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琴與瑟都是中國古老的絲絃彈撥樂器,它們的出現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之前

。 在約公元前六世紀成書的我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中,琴瑟和鳴的美好場景曾多次出現。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元·王振朋伯牙鼓琴圖卷故宮博物院藏

此後,大量與琴瑟相關的詩詞歌賦更是層出不窮。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唐·王維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李商隱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明·唐寅 琴士圖卷 局部

今天的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這些詩詞背後所傳達的文化信息,瞭解琴瑟的前世今生就是必要的。

琴瑟交相呼應,歷經多朝代不同時期的政治文化迭代與審美變遷。在它們自身社會地位的起伏之間,亦詮釋了人們對於禮制與實力、本土與外來、傳統與發展,高雅與世俗的選擇。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董其昌·竹泉琴韻

昔者舜作五絃琴,以歌《南風》

琴的確切始創者已不可考,相傳舜(一說為伏羲,一說為神農)創制五絃琴,觀五行而以五絃正五聲。舉凡天地萬物之音,皆出於五聲中。聲調由低至高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其後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補充世間清聲的變化。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石渠寶笈初編 下冊 《宋人畫歷代琴式圖冊》·堯帝琴式

現代考古發現中,先秦時期琴的出土數量相當有限,且大多集中於湖北地區,即舊時楚地。最早一例為湖北棗陽郭家廟出土的春秋早期琴。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有十絃琴,屬於戰國早期。戰國中期偏晚則有湖北荊門郭店七絃琴以及九連墩出土的十絃琴。這些琴絃數不一,琴制與現存琴制差別較大,主要特點為共鳴箱大約佔整體比例一半,因此也稱為「半箱琴」。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曾侯乙墓十絃琴琴體整木雕成,置於一活動底板上。尾板為實木,板下有一足枘,用以纏繞絲絃及穩固琴身。

1973年,同樣形制的七絃琴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被發現,這是人們首次見到“半箱琴”。因古籍中對其樣式鮮有描述,難免會令人有些疑惑。其後隨著戰國時期“半箱琴”的陸續出土,才逐步確認這種樣式應為春秋至西漢初期南方楚地比較流行的琴制。這些發現填補了歷史記錄中的空白,使我們得以知曉琴在早期發展中的真實形制。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大約自西漢晚期開始,“半箱琴”逐漸演變為“全箱琴”。通過一些出土彈琴陶俑我們不難發現,至少於西漢晚期開始,琴制已悄然改變。此時琴的實木尾板已經消失,共鳴箱被擴大,琴身首尾寬度與厚度也大體一致。琴尾部上方甚至出現了單獨直立的弦枘。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這樣的形制在東漢時期的陶俑上仍然可見。到了三國前後,無弦枘的琴制開始出現,

消失的弦枘應是移到了琴的下方,以雙側雁足的形式繼續存在,這樣的設計更為合理。琴也在這一時期漸漸演化成為了唐宋時期傳世至今的琴之樣式。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琴各部位名稱 採自《琴史》

文中提到的「弦枘」是琴上用以繫縛絲絃一端的木柱,其所在位置的變化不僅影響琴的發聲,更直接影響了琴的樣式。在琴由“半箱”演變為“全箱”的過程中,我們似乎看到了瑟對其枘柱位置的啟發。

宓羲(伏羲)作瑟,長八尺一寸,四十五絃

我們對於瑟這種古老的樂器恐怕更為陌生些,畢竟其後世基本失傳,通常只知其名不知其形。與琴相似,相傳瑟為伏羲創制,確切的始作者則不可考。不少古籍記述中,均有伏羲造瑟的記載。如《玉篇·琴部》所記:

“瑟,庖羲造也,弦多至五十,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破為二十五絃也。”

注:素女為神話傳說中黃帝身邊擅長鼓瑟的女神,曾以音樂造福生靈。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古瑟各部位名稱 以馬王堆漢墓出土古瑟為例

與同時期琴的少量發現不同,瑟在先秦絃樂考古發現中所佔比重相當大。出土地點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與河南三省,且絕大部分出自東周時期楚墓。由此可見,瑟在先秦時期的楚地,是比琴更為流行與重要的禮樂之器。先秦古籍《儀禮》中,記錄典禮用樂的《鄉引酒》、《鄉射》、《燕禮》、《大射》中獨見瑟而不見琴,亦是此觀點的重要佐證。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瑟及瑟柱實物 三枘十七絃圖片採自參考資料[8]

