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反对将英语踢出主科的提议

#委员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主科地位#类似建议,之前的两会期间我似乎就曾听闻。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


许进委员说:“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得更为突出。国家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扩大开放,拓展国家间的合作关系。中国的国际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无疑对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融合大有帮助。


许进委员还指出,他通过调研认为翻译机和智能手机完全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交流,比我们目前主流的英语教育水平强得多。然而,机器终究是不能替代人的。我们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打破语言的隔阂,方便交流。我们更是在了解一种文化,了解一种思维,了解一个民族……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仅仅是一方面而已。我们多掌握一门语言,就能多一种看世界的视角。

最近我也正好在读《马克思传》,了解到马克思在青少年时代就掌握了拉丁语、古希腊语和法语(别忘了他是德国人),而后去了英国又精通英语。同时他还能够熟练地运用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进行阅读。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我们固然不能与之相比,可是我们也应该见贤思齐。


至于许进委员谈到许多小学生为了上重点中学而考取各种英语证书以及建议将英语课时用来补充素质教育课程课时,我认为在这些问题当中,英语是无辜的。因为教育竞争激烈,体现在方方面面,英语只是一个方面。就算将英语踢出必修课,也只是让家长、学生、老师将时间用在其他必修课上,而不会花在我们所希望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上。委员的这番建议可谓是治标不治本。


针对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最为艰难也是最具争议性的。因为一点点的变动,就会影响成千上万人的未来。许委员的提议实际价值并不大,只是争议性大。我们需要的是更有深度、切中要害的提议,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修修改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