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教學在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中的重要性

找老師學習唱歌,舞蹈,畫畫,鋼琴,古箏,葫蘆絲,吉他,薩克斯,小提琴等藝術課,或微信搜索老師好共享平臺


規範教學在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中的重要性


規範-按慣例規定或建立的標準、規範或模型。然而,如何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教學中貫徹“規範”二字的問題,往往伴隨著一線教師的教學。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深刻理解“規範”的含義,分析“規範”在古典舞基本功教學的各個環節是如何體現和實施的,並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只有每一位教師都能以“透徹的分析、清晰的思考”來理解、分析和實施“規範”,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學質量。

1。 “規範”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標準動作,準確意識”。舞蹈是一種身體語言,所有的表情都離不開動作,而身體的訓練也是通過各種動作的合理組合來完成的。因此,標準動作成為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重點。行動路線說明。”“路線”是指動作本身的運動路線,是指動作與動作連接過程中的路線。如果不能在教學中清晰、準確地反映出來,就會被認為是不規範的。因為在動作過程中模糊的動作路線,不僅使課堂顯得髒亂不堪,而且不利於學習者養成良好的舞蹈習慣,或者乾脆失去訓練的意義。

2。動作方向和角度說明。基本功教科書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自己最好的審美視角。無論是靜態的,還是流動方向、角度的變化都應力求準確到位。尤其是在流動中的運動,與固定的形狀相比,很難把握。在培訓中,教師和學生需要更加重視。同時,運動方向和角度的變化對規範運動、培養美學具有重要作用。

無論是動作的路線、方向還是音樂節奏,都需要動作規範和動作要領的支撐。課堂訓練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一次呼吸,都必須有自己的標準,達到要求標準後,動作就會標準化。但需要指出的是,舞蹈不是機械運動,它需要藝術的美感。如果我們談論運動規範的“規範”,必然會引起身體運動的僵化。因此,舞蹈的美感和舞蹈意識的培養將成為舞蹈規範的難點。如何從基礎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發揮意識、表達意識和呼吸滲透意識,是每位教師需要探索的問題。

“意識”應滲透到運動訓練中。比如,“山臂”的手部姿勢,立刻讓人想到了正確的方法,將手臂以蘭花掌(或虎口掌)的形狀呈弧形向側面抬起,位置略低於肩膀。因此,在進行動作教學時,教師的注意力自然傾向於動作規範的要求,比如什麼樣的手掌形狀,什麼樣的弧線等等。當然,這樣的正確做法值得肯定。但我認為,運動訓練中的規範應體現在運動的“起、承、轉、合”上。兩手放在腰部的情況下,動作從呼吸的“升降”開始,動作過程由手掌外緣引導。手臂形成一條弧線並向側面抬起。同時,眼睛跟隨手臂的方向。最後,頭部、眼睛、手掌和手臂一起形成。在動作過程中,手臂的力量方法、形神等“意識”在動作結束時的表現,都是衡量動作是否規範的標準。

“意識”滲透在行動的表達中。表現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啟發和引導的方式來觸動學生的內心感受,使學生的內心感受通過外在的行為來傳遞。而這樣的內心體驗過程往往集中在人物塑造和舞蹈風格上。對於枯燥單一的基本功訓練,如何使每一個標準動作都富有魅力我認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肌肉力量感、呼吸感和基本節奏感是表現力的重要標準。也就是說,教師每天都要煞費苦心地反覆講解、提示和糾正學生的動作,這不過是一種訓練學生動作的習慣。這樣的好習慣是學習舞蹈的基礎。例如,在講解肌肉運用意識時,要講解哪些肌肉在運動,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體現肌肉在運動中的廣泛性和線條感等,並用生動的語言向學習者展示形象演示,通過反覆練習,形成標準的舞蹈“習慣”。

3。 規範化教學在各級培訓中的意義和作用

基礎教學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但作為高水平的三四年級學生,基礎教學也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隨著年級教學任務的變化,如何更好地“規範”和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將發生在較低的教學階段。比如,連續兩次“悠閒地踢前腿”,教材本身的規格分析需要踢腿的速度和力度;動作銜接的規格要求悠閒地踩,腳的清潔;動作風格需要與音樂旋律相一致,同時反映出組合動作的氣質。因此,作為一門高水平的課堂教學,“標準化”的範圍逐漸擴大,行動意識的加強和技術水平要求的提高,都增加了教學的難度。

無論是在低層還是高級教學中,標準化作為基本技能訓練的“代言人”,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教學中。雖然“規範”是一個普遍的概念,但它實際上發生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只有我們對它有了深刻的認識,把它有效地轉化為每一個教學環節,從與時俱進、與時俱進的角度不斷地審視和解讀《規範》,藝術院校的教學質量才會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