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闐國為何能延續1200多年?

淺芳幽笛人


受邀作答,不勝榮幸!

于闐國長期存在的原因,史學界也無定論,畢竟現存史料極少。因此鄙人也只能憑淺薄見解推斷一番。

第一,于闐的地利

于闐古國大致相當於今日的新疆和田,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南邊緣。

塔里木盆地中央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從天山、崑崙山流淌而來的河流使盆地四周分佈有大小不等的綠洲。如今的南疆依舊是這樣,城鎮與人口都集中分佈在綠洲上,形成了獨特的綠洲農業。

在漢代以前,由於缺乏外部勢力干預,西域出現了數十個綠洲國家,包括但不限於“西域三十六國”。由於綠洲因河而興,相對較小又互相遠隔,在各個綠洲上形成了類似古希臘的城邦國家,于闐就是其中之一。

直至唐朝,西域一直保持著小國林立的狀態,而於闐由於其地理優勢,在眾國之中相對較強,故而長盛不衰。

在塔里木盆地之中,于闐所在的綠洲較大,支撐起相對發達的農業,人口較多。而且,同在絲綢之路上,于闐還是古時南下印度的捷徑所在,這提升了于闐的商業地位。最後,于闐盛產玉石,即著名的和田玉,這給於闐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面對周邊弱小的鄰居,于闐也毫不手軟。東漢以來,于闐兼併了皮山、扜彌、渠勒、戎盧等國。

至於敵人,雖然匈奴、柔然、吐谷渾的勢力都曾染指西域,但由於當時西域尚處於邦國林立狀態,未經整合,外來勢力難以完全除去各地大大小小的地頭蛇,所以只把當地勢力打敗,收做附庸而已。因此,體量較大的于闐雖然也被外來勢力打服過,卻一直免於滅亡。

到了唐代,西域格局大變。西域諸國經過自相兼併,又被外來勢力侵入,唐朝也滅亡了高昌、龜茲等國,西域只剩下于闐等少數幾個政權。

在這種局勢下,于闐得以擴張,但也要應對各種危險。最終,西北面喀喇汗王朝崛起,于闐最遲在公元1006年戰敗而亡。

第二,于闐的政局

關於于闐內部政治的史料極少,但於門真在上千年的時間裡似乎從未改朝換代,這是個有趣的現象。

于闐沒有改朝換代帶來的混亂,這也是于闐長期延續的原因。關於于闐王室的統治之法,已經很難考證了。因此只能從於闐國的大致情況去猜測。

首先,于闐國可能具有部族性質。于闐的祖先,據考證是從西亞遷徙來的斯基泰人,進入西域後被中國稱作“塞種人”。他們原本是遊牧民族,定居西域後轉向農耕。

遊牧民族通常盛行部族制,于闐王室極可能也是源於某個部族。由於早期的于闐國較小,王室力量足以控制整個國家,因此不會出現改朝換代。這可以參考清朝雍正皇帝改土歸流以前的西南土司。

第三,于闐的對外關係

于闐國雖然時常兼併周邊小國,但對中原王朝一直抱以順從態度。說的難聽點這有點兒欺軟怕硬,但站在國家層面上考慮,這是正確的政策,無可厚非。

不管是漢朝的西域都護府,還是唐朝的安西都護府,與于闐的關係都長期友好。不像高昌王鞠文泰,于闐從不反抗中原王朝的權威,甘於向中原稱臣納貢。

到了唐朝,于闐更是傾心向化。五代時期,即使唐朝已亡,于闐國仍以曾和唐朝和親為依據,自稱唐朝皇帝之甥,國王尉遲婆跋改姓為李,取漢名李聖天,並向五代及之後的宋朝遣使朝貢,給中原朝廷以良好印象。

對於于闐王李聖天,我願意相信他是真心出於對漢文化的仰慕。此時的于闐已長期受漢文化影響,李聖天也想借唐朝的影響為自己貼金。此舉既能顯示對漢人的友善態度,又能向西域其餘政權及治下民眾顯示其合法地位。

然而,一向懂得不得罪強大勢力的于闐最終選擇了和喀喇汗王朝死磕到底,這應該不是出於利益權衡。雖然于闐和高昌回鶻、歸義軍、宋朝都保持著良好關係,但宋朝遠隔千里無力援救,歸義軍與高昌也實力不濟。

喀喇汗來勢洶洶,又包含傳教的激情,使于闐全國,尤其是于闐龐大的佛教教團不能容忍。在文化衝突下,于闐堅決抵抗喀喇汗王朝的進攻,最終由於實力懸殊而亡國。

這是于闐的亡國原因,也說明於闐在西域的長期強盛,與中原的支撐是分不開的。可惜宋朝連河西都鞭長莫及,于闐抱中原大腿的策略當然就失敗了。


漁人文史


于闐並非唯一存活長達千年的西域邦國,比他更強大的烏孫從西漢中期也一直存在到五代遼國才最終消亡,也有千年之久,其他像龜茲、康居等有的改了個名字,還是當地部族和家族,實際依然也存在。也有像高昌這種名字存在很長,實際從漢人家族到回鶻不同民族延續的情況也有。

換句話說,西域各地邦國真正像中原內地那種一定把其吞併的情況很少見,這種塞外部族統治客觀傳統,西北塞外和漠北塞外關係密切,草原大漠部族林立,真正像中原王朝那種兼併的意義不大,有些部族並沒有穩定的城池,像後來的一些如葛邏祿、康裡這類遊牧在金山一帶的部族。只能像塞外那種承認收復交錢就行。這種方式從最早匈奴稱雄塞外就開始了,烏孫在歸向漢朝之前,就是匈奴扶持的勢力,而且烏孫兵力不弱,地盤也很大,也出兵幫匈奴打仗。

