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寫作痛苦和習慣,你是否也有過寫不出寫不好的苦惱?

愛好文學的痛苦,你也有過寫不出寫不好的苦惱嗎?傾聽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自白。

有時我想,如果有來生,就再也不想有文學愛好了!

欲進難上,欲退難下,把人折磨的有些魔氣了。總羨慕別人的,貶低自己的。

熱心的網友說不要總寫的那麼文謅謅的,寫的有趣些。

作者的寫作痛苦和習慣,你是否也有過寫不出寫不好的苦惱?


我便更不知如何下筆了,深刻體驗到這無趣後面的無聊。

也怕文字惹了他人的無趣,便覺得自己的寫作其實無意義。

我終於明白自己不屬於大眾,我也許只屬於我自己。

我是我自己的太陽和月亮。有時候覺得這樣也蠻好的,我挺知足。

也只是屬於我那幾個少的可憐的文學知己。

寫出的文字如果沒有人讀,那寫作的意義何在?真的只是自娛自樂嗎?

我過去看巴爾扎克的和高爾基的書前面寫明此書獻給誰,很莫名其妙,現在明白了,他們獻給的那些人是最理解珍重他的讀者。

作者以作品向他要感激的人致敬,這些人曾經在作家寫作事業中給予幫助和鼓勵的朋友家人親戚。

文如其人,我不是個風趣幽默的,哪裡能寫出風趣幽默的妙文。

也許我的性格里,生命裡缺乏有趣的東西,又加上命途多舛,命運把我壓抑的有些木納,筆下少些活潑俏皮,不自覺的流露出刻板無趣。

作者的寫作痛苦和習慣,你是否也有過寫不出寫不好的苦惱?


就此擱筆,又不甘心,愛了這麼多年,對文學中毒太深。

朋友好意提醒指點,出於鼓勵,促我上進。我當然感激不盡,便時時靜下心來琢磨,怎樣寫的“有趣”?

百個作家,百樣風格。

千個讀者,千種口味。

但文章有趣確實是一個眾望所歸的標準。

作者的寫作痛苦和習慣,你是否也有過寫不出寫不好的苦惱?


我從沈從文的《長河》,錢鍾書的《圍城》,汪曾祺的《受戒》,豐子愷的文章中體會到這種有趣的奇妙。

他們的小說也好,散文也罷,都是老少男女喜歡看的,都是時間證明了,大家眾口一聲覺得有趣的。

所以他們被人稱作大師。

中國多有趣的文人,像梁實秋,葉聖陶,周作人,林語堂,即便是魯迅,我覺得他的文筆也是有趣的。

寫的有趣說起來簡單,作起來卻不容易。

余光中說,如果看書不得法,多看也無益。

我說,如果寫書不有趣,多寫也無益。

朋友說,少看外國書,除非你自己懂原創作家的語言,現在有些中文翻譯的偏離了原文,模仿西方的意識流,翻譯過來的作品不倫不類,看多了,受其負面影響,不是好事。

我只說傅雷翻譯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和巴爾扎克的作品還是喜歡看的。

女人的直覺很敏銳,翻幾頁看看文字的表述是否對自己的口味,是否好,不好就不看。

畢竟西方與東方作家在表情達意的方式迥然不同。國學與西方的思辨文學我都愛看 。

確實中西方文學都對我影響很大,我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獨樹一幟的風格。

我對文學的態度,多年來本是抱著“好玩有趣”的心態,生計牽絆,精力分散,在這上面所花的時間少,不能做到刻苦,所以不得精進。

多年來,也沒有拿它當吃飯的“飯碗”,謀生計的手段,只是閒餘時間瞅瞅想想寫寫。

寫不出寫不好也痛苦不堪,懊惱成怒。

我有點迷信靈感的力量。

我以為,每一個創作者都攜帶著精神磁場,這磁場有一股強大的能量激發創作衝動。

靈感也應運而生。

如果不小心一旦被世俗的喧嚷和嘈雜消磁了,創作者很有可能就跟普通人一樣處於平庸的狀態,這狀態讓他感到痛苦。

我意識到這精神磁場像煙霧一樣籠罩自身時一定要加以保護,是一道無形的壁壘讓創作者獨處與外界隔絕,直到靈感誘惑他一氣呵成的完成作品,甚至跟親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然會破壞這磁場。

但有的網友說,他們寫作不需要感覺,只是文字組合,想好的標題。

我還沒有修行到這個地步。我不能做到在平靜中只需運用高明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字功底。

我必須借創作衝動的激情的力量來促使我動筆。

每個聰明的作家都有各自寫作的習慣的地點和時間,據說普希金來了靈感就躲到偏僻的鄉村,直到作品完成,有一些作家清晨就喜歡在床上寫,他們覺得打開房門,靈感就出門去了

馮驥才說他把陽臺裝飾得雅緻安逸,本打算在這個美麗的雅舍寫文章,卻寫不出,還是回到他的舊書房裡,只當陽臺是休息賞花的所在。

好像是說歌德覺得坐在豪華的椅子上和寫字檯前寫不出好作品,

許多作家總結出一個共同的經驗,簡樸的環境有利於寫作。

據說果戈裡在咖啡館飯店人多的地方才有靈感。他是一個例外。

海明威是清晨站著寫,並且有時成金雞獨立的姿態,為了語言精闢流暢,不說廢話,這種姿態,時間久了肯定是不舒適,據分析家解釋說海明威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力求語言簡潔洗煉。

余光中說讀書是交友的延續。這個很有道理,跟朋友會面,還得考慮朋友的時間方不方便,讀書的交友充分自由。

我想,文學寫作是生命的延續,我的靈魂寄託於文字,我的生命有終止,我的思想沒有終止的,以此為榮,文學既然真愛了,就走到底,絕不放棄,也不討好,只為延續我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