先秦時期的瑟弦並不侷限於五十弦或二十五絃,從考古發現來看,2015年湖北棗陽郭家廟墓地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瑟的實物應為我國現存最早的瑟。其尾有三枘,十七絃。結合其他地方出土的實物推斷,先秦時期瑟弦數基本有17、19、21、23、24、25、26等多種弦制。而古籍文獻中所記載的50弦等弦制的瑟,目前則尚未發現。依弦數多寡與尺寸大小,古瑟分為雅瑟、頌瑟、大瑟、小瑟等,形制繁多,最長的甚至可達兩米以上,有著相當的視覺衝擊力。遺憾的是,這一時期的瑟多已殘缺,難以一窺其當時的完整風貌。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瑟為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25弦瑟。該瑟出土時還裹有瑟衣,每根弦下都完整保留有可移動調音的拱橋式柱碼,底部兩端有共鳴窗。瑟體尾端有四枘,均銀質圓首,頂飾渦紋。內外九弦的尾部,各用一條絳色羅琦帶穿插纏繞起來,可以保持柱碼的穩定,消除彈奏時柱碼後部弦共鳴所產生的聲色干擾,設計十分合理。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馬王堆1號墓出土古瑟

結合同時期其他墓中的實物發現,基本可以確定,到西漢初期,瑟的形制已統一為四枘二十五絃的樣式了。相較於琴在這一時期仍處於較為早期的半箱琴階段,瑟已經完成了自身演進,達到巔峰狀態。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長沙望城坡西漢漁陽墓出土瑟圖片採自參考資料[7]

相近的出身,不同的命運

春秋到戰國,時人謂之「禮崩樂壞」時期,其後秦朝焚書坑儒又使前代律制大多寂滅無存。琴瑟,特別是瑟作為宮廷與貴族雅樂主角,在這一時期備受打擊。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明·陳洪綬撫琴圖

及至漢初,得益於漢武帝的推動,瑟有過一個階段的中興。漢武帝重建樂府,擴充樂員。在馬王堆漢墓三號墓中的遣策(登記隨葬品的簡冊)上,載有“鄭竽瑟”、“楚竽瑟”、“河南瑟”等,可見至少在西漢初期,瑟仍在不少地區流行,而且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樂府歌曲的盛行也帶動了伴奏樂器的復興,根據相關文獻推測,

瑟是當時伴奏的主要樂器,後期亦有琴、箏、笙等的加入。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西漢·馬王堆1號墓竽瑟奏樂俑湖南省博物館藏

最終的變化出現在東漢至魏晉期間。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祭祀文化漸漸退出政治舞臺,宮廷音樂受到南方民間清商樂的強力衝擊,與宮廷雅樂關聯緊密的瑟被束之高閣。事實上,古瑟的衰落,也與其自身的侷限性有關。

瑟音質樸,彈奏時主要以雙手清彈為主,不做按揉等滑音,在琴瑟合鳴之時作為主音,需要輔以琴的泛、散、按音,才能表現更為豐富的音樂層次。加之瑟音比之箏音更顯單調清寡,隨著人們審美偏好的改變,瑟逐漸失去競爭力。沒有了應用場景,之後的失傳也就並不意外了。考古發現方面,自後漢以降,迄今尚未見到古瑟的出土。

“禮崩樂壞”時期,琴瑟當中的琴自然也難獨善其身,在此時亦遭受不小的衝擊,處於低潮期。宋人朱長文曾在其所著的《琴史》中寫道:

“至戰國時,雅樂廢而淫樂興,尚鏗鏘墜靡之聲,而厭和樂深靜之意。魏文侯,當時之賢君,猶雲:‘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況其下者乎?’於是秦箏、羌笛、箜篌、琵琶之類迭興而並進,而琴亡矣。”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明·欽揖 橫琴高士圖

這是社會激烈變遷、各種思潮文化互相角力之下的審美變革。曾在郊廟祭祀與燕飲時不可或缺的高雅音樂時至戰國已岌岌可危,時人亦多難以體會和樂深靜的審美意境。

不過與瑟相比,在同樣遭受低潮挫折之後,琴顯然表現出了更強的生命力。經過歷史的洗禮,隨著自身不斷演進以及文人階層的青睞,琴在其後擁有了更高的社會地位。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明人十八學士圖 (琴)

由半箱琴過渡到全箱琴,清音雅韻較之前更加突出,且琴在社會變革中成功地完成了與士大夫階層的緊密耦合。自此琴開始在琴書中被稱為“雅琴”,以區別於俗樂。更有學者恆譚、大儒蔡邕、竹林七賢阮籍、嵇康等人的推崇,與琴相關的文學文藝作品層出不窮: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曰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琴逐漸成為精英階層追捧的清雅代表,地位日益穩固。曾有“士無故不徹琴瑟”之說,至於為何文人在琴瑟之間選擇了琴,這裡賣個關子。後續會有專題單獨解讀,暫不展開。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元·朱德潤 林下鳴琴

