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似暫寄,死若歸去

人生在世,除生死,皆小事。

一場疫情,讓我們更加認清這個真相。

這幾日,我們在柴米油鹽吃飯睡覺的小事裡,經歷或圍觀了諸多生死別離的大事。

生命何其渺小,在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面前,不堪一擊。被浸淫,被摧挫,被凌虐,被荼毒。

有人說,我們總是在被迫地接受死亡。是啊,長大的標誌不就是:你要不停地去面對越來越多自己從小到大都很熟悉、很喜歡的人去世的消息嗎?

留下的來人無助,無奈,甚至大多數的時間,應該是崩潰的。然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只能是保存記憶,然後用接下來的時間去懷念。

生似暫寄,死若歸去

死生如旦暮,人有生,終必有死。

讀陶淵明的《自祭文》,對五柳先生的生死觀十分欣賞。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徵,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在秋天蕭索落葉的季節,淵明走完了人生旅途的最後一站,將要永遠迴歸於自然的大化本宅。他不禁感慨,茫茫的自然運轉,使他生而為人,在人生百年之間雖然活得貧困,但也體會了不少歡欣,“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餘勞,心有常閒。樂天委分,以至百年”。他這一生活得與眾不同,雖然窮苦,但是無恨無怨,“從老得終,奚所復戀”,人死了,也不必著意經營墳塋,隨其自然就行了。“人生實難,死如之何”,人活一世不容易,死也沒有可怕之處,到死的時候,自然就去了。

這份豁達與通透也許不是我們一眾凡人所能參透,但是先生在面對死的從容與坦然的背後,是其對生命的珍視。觀其一生,陶淵明活得任真自得,恬淡高潔,是一個真正活明白的人,也是一個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生似暫寄,死若歸去

生何所歡,死何所懼?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不公平的是生,而公平的是死。

枉論你是高官達顯,富轢萬古,才傾八斗,還是凡夫俗胎,最終的人生一刻必定是死。

有一部電影叫《死神的精度》,主人公是一名死神,職責是見證人類的死亡,由死神接觸以後,再來判定是不是應該去死,而死神會考量你在死之前的所作作為,所感所想,而不是一味的去奪取人的生命。可以死的標準就是你有沒有活過,真正為自己而活過。

生命要活過,才有意義。意義不分大小,也許為了利益,也許為了夢想,也許為了其他,只要是你的,只要你努力想要達成過,才算是真正的活過。

活著才有美好;

活著才有希望;

活著才有尊嚴;

活著才有可能!

如蔡康永說過的一般:“人生是一場大party,你們要享受這個party,不要為我悲傷,我只是先走了而已”

生似暫寄,死若歸去

陶先生詩云: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 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生命沒有永遠,來日並不方長,咱能活著,就好好活!

生者寄也,生既然是短暫的,便要好好的生,哭也酣暢,笑也淋漓,即便是恨,也該絲絲分明。有愛,便無保留,無捨棄地給吧,愛是一種時時生,刻刻長的東西,是用不竭取不盡的東西,即便老了,即便死了,愛也不會消失滅亡。

死者歸也,死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就坦然的接受,好好生活吧。

生有覺,不枉此生;死無知,一場輪迴。

這一路,若我不曾錯愛何人,亦不辜負青春美景,一切都是應當,理所應當。

願歷此坎坷,山河可無恙,人間皆可安!

願低谷過後,依舊樂觀,依舊熱愛,依舊快樂,讓人間值得。

—— END ——

子汀,關注女性,情感,人生成長!

微信公眾號:tingxinsui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