒子,回老家的時候,書記、縣長都來找他,老家人託他辦事,他沒能力辦,他自認為是“專業教師,業餘作家。”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格非及其代表作《江南三部曲》

大學畢業後,李洱一直在知識分子圈子裡。《應物兄》是李洱寫了13年的長篇大作。寫完後,他在《應物兄》後記中說:“在此,我也把它獻給母親。”

曾經的大學教師、如今的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作協下屬的研究機構)副館長李洱,不用額外深入生活就能寫出《應物兄》,在情理之中。

內心

“心之官則思。”小說裡面有作家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在長篇小說《蛙》裡,有很多莫言自己的童年記憶,比如村裡的孩子們吃不飽飯,吃煤炭。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格非是大學教授,頗有思想。在《小說敘事研究》(應該跟他的博士論文《廢名的意義》一脈相承)中坦言:“內心紊亂而無所適從的精神狀態。”這是作家自況。他寫完《慾望的旗幟》後,內心非常鬱悶,好長時間才走出來。《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問格非: 您認為的幸福是什麼?格非: 幸福是自覺地承擔責任。

“文學是人學”。雖然我採訪過格非,也寫過一篇訪問記,但我並沒有走進他的內心。通過格非的《師大憶舊》和張英的採訪錄,我也只是從“一孔”窺見了他的內心。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看中國古籍的格非

李洱的《應物兄》在形式上“最中國”。他在《應物兄》裡,仿照了《論語》分章的手法:把每一章的頭兩個字作為小說的章題。在《應物兄》末了,他把主人公寫死了,慘死於車禍。這是不是暗示了“道路”問題?應物兄承擔著濟州大學儒學院的建設重任,他死了以後,很多事情會停頓。儒學研究院將來如何建設?繼續走學術市場化的路?還是真正在精神上回歸古典?

後記

文學世俗化,是一個浪潮。應物兄是文學博士,他的博士論文研究的是《詩經》——孔子極其喜愛、親手編訂的儒家基本經典。他是濟州大學儒學院的具體籌建人、儒學大師程濟世的歸國聯繫人,講故事者李洱述說了這所大學在21世紀發生的事情:儒學和文學爭相世俗化,競逐中,一場車禍在所難免。

貼近底層生活,擅長說大白話的小說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好手段。我國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不下5000部,其中,不乏改編成影視劇或譯成外文出版的傑作。

講好中國故事必須走民間路線,體貼百姓冷暖。《聊齋志異》裡的中國的故事土壤,和《蛙》裡的土壤,都在民間,而不是廟堂。

文學與生活:“茅獎”三劍客如何講中國故事?

自認為是“專業教師,業餘作家”的格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