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包 大文化 讓“延學”變“研學”

基於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創造性地引領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濟南市萊蕪區勝利小學提出了“課程與教學一體化”項目。三至五年級成立項目化教學中心組,採用語文、數學、美術、體育、英語、科學等多學科聯動教研的形式設計“小沙包,大文化”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學習課程。

小沙包 大文化 讓“延學”變“研學”

  語文課上探索沙包的來歷

  關於沙包的來歷與文化,學生們知道的較少,四年級的學生在劉敏老師的引導下積極行動起來,開展探索活動。有的上網蒐集,有的來到了圖書館,還有的請教自己的家長。

  經過蒐集,孩子們知道了沙包大有來頭。沙包最早可以溯源到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就會用石頭等硬物打獵物;丟沙包更是傳統體育項目,屬於手球類的運動,流行於20世紀80-90年代。

小沙包 大文化 讓“延學”變“研學”

  通過這次探索活動,同學們對傳統遊戲的興趣更濃了,既瞭解了遊戲的多種規則,又瞭解遊戲背後的文化和好處,豐富了學生對傳統體育遊戲的認識,更鍛鍊了體能,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數學課上研究製作過程

  在劉秀生、王雪兩位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回顧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特徵,建立與生活的聯繫,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縫製。應用畫一畫、擺一擺、算一算的思維過程,把課本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來。把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下來,並展示給大家看。他們的日記形式內容豐富,形式各樣。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成就感滿滿。

  在研究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通過實踐,讓大家瞭解到了數學與生活聯繫密切,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加喜歡數學這門學科。

小沙包 大文化 讓“延學”變“研學”

  美術課上動手製作沙包

  在美術課上,馬榮、李夢雪兩位老師將自己製作沙包的過程錄製成微課。孩子們觀看微課,總結出了製作沙包的步驟,有一位同學還編寫了順口溜:“剪裁縫製翻一翻,填充封口需謹慎”。孩子們紛紛開始製作沙包,親手製作了一個沙包。小小的沙包,大大的趣味,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度過愉快的沙包時光!

小沙包 大文化 讓“延學”變“研學”

  藝術課上創編沙包歌舞與小詩

  藝術課上,張桂玲老師引導孩子們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自創沙包歌舞。秦尚珍老師蒐集了大量關於沙包的小詩,給孩子們講解詩歌的創作要領。孩子們用天籟之音演唱沙包的歌曲,用優美的動作展示沙包的舞蹈,聲情並茂的朗讀創作的沙包小詩。孩子們的天真可愛和藝術素養通過沙包這一載體表現的淋漓盡致,激發了孩子們創作的靈感與熱情。

小沙包 大文化 讓“延學”變“研學”

  體育課上創新沙包玩法

  體育課上,張中錦老師向學生介紹了沙包的傳統玩法,抓住它的競技性、趣味性、合作性和意識性,引導孩子探索沙包多種玩法。不僅發展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動手能力、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更培養了孩子們的生活靈活性、協調性和合作意識。孩子們創新了沙包運動的玩法,使健康、有效的沙包活動充實孩子們的童年生活。

  英語課上hua沙包

  孩子們在英語老師任叢叢的指導下,運用思維導圖介紹沙包的顏色、形狀、材料、工具、玩法等知識,並運用積極探索運用簡單語句表達自己製作沙包得過程。爭先恐後地演唱關於沙包的兒歌,英文歌曲的學習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聽力能力,鍛練他們的發音,拓寬詞彙量並提高對英文的興趣。跳房子-Hopscotch,這項存在於全世界三千年的娛樂項目也讓同學們體會到了keep balance的不易,寓教於樂。項目學習中同學們大膽說、主動唱、體會沙包和英語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