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闷瓶儿”的三种存在方式,你还愿意成为那个不出声的人吗


单位里“闷瓶儿”的三种存在方式,你还愿意成为那个不出声的人吗

在一个单位里,总有那么些人,他们多数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或不屑于表达,人称“闷瓶儿”。平时他们典型的表现是:话少,不喜欢走人情,更不喜欢和领导接触。综合分类,他们大致有以下三种“存在方式”:

第一种是“老黄牛”式的存在。

这些人的特点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话不多,也很少会主动去接触领导,更不会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在单位里基本上是“无公害”般的存在。平时干活、冲刺赶任务,他们是主力军,领导最喜欢使唤他们,只需要在大会上表扬几句就足以让他们满血复活。但一到单位提拔干部、晋升职级的时候,由于他们很少去主动争取,也不会讨领导、同事欢心,往往就会错过了。有的人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甚至到退休了都还是科员级别,这些人基本就是“老黄牛”式的存在了。

第二种是“技术男”类型。

当然,技术男只是他们的称呼,也有女的。指的是他们这些人拥有较高的学历,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时候单位里就真的“离开他们就不行了”。比如财政局搞财会的、工信局负责网络技术的、人社局搞统计报表的,还有保密局里的保密设备管理员、教育局里的教研员等等,这些人往往都是技术能力很强的,他们不需要刻意去走人情,奉承领导讨领导欢心,反而是单位领导的关心爱护他们,为了防止人才流失,该给他们的待遇还是要及时给他们的。

第三种是怨天尤人的“刺头式”存在。

这些人因为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不喜欢走人情,更不喜欢和领导接触,长期游离在单位的主流圈子之外,自然就得不到提拔升职或晋升职级了。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心生怨念,轻的发发牢骚、拖延工作,重的话有人会故意捣乱,给领导找茬,甚至举报别人。在一个单位里,这些人就是“刺头式”的存在了。

单位里“闷瓶儿”的三种存在方式,你还愿意成为那个不出声的人吗

现实中,一个单位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小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这个“江湖中”有许多善于巧言令色的人就会投机取巧,走人情,讨领导欢心,然后“弯道超车”成功上位。美其名曰“搞好人际关系,走上层路线。”他们挤占了那些能力突出、默默工作,不善于表达、不屑于走人情路线的“技术男、老黄牛”应得的位置。

小吏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风气,但却又不得不接受。中华五千年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充满了人情世故的历史,王朝无论怎样更迭,都是人治的社会,职场中人谁也摆脱不了“权谋”二字。因此,与其主动或被动地当“不走人情、不讨好领导”的“闷瓶儿”,不如强大自己,融入领导圈子,做个既会办事又会做人的职场人。

单位里“闷瓶儿”的三种存在方式,你还愿意成为那个不出声的人吗

因此,建议职场中在努力做出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是需要注重经营人际关系的,该走的人情还是要走,该向领导汇报的还是要主动向领导汇报,充分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融入主流圈子,不做特立独行的“闷瓶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