而於闐這種小邦在南疆偏遠地方本來和周邊精絕、皮山、莎車實際都比較遠,早期相對並無什麼危險,精絕屬於被自然災害和東面鄯善攻打雙重危機淘汰,其他莎車也被于闐和龜茲聯合消滅,于闐龜茲都崇佛,兩邦南北更是距離較遠,前期各自都能存在較長時間。

而歷來認為于闐後來在北宋被西面的喀剌汗消滅,的確到唐末五代時期,于闐是西域南部僅存相對較大的邦國,像龜茲王室雖然唐代一直也還在,實際卻被安西都護府控制,而安西都護府就設立在龜茲境內,但龜茲國還是有的,甚至還和于闐出兵幫唐朝平安史之亂,像後期有功的大將白孝德就是龜茲王室子孫,只是不如於闐兵力多,于闐王尉遲勝、尉遲曜兄弟在玄宗、肅宗時期都是忠心維護唐朝的代表,非常受器重,受封驃騎大將軍武都郡王等榮譽頭銜,後來連尉遲姓氏也改姓李,這與唐代把眾多有功,或需要拉攏的藩鎮將領改姓李是一樣的。

但是,于闐並沒有在北宋被喀剌汗所滅,中原史書稱黑汗,這在學術界是有研究成果的,喀剌汗一度強大,是打敗過於闐,但于闐和安西回鶻、高昌回鶻都關係密切,他們聯合抵禦喀剌汗,實際上反攻非常有效,甚至還打到喀什噶爾,于闐後來到北宋出使見於宋神宗時期的記載,甚至到北宋快滅亡前的靖康年間,還有使者去覲見已經傳位的太上皇宋徽宗,這還見於後來重要的史書《三朝北盟會編》,于闐的使臣穿著信仰不同與真正改宗穆斯林。

只不過北宋一些記載也因為聽聞于闐被黑汗大軍所滅,一度認為于闐當時被黑汗所侵佔,往往就把于闐來使誤認為是從黑汗來,所以產生一種于闐被消滅的誤會。實際並沒有,他們就算被打敗,也就是塞外傳統,改黑汗為宗主,于闐邦國王室照樣存在。真正消滅應該是南宋以後,在西域是契丹西遼統一各邦改變格局以後。

契丹西遼在北宋與金聯合滅遼以後,耶律大石領導一些殘餘勢力西遷,在北疆也迷裡重建遼國,經過幾年時間征服高昌和東喀剌汗就是位於喀什噶爾地帶的黑汗。然後向西再征服西喀剌汗,進入中亞地區,葛邏祿、康裡、粘八恩(後來的乃蠻部)等統統臣服,耶律大石又把西喀剌汗王也遷走,黑汗確實恢復到最初以喀什噶爾為主要,這時候他們才真正控制了原來的于闐地區,但也臣服西遼。契丹西遼之所以能夠統一西域,一來是尊重當地傳統,不嚴格佔據各邦,儘量還是以自治形式,二來,契丹本來就有南北制傳統,所以能夠靈活處理不同部族雜處的問題,所以後來當地各部對契丹相對比較安寧,延續了八十多年比較太平的時間,直到花喇子模惹出蒙古西征的禍事。


何運超


于闐國之所以能夠延續1200多年,與它所處的地理優勢有極大地關係

于闐國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南邊緣,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由於獨特的綠洲地理環境而興起,在漢代以前,由於這些地方缺乏外部勢力干預,先後出現了數十個小國家,這些國家相互之間離得又遠。

《史記·大宛傳》記載,于闐人的祖先是從西亞遷徙來的斯基泰人,進入西域後被中國稱作“塞種人”。他們原本是遊牧民族,盛行部族制,定居西域後轉向農耕,沒有出現過改朝換代的事情,直至唐朝,西域一直保持著小國林立的狀態,于闐由於其偏塔里木盆地、遠離爭端的地理優勢,在西域大大小小的國家之中,實力相對比較強,所以一直長盛不衰的延續著。

于闐國對於外來勢力比較能夠配合,並且附庸在這些外來勢力之下而延續

匈奴、柔然、吐谷渾的勢力擴張,也都先後征服西域,但也只是把西域的當地勢力打敗,收做自己的附庸,所以,于闐雖然時常兼併周邊小國,算是西域當時體量較大的國家,但也被這些外來勢力打服過,在成為這些強大的外力勢力的附庸後,而免於滅亡。

從唐代開始,西域格局出現大的變化,先是西域各國為了獲取牧場和人口,經過幾次相互兼併後,剩下的政權已經不多,並且在漢唐先後打敗匈奴、柔然、吐谷渾等比較強大的遊牧民族,滅掉高昌、龜茲等國以後,西域只剩下于闐等少數幾個王國。

來自中原文化以及漢唐盛世的影響,于闐國一直抱以順從臣服的態度,因此得以延續1200多年

于闐國在面對不管是漢朝的西域都護府,還是唐朝的安西都護府的時候,都是能夠長期友好相處的。于闐從不反抗中原王朝的權威,甘於向中原稱臣納貢。到唐朝時,于闐長期受漢文化影響,並且也想借助於唐朝的勢力影響,顯示其合法地位。唐朝著名開國將領尉遲敬德就是于闐人。

于闐在西漢時期的西域都護建立後,歸屬漢朝,魏晉南北朝時期,仍向中原王朝進貢。唐在於闐設毗沙都督府,于闐王伏闍雄率領軍隊配合唐軍抗擊吐蕃,五代時期,雖然唐朝已經滅亡,于闐國仍以曾和唐朝和親為依據,自稱唐朝皇帝的外甥,國王尉遲婆跋改姓為李,取漢名李聖天,並向五代及之後的宋朝遣使朝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