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本文由作者太平聊三农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块茎发芽的最适温为13℃~18℃,茎叶生长最适温为17℃~21℃,块茎膨大最适温,白天为17℃~19,夜间为12℃~14℃,阴天为13℃~19℃,温度低于2℃或高于29℃时块茎停止生长。植株不耐寒、怕霜冻,气温低于-1℃时受冻、薯块芽眼死亡。冷凉、短日照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块茎输送。马铃薯休眠贮藏过程中,前后期要注意防热,中间要注意防冻。最适宜的贮存温度是,商品薯4℃~5℃,种薯1℃~3℃,加工的块茎以7℃~8℃为宜。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需强光照,发芽期需黑暗条件,茎叶生长期长日照、光照强度大有利于叶片生长,结薯期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和膨大。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马铃薯是需水量较多的作物,在块茎生长过程中必需供给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需水敏感期是现蕾期也是结薯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孕蕾至开花期,缺水会影响植株发育及块茎产量;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块茎膨大最快,对水分需求量也大。结薯期土壤需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时干时湿常导致块茎发芽、形成畸形薯和球链薯。

马铃薯生长要求富含有机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对土壤的适应性广,要求较高的土壤养分和较多的钾肥,每生产一吨鲜薯需氮4.4~5.5kg、磷1.8~2.2kg、钾7.9~10.2kg。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二、栽培季节

1.春季栽培。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收获。

2.夏秋栽培。7月上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三、适宜反季节栽培的品种

菜用地膜马铃薯最好选用极早熟品种、早熟品种,要求产量高、品质好,块茎大而整齐、耐低温、抗病性强。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1.极早熟品种

有中薯2号、中薯4号,东农303、早大白等。

2.早熟品种

有中薯3、中薯5号、中薯6号、克新4号、春薯5号、郑薯5号、费乌瑞它(鲁引1号、津引8号、荷兰薯)等。

3.中熟品种

有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3号、宁薯10号。食品加工型品种有美国大西洋、加拿大夏波蒂、中薯9931-115、中薯11898-2、美国5号等。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4.优良品种

(1)中薯3号——早熟菜用型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系谱京丰1号X BF67A。 1994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

早熟马铃薯品种,出苗后60天可采收,株高60cm,株型直立,分枝少,茎绿色,叶色浅绿,复叶大,叶缘波状,生长势强。花白色而繁茂,易天然结实。单株结薯数3~5块,结薯集中,薯块大小中等、整齐,大中薯率可达90%以上,薯块椭圆形,顶部圆形,浅黄色皮肉,芽眼少而浅,表皮光滑,淀粉含量12%,还原糖含量0.3%,维生素C含量20mg / 100g,鲜薯食味好。休眠期60天左右。植株较抗病毒病,退化慢,不抗晚疫病。春季每667m2产量1500~2000kg,秋季667m2产1000~1500kg。稳产性较好。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2)中薯4号——早熟菜用型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系谱东农3012X 85T-13-8。1998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

株型直立,株高50cm,分枝数少,茎绿色,基部呈淡紫色,生长势较强;叶深绿色,复叶挺拔、大小中等,叶缘平展,花冠白色,能天然结实;结薯集中,块茎长圆形,大而整齐,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块茎休眠期60天左右。极早熟,出苗后55天可采收;蒸食品质优,适于鲜薯食用和鲜薯出口。每100g鲜薯含干物质19.1g,淀粉13.3g,还原糖0.47g,粗蛋白质2.04g,维生素C 30.6mg。较抗晚疫病,抗疮痂病、 X病毒病、 Y病毒病,生长后期易轻感卷叶病毒病。耐瘠薄,退化慢。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3)东农303——早熟菜用型

是东北农学院农学系于1967年用白翁作母本、卡它丁作父本杂交,1978年育成。 1986年经全国品种审定。植株矮,叶片宽大,茎秆粗壮,生长健壮。早熟、长势旺、优质,芽眼浅,黄皮黄肉,商品性好,适口性好。结薯集中,薯块大,个数少,适宜密植,便于采收。露地栽培一般出苗后60天即可成熟采收。产量高,地膜促成早熟栽培每667m2产量1000~1500kg,高产田块可达2500kg。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4)早大白——早熟菜用型

生育期60~65天。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薯块好看。结薯集中,大中薯率(商品率)高达90%以上。品质好,适口性好。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适于高水肥栽培。每667m2产量1500kg,高产可达4000kg以上。采用脱毒种薯,播种前晒种催芽。每667m2种植密度4500株为宜。由于该品种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因此,种植技术上要掌握深栽、浅埋、多次覆土的原则,生育期间要注意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5)克新四号——早熟菜用型

早熟品种,生育期70天。块茎扁圆形,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极耐贮藏。干物质21.4%,淀粉12~13.3%,还原糖0.04%,粗蛋白2.23%,维生素C 14.8mg / 100g。植株易感晚疫病,但块茎对晚疫病有较高的抗性。蒸食品质优,加工品质好。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6)费乌瑞它——早熟菜用型

费乌瑞它(鲁引1号、津引8号、荷兰薯),是早熟高产马铃薯品种,生育期60~65天,干物质17.7%,淀粉12~14%,还原糖0.03%,粗蛋白1.55%,维生素C 13.6mg/100g。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商品薯率极高,芽眼浅,表皮光滑,淡黄皮,薯肉鲜黄色。品种较抗马铃薯Y病毒,对A病毒和癌肿病免疫,植株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抗病。具有生长势强、茎粗壮繁茂、叶片大、早期扩展迅速、块茎形成早、膨大快、结薯集中的特性。食用品质极好。具有明显的早熟、高产优势和优良的品质,颇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喜爱。

该品种耐水肥,适于水浇地高水肥栽培。每667m2产量1500kg,高产可达3000kg以上。

(7)大西洋——食品加工型

美国品种,中熟,生育期95天。株形直立,生长势中等,分枝数中等,茎秆粗壮,茎基部褐色,叶绿色,复叶大;花浅紫色,花冠浅紫色,开花多,天然结实性弱块茎圆形或长圆形,表皮光滑,芽眼浅而少,淡黄皮白肉,块茎大小中等而整齐结薯集中。休眠期中等,耐贮藏。淀粉含量17.9%~20%,还原糖0.03%~0.15%干物质23%。品质优,适宜全粉加工,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薯片品种。该品种对PVX免疫,中抗晚疫病。对青花叶病毒免疫。每667m2产量1500kg,最高可达2500kg以上。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喜温不耐热,在栽培时要时刻主要生长环境

(8)夏波蒂——食品加工型

夏波蒂为加拿大品种,中熟,生育期100天。薯形长椭圆形,白皮白肉,刀切不变色,品质优,表皮光滑,芽眼极浅且突出,结薯较晚,结薯集中,薯块大。干物质19%~21%,还原糖含量较低,特别适于油炸加工,是马铃薯薯条加工的理想品种。适于栽培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一般每667m2产量1600kg,最高可达3000kg以上。该品种易感病退化,对晚疫病敏感,因此,种植密度不可过大,并注意防治晚疫病。种薯多采用脱毒种薯,密度2800~3500株/ 667m2为宜。生育期间加强水肥管理,在薯块形成期和膨大期分次中耕培土。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讲到这里,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转发、评论和分享,我们下期见,拜拜。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是作者太平聊三农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