唐代歌舞燕樂繁盛,琴則成為了文人士大夫的知音。制琴工藝飛速發展,出現了很多制琴名手,如四川雷氏家族、江南沈鐐、張越等。傳世的唐琴中名聲最為顯赫的莫過於“雷琴”,即雷氏家族所制之琴。其工藝、形制、音色令人歎服,蘇軾就曾藏有一張唐代“雷琴”,奉若至寶。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唐·“九霄環佩”琴 伏羲式故宮博物館藏

有宋一朝,文教昌盛,文官文人的政治與社會地位上升到空前高度。琴成為這一時期朝野上下十分流行的樂器。隱士、僧侶間亦有廣泛流傳。從皇族到文人士大夫階層無不以能琴為榮,宋太宗、范仲淹、歐陽修、朱熹、韓琦等人皆為琴家高手。作為統治階層所鍾愛與追捧的樂器,琴自然有機會繼續精進發展,不同地域派別層出不窮。琴人、琴式、琴曲、琴著頗多,展現出其強大的文化生命力。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宋·趙佶聽琴圖

明清兩朝,琴的影響力更為廣泛,攜琴訪友、琴棋書畫等與琴相關的文化創作主題更是風靡一時。瓷器、漆器、金銀器、扇面、竹木牙角雕等多種藝術門類都有類似題材大量湧現。琴除了作為文人雅士必備的樂器外,其所代表的清雅高潔意象也被抽象出來,滲透進了更多藝術領域與日常生活當中。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明清各式“琴”主題藝術品

民祀唯房,日辰於維,興歲之駟,所尚若陳,琴瑟常和

瞭解了琴瑟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不同命運之後,我們再回到開篇,回到《詩經》中所描繪的琴瑟常和。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詩經集傳》宋·朱熹集傳 明·岑用賓校正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國風·周南·關雎》

君子思慕淑女,朝思暮想,輾轉反側。以清雅的琴瑟來親近淑女,流露出了平和而有分寸感的情愫。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蕉蔭仕女圖四川博物院藏

“女曰雞鳴。士曰未旦。

……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國風·鄭風·女曰雞鳴》

催促早起、烹菜飲酒、彈琴贈佩的生活細節真實而富有情趣,滿篇夫婦生活的和諧美滿。時至今日“與子偕老,歲月靜好”仍是我們對美好婚姻生活的最高嚮往。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雅·小雅·鹿鳴》

周代的宴饗之禮有其完整的規範與流程,其中重要的一項便是在宴飲過程中由專門的樂工彈奏琴瑟以承禮制。宴飲之時,主賓之間各盡其意,其樂融融。以琴瑟烘托和樂,用美酒款待賓朋,還有鹿鳴呦呦之聲不絕於耳,熱鬧歡愉又不失雅緻清幽。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明·文徽明 琴鶴圖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既然藝術往往高於生活,那麼《詩經》中所描繪的琴瑟合鳴美景,是真實的存在,還是一種想象,僅藉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呢?

目前的考古發現中,琴瑟同出的情況雖罕見,但還是有的。在2014年底湖北棗陽郭家廟的一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中,我們就首次發現了迄今最早的琴瑟組合,該墓的發掘也被評為“201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那麼至少類似發現從實物層面印證了先秦時期貴族上層社會琴瑟相和的美好生活場景是現實存在的。

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曾指出,“琴瑟常和”是先秦時期人們生活的最高理想。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與審美品味多方面的變遷,現在的我們很難再理解與體會到如此意境,甚至對於許多民族樂器都已頗感陌生。

衷心希望這些傳統而美好,有著不低的欣賞門檻,或嫻靜清淡,或鏗鏘激昂的民族傳統樂器不會像古瑟一般,漸漸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琴瑟和鳴,莫不靜好。琴還在,瑟去哪兒了?

清·超揆 攜琴訪友小景圖局部

【參考文獻】

1. 付麗娜.論古瑟對琴、箏樂器發展之影響.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2. 管軍波.幾時天下復古樂 此瑟還奏雲門曲——淺論中國古代的絃樂器“瑟”.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3. 葉敦妮.先秦絲絃樂器“琴”、“瑟”的形制研究.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4. 方勤.郭家廟曾國墓地發掘與音樂考古.音樂研究,2016年第5期

5. 張彤·琴史初話.北方音樂,2000年第3期

6. 王清雷.追尋中國音樂史上失落的樂器 瑰麗的瑟(漢、清篇).廣播歌選,2012年第8期

7. 朱國偉.漢代樂器形制演變考察之二:瑟(上).樂器,2018年第9期

8. 方勤、胡剛.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曹門灣墓區考古主要收穫.江漢考古,2015年第3期

春秋十二章,專注研究傳承中國古典首飾服飾與生活方式。帶您親近歷史,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歡迎訂閱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