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备受重视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文物与历史建筑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同时,近期发布的《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也将德清划入25个核心县区范围。

浙江帝测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呈现了新趋势。位于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浙江帝测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就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致力于成为新时代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走进浙江帝测的文化遗产保护部,工作人员正在对重庆大足石刻的精美石刻进行精细化数据处理。浙江帝测副总经理俞建业介绍,企业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近景摄影测绘技术等,对历史建筑、古文物进行非接触式表面信息采集,实现了文物信息留存与存档,形成了翔实的三维数据成果。目前,企业正在实施的还有布达拉宫、八达岭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世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浙江帝测副总经理俞建业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央视对布达拉宫的数字化保护进行报道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秦始皇兵马俑帝测科技成果图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帝测的这项工作也有效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据了解,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设计,依据文物破损部分几何特征的相似性度量,将其按一定次序拼接起来,为文物的实体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有效地避免人工干预对文物造成的二次损坏。通过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充分整合各类地理空间信息,制作相应专题图层,形成数据库系统。在三维模型基础上,制作了全套的工程图件,可进行统计分析。此外,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BIM+GIS管理平台,可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三维视图分析及三维可视化管理,可进行智能运营维护、日常管理与信息管理等方面内容。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不仅如此,三维数据成果还能推进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展示应用,通过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使受众能够更方便的体验展示内容,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推进市内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工作

俞建业表示,经过多年的项目开展,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特别是去年巴黎圣母院失火被毁事件,更加快了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进程,其市场也在不断拓展。今年,为响应国家部委及省厅要求,浙江帝测开始推进市内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工作,将切实为全市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数字化管理和展示工作基础。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大运河郝家府段三维模型


企业风采 | 浙江帝测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西集镇马坊村故道测区GPS控制点分布


“文化遗产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产物,我们希望能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俞建业说,接下来企业将继续运用测绘新技术,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保护和再提升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创建提供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