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一曲火炬禮讚,與祖國共享盛世華章

譜一曲火炬禮讚,與祖國共享盛世華章

譜一曲火炬禮讚,與祖國共享盛世華章

中山火炬區,這是一片古老而時新的土地。光輝歲月彈指一揮間,一路走來,繼往開來,從永樂鄉、得能都、東鎮、張家邊、中山港、出口加工區到火炬開發區,歷盡滄桑八百年。

南宋時期張鳳崗舉家南遷珠江出海口灘塗處,開啟了張家邊數百年的風雲變幻。東鎮沃土,人傑地靈。17世紀起,為了擺脫飢餓和貧困,一批批“自賣豬仔、契約勞工”們,冒著生命危險漂洋過海到遙遠的異國他鄉尋找活路。在動盪的大時代背景下,許多遊子華僑成為了中國革命的先驅。清末民初,大嶺村歐陽家族四位外交官,英名永垂史冊。一群仁人志士,朱會文、張惠長、姚觀順,一生追隨國父孫中山,毀家紓難、至死不渝。可歌可泣的橫門烈士,齊心共御強敵,保家衛國甘拋頭顱灑熱血。

火炬人憑藉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智慧和勇氣不斷開拓前行,把一件件過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成了現實,一座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山峰化為繼續攀登的階梯。灰爐人家,蠔殼建爐燒灰、建屋造船,百年紅棉見證幾多興衰成敗。舊時的“山焦坑”,如今的秀美村莊--珊洲村,山林密茂、溪水潺潺、鳥語花香,山旮旯孤島變身現代都市的世外桃源,正是:希言自然風水林,婷婷白鷺去又來;龍飛鳳舞新生活,朗朗書聲夢還真。

中山港,新港揚帆,實現了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的“港口夢”,讓中山從江河時代邁向海洋時代,帶動中山外貿快速騰飛,從珠江西岸一個普通農業縣一躍成為以外向經濟為導向的現代化城市。火炬高新區,高瞻遠矚的風雲際會,高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大旗”,為中山經濟、社會長遠持續發展找到了正確方向和奠定了堅實基礎。

歲月如歌,奮勇拼搏爭先;雄圖偉業,書寫輝煌成就。火炬人風雨同路29載,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畫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原本一大片純農業的灘塗上建起一個令人振奮的科技和工業強區、一座現代化特色的海濱新城。種種風霜磨礪,從未阻斷前進道路;火炬人勇於衝破思想的桎梏,發揚敢為人先的作風,秉承艱苦奮鬥的精神,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昔日的夢想照進現實!

築巢引鳳,開啟工業新紀元;創建出口加工區,搶佔時代發展先機。騰龍換鳥,發展綠色經濟,實現鳳凰涅槃,數十年精耕細作,智造突圍,打造珠西岸先進製造業城市。健康產業,艱難中孕育,搭建專業平臺,塑造品牌形象,尋找國際合作,終於在灣區時代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東方風來滿眼春,珠西潮頭又立新”。在美麗灣區建設大潮中,共同描繪一幅“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生、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盛世畫像。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是現代火炬人的美好願景,“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火炬人共同拼搏奮鬥,努力實現這片沃土天藍地綠水清,打造美麗中山典範。

山河為證、歲月為名,我們迎來祖國70年華誕,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站在歷史交匯點的神情回望,凝結著對偉大曆程的無比珍視。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當代火炬人一路跋山涉水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山人民敢為人先的奮鬥史、精神史。

目前正處於偉大社會變革大好時機, 只有看準了方向,拿出排除千難萬苦的決心和鬥志,才能用自己的腳步走出了行者無疆。因為始終堅信,只有跋山涉水者,才能真切感受山川的壯麗;只有奮力攀登者,才能親眼目睹最美的日出。

火炬代表著創世、再生和光明的。如今,火炬人充滿著豪氣萬狀譜寫一曲禮讚之歌,與祖國共享盛世華章。

譜一曲火炬禮讚,與祖國共享盛世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