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写作痛苦和习惯,你是否也有过写不出写不好的苦恼?

爱好文学的痛苦,你也有过写不出写不好的苦恼吗?倾听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自白。

有时我想,如果有来生,就再也不想有文学爱好了!

欲进难上,欲退难下,把人折磨的有些魔气了。总羡慕别人的,贬低自己的。

热心的网友说不要总写的那么文诌诌的,写的有趣些。

作者的写作痛苦和习惯,你是否也有过写不出写不好的苦恼?


我便更不知如何下笔了,深刻体验到这无趣后面的无聊。

也怕文字惹了他人的无趣,便觉得自己的写作其实无意义。

我终于明白自己不属于大众,我也许只属于我自己。

我是我自己的太阳和月亮。有时候觉得这样也蛮好的,我挺知足。

也只是属于我那几个少的可怜的文学知己。

写出的文字如果没有人读,那写作的意义何在?真的只是自娱自乐吗?

我过去看巴尔扎克的和高尔基的书前面写明此书献给谁,很莫名其妙,现在明白了,他们献给的那些人是最理解珍重他的读者。

作者以作品向他要感激的人致敬,这些人曾经在作家写作事业中给予帮助和鼓励的朋友家人亲戚。

文如其人,我不是个风趣幽默的,哪里能写出风趣幽默的妙文。

也许我的性格里,生命里缺乏有趣的东西,又加上命途多舛,命运把我压抑的有些木纳,笔下少些活泼俏皮,不自觉的流露出刻板无趣。

作者的写作痛苦和习惯,你是否也有过写不出写不好的苦恼?


就此搁笔,又不甘心,爱了这么多年,对文学中毒太深。

朋友好意提醒指点,出于鼓励,促我上进。我当然感激不尽,便时时静下心来琢磨,怎样写的“有趣”?

百个作家,百样风格。

千个读者,千种口味。

但文章有趣确实是一个众望所归的标准。

作者的写作痛苦和习惯,你是否也有过写不出写不好的苦恼?


我从沈从文的《长河》,钱钟书的《围城》,汪曾祺的《受戒》,丰子恺的文章中体会到这种有趣的奇妙。

他们的小说也好,散文也罢,都是老少男女喜欢看的,都是时间证明了,大家众口一声觉得有趣的。

所以他们被人称作大师。

中国多有趣的文人,像梁实秋,叶圣陶,周作人,林语堂,即便是鲁迅,我觉得他的文笔也是有趣的。

写的有趣说起来简单,作起来却不容易。

余光中说,如果看书不得法,多看也无益。

我说,如果写书不有趣,多写也无益。

朋友说,少看外国书,除非你自己懂原创作家的语言,现在有些中文翻译的偏离了原文,模仿西方的意识流,翻译过来的作品不伦不类,看多了,受其负面影响,不是好事。

我只说傅雷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巴尔扎克的作品还是喜欢看的。

女人的直觉很敏锐,翻几页看看文字的表述是否对自己的口味,是否好,不好就不看。

毕竟西方与东方作家在表情达意的方式迥然不同。国学与西方的思辨文学我都爱看 。

确实中西方文学都对我影响很大,我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树一帜的风格。

我对文学的态度,多年来本是抱着“好玩有趣”的心态,生计牵绊,精力分散,在这上面所花的时间少,不能做到刻苦,所以不得精进。

多年来,也没有拿它当吃饭的“饭碗”,謀生计的手段,只是闲余时间瞅瞅想想写写。

写不出写不好也痛苦不堪,懊恼成怒。

我有点迷信灵感的力量。

我以为,每一个创作者都携带着精神磁场,这磁场有一股强大的能量激发创作冲动。

灵感也应运而生。

如果不小心一旦被世俗的喧嚷和嘈杂消磁了,创作者很有可能就跟普通人一样处于平庸的状态,这状态让他感到痛苦。

我意识到这精神磁场像烟雾一样笼罩自身时一定要加以保护,是一道无形的壁垒让创作者独处与外界隔绝,直到灵感诱惑他一气呵成的完成作品,甚至跟亲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会破坏这磁场。

但有的网友说,他们写作不需要感觉,只是文字组合,想好的标题。

我还没有修行到这个地步。我不能做到在平静中只需运用高明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字功底。

我必须借创作冲动的激情的力量来促使我动笔。

每个聪明的作家都有各自写作的习惯的地点和时间,据说普希金来了灵感就躲到偏僻的乡村,直到作品完成,有一些作家清晨就喜欢在床上写,他们觉得打开房门,灵感就出门去了

冯骥才说他把阳台装饰得雅致安逸,本打算在这个美丽的雅舍写文章,却写不出,还是回到他的旧书房里,只当阳台是休息赏花的所在。

好像是说歌德觉得坐在豪华的椅子上和写字台前写不出好作品,

许多作家总结出一个共同的经验,简朴的环境有利于写作。

据说果戈里在咖啡馆饭店人多的地方才有灵感。他是一个例外。

海明威是清晨站着写,并且有时成金鸡独立的姿态,为了语言精辟流畅,不说废话,这种姿态,时间久了肯定是不舒适,据分析家解释说海明威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力求语言简洁洗炼。

余光中说读书是交友的延续。这个很有道理,跟朋友会面,还得考虑朋友的时间方不方便,读书的交友充分自由。

我想,文学写作是生命的延续,我的灵魂寄托于文字,我的生命有终止,我的思想没有终止的,以此为荣,文学既然真爱了,就走到底,绝不放弃,也不讨好,只为延续我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