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潮行——“十四五”規劃與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充分發揮社科智庫作用,為海寧向著高質量發展前進、勇當“兩個高水平”建設排頭兵獻計獻策。
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謝利根致辭。
市委副書記王建坤致歡迎辭。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謀劃之年。在這個關鍵時間點,海寧需要