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育兒群看到的好書《父母的語言》,自己翻過了後感覺確實值得推薦給父母們看看。
很多道理我們可能懂,但是從來未曾付諸實踐。我不喜歡雞湯書,但是喜歡這種在科學和數據統計後,能有效施行的育兒書。
就像一直都說要給孩子講故事,要陪孩子多說話,可是為什麼這麼做?如果不知道WHY,是很難去付諸行動的。
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找到了HOW,就更容易形成座標圖,每日堅持半小時,陪著孩子輸入很多詞彙量,而不是等到小學才抓耳撓腮覺得孩子怎麼這麼笨連作文都不會寫呢!
這本書就從WHY、HOW的科學維度,給了家長們可操作的行為範本。
1、不管這個家庭是富有還是貧困,語言環境都是千差萬別的。因此,早期的語言環境才是影響孩子最終學習能力的關鍵,即,父母應該對孩子說多少話,應該怎麼和孩子說話。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語言越多,語言能力會越好,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沒有太大關聯。就這麼簡單。
2、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孩子三歲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詞彙量的確對孩子非常重要,但如果強制或禁止孩子接收詞彙反而會扼殺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有的家長剛和孩子聊上,就開始使用一些強制性的語句,如“不要”“停下來”“不行”等。這就是我們曾經親眼目睹過的在孩子語言學習過程中比較失敗的例子。
3、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會訓斥孩子,但頻率遠遠低於社會經濟地位低的群體。貧困家庭的孩子每小時聽到的負面語言是腦力勞動者家庭孩子的兩倍多。這種差距會因孩子聽到的詞彙總量的不同而變得更大。
原因是在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中,孩子聽到的詞彙總量要少得多,禁忌詞和負面詞彙與積極和肯定詞彙的比例也較高。優化大腦溝通方式~3T原則
這點令我最印象深刻。語言的表達,是溝通的橋樑。讓孩子在每個時期都有他敏感的意識,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穫。
共情關注
早期的語言敏感期,若是錯過,好好開發和引導溝通的話,越是年長越是吃力,所以在0-6歲的語言敏感期,必須具備語言環境,有計劃有主次的陪伴。特別是3歲前,所有的詞彙量,都變得舉足輕重。看似這麼小不能明白,其實都懂,只是差一個語言的表達。時刻保持著對孩子語言的變化,並做一些調整。
充分交流
人與人的交流溝通靠語言,在與孩子的對話裡,需要細心觀察,並且具有敏感的洞察力。充分交流之後,事情就會慢慢緩下來。也時刻保持一顆痛並快樂的心
輪流談話
這裡的談話可不是像成人一樣的談話批評,而是與孩子有更多的互動交流,慢慢建立起堅固的情感。
最後:
越貴的並不一定是越好的,神經科學專家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它就存在於父母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次交談和每一份互動裡 。
與其每天焦慮育兒,不如多讀書讓自己更懂孩子。有效的陪伴半小時,好過每天嘮叨孩子一下午。希望我們都能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日子,牽著蝸牛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