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億月均不到5000元,城鎮戶均資產317.9萬元,究竟是誰在撒謊?

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中心發佈了一份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提到重要一點,截止今年3月份,我國網民人數達到9.04億,其中72.4%的網民合約6.5億人,收入不足5000元!

6.5億月均不到5000元,城鎮戶均資產317.9萬元,究竟是誰在撒謊?

報告一出,5000元標準瞬間被質疑,數據真實可靠嗎?發出質疑的朋友依據主要來自另一權威機構發佈的數據。

這份報告來自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對全國30個城市3萬餘戶展開調查,最終顯示城鎮居民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

一邊是6.5億網友收入不超過5000元,另一邊資產總額卻能達到300多萬,但凡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僅依靠前者的日積月累,也很難達到後者高度,兩組數據差異巨大,究竟是誰在說謊呢?

認清謊言並不難,咱們先做一組簡單數據分析:

中國標準家庭,三口人,兩個職業上班人,均按照5000元每月頂格計算,扣除五險一金、扣除家裡日常開支等等,每人每月能餘下來的金額為4000元,這個家庭一年能存下來的錢就是9.6萬,要使資產達到317.9萬元,需要33.11年。

6.5億月均不到5000元,城鎮戶均資產317.9萬元,究竟是誰在撒謊?

請看清楚,這是理想狀態下,一個普通家庭要累積300多萬需要33.11年。但大家都明白,一個家庭孩子上學、家裡老人生病、每年的人情世故支出、生活改善、房租或者房貸都需要大筆資金支持,算上這些支出,33年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可能多數人窮其一生也沒有辦法累積下來。

既然如此,咱們不妨換個角度,從兩份報告的樣本群體入手,來分析:

6.5億網民的收入統計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中心。在這份報告裡,詳細闡述了網友人群構成比例,其中學生是最大的人群,佔比達到了22.4%,換算下來,學生數有2.02億,佔每月收入低於5000元人口比例高達31%。

城鎮戶均資產317.9萬元數據則來自人民銀行統計司。在這份報告中,我們清楚的看到,城鎮居民資產主要是以實物資產為主,實物資產又以住房為主,佔比高達59.1%,資產主要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資產最高的10%家庭佔總資產比例為47.5%,且隨著戶主年齡增長,資總資產越高。

6.5億月均不到5000元,城鎮戶均資產317.9萬元,究竟是誰在撒謊?

對比兩份報告數據,我們能得出兩點不同:

第一, 報告樣本規模不同。前者涵蓋了整個互聯網群體,人口基數高達9.04億人,所有人都是調查對象,後者則僅僅侷限在30個省份的3萬餘個家庭。9.04億對抗3萬,樣本採集範圍明顯前者大於後者。根據數學概率論來看,前者產生的誤差會小於後者,比後者更加具有代表性。

第二, 數據樣本年齡階層不同。在我國,喜歡上網的年輕群體居多,而年輕群體中學生佔比過高,這點從報告中有提及到,而城鎮總資產報告中涉及到的都是戶主,一戶家庭中,經濟來源強支撐多數為一家之主的爸媽。用一群沒有穩定收入的學生群體數據來推導爸爸媽媽級別的職業人員創造的財富,顯然是不合理的。

6.5億月均不到5000元,城鎮戶均資產317.9萬元,究竟是誰在撒謊?

從這兩點不同,我們能得出三個結論:

首先,邏輯層面不順暢,單一推導不現實,用現階段收入推導未來收入不成立。社會不是一成不變,通貨膨脹都能帶動一波工資上漲,更何況,人在工作中還要升職加薪,用5000元月收入推導出的33年太過理想化,不符合現實情況。

其次,資產構成比例不容忽視,一葉能障目。很多時候,我們看數字,習慣性將重要信息忽視,在這份總資產報告中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資產構成。報告指出,居民家庭資產是以實物資產為主,而住房是其中最為重要實物資產,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擁有率高達96%。這說明了什麼,大多數家庭的資產是不能立刻拿來花的房子,除去這個不動產外流動資金並沒有很理想,也就是說數據存在泡沫。

6.5億月均不到5000元,城鎮戶均資產317.9萬元,究竟是誰在撒謊?

最後,平均是個可怕的字眼,一旦沾上,任何數據都有失真可能。網上有個很火的段子,說自己的資產和馬雲一平均,分分鐘就能排入中國富豪榜。話雖不中聽,但也是事實,每年被平均的人不在少數,以後這種情況仍然會廣泛存在,有時,我自己都覺得平均數不如中位數準確,至少中位數能讓大家明白自己究竟站位在哪!所以,對於每個機構出具的各項報告,其實也不必要太當真。

最後說一點,5000元也好,317.9萬元也罷,真真假假,真的不重要。這些數字並不會改變你,你的生活依然還要繼續,當然,如果這些數字能改變你的態度和你的人生規劃,那就該另當別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