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鉀高了危險,低了還傷腎.為了保護腎臟,這10種情況應儘快補鉀!

原創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慢性腎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多存在高鉀風險,即容易併發高鉀血癥。因此,腎科大夫常提示腎病患者的飲食中多多關注“鉀”的問題,儘量避免食用鉀含量豐富的食物,如冬棗、香蕉、菌菇、土豆及海帶等等,以防止腎病患者出現不良後果,尤其嚴重的是心跳驟停。

重視高鉀血癥沒有錯。然而,很多腎病朋友往往忽略了低鉀血癥。

血鉀高了危險,低了還傷腎.為了保護腎臟,這10種情況應儘快補鉀!

低鉀血癥可表現為四肢肌無力、表情淡漠、記憶力差、腹脹、便秘等,嚴重者可出現心律失常與心臟傳導阻滯。對腎臟的影響,有一種疾病叫“低鉀性腎病”,又稱“失鉀性腎病”,說的是長期低鉀導致的腎臟疾病,主要為腎小管功能損害,以濃縮功能減退為主,臨床表現為煩渴、多飲、多尿及夜尿增多等。失鉀性腎病的嚴重性取決於缺鉀的程度與持續時間。因此,低鉀的危害同樣需引起足夠重視。

血鉀高了危險,低了還傷腎.為了保護腎臟,這10種情況應儘快補鉀!

哪些腎病患者會引起低鉀血癥?

1.服用激素患者

服用激素如地塞米松、潑尼松、甲潑尼龍、甲基強的松龍等,可增加水、鈉瀦留及鉀的排出,從而出現低鉀血癥,尤其是長期大劑使用激素的患者。

2.腎病綜合徵治療後的恢復期

包括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及IgA腎病等表現為腎病綜合徵的患者,經治療病情逐漸緩解,水腫消退,尿量逐漸增多,此時患者通常容易出現低鉀血癥。

3.急性腎衰竭的多尿期

包括急性腎小管壞死在內的各種急性腎衰竭,經病情危重的無尿與少尿期,患者進入多尿期,也是病情的恢復期,此時腎病也並非“高枕無憂”,特別容易出現血電解質紊亂,包括低鉀血癥。

4.長期攝入不足

由於各種原因,比如不思飲食或刻意控制飲食等,都可以導致鉀攝入不足,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低鉀血癥。

血鉀高了危險,低了還傷腎.為了保護腎臟,這10種情況應儘快補鉀!

5.經胃腸道丟失

常見於嚴重嘔吐及腹瀉的腎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消化液的喪失。腹瀉時糞便中鉀離子的濃度可達30~50mmol/L,此時隨糞丟失的鉀可比正常時多10~20倍。因此,這種情況也特別容易出現低鉀血癥。

6.經皮膚失鉀

汗液含有鉀,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癥,但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

7.使用排鉀利尿劑及脫水藥的患者

如氫氯噻嗪(雙克)、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及甘露醇等,長期或大劑量使用可使鉀排出增多而發生低鉀血癥,如同時增加鈉鹽攝人低鉀血癥會更加嚴重。

8.服用某些降壓藥與解熱鎮痛藥

降壓藥中的α受體阻滯劑,如哌唑嗪與特拉唑嗪等,可引起低鉀血癥。水楊酸鹽類對腎小管的直接作用可使尿鉀排出增多,阿司匹林通過對腎曲小管的直接作用而發生低鉀血癥。

9.治療中使用碳酸氫鈉等鹼性藥物

在糾正酸中毒的過程中,輸注碳酸氫鈉等鹼性藥物,可使血漿中的鉀向細胞內轉移,從而出現低鉀血癥。鹼性藥物用量越大越快,血鉀降低就越明顯。

10.使用β-受體激動劑類止喘藥物

可促進鉀向細胞內轉移,常規劑量的沙丁胺醇(舒喘靈)霧化吸收可使血鉀降低。偽麻黃鹼過量攝入可引起嚴重的低鉀血癥。

其它還有影響血鉀導致低鉀的藥物還包括胰島素、維生素B12、促紅素及某些抗生素等等。

因此,對於已經是低鉀血癥的患者,以及使用如上藥物的腎病患者,則應該適當增加飲食中鉀的攝入,可以多吃些冬棗、香蕉、菌菇、土豆及海帶等含鉀高的水果與蔬菜,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或靜脈藥物補鉀。

血鉀高了危險,低了還傷腎.為了保護腎臟,這10種情況應儘快補鉀!

無論是何種腎臟疾病,是否需要補鉀,還是應該由你的經治醫生根據具體病情及以化驗檢查為判斷依據。尤其對於長期服用激素、排鉀利尿劑及α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的腎病患者,千萬不能忽視低鉀問題。就算是慢性腎衰竭或尿毒症患者,也可能存在低鉀血癥,檢查發現低鉀血癥後,同樣應考慮補鉀(食補或藥補)治療。從而改善症狀、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及保護腎臟等。

文章來源於《腎為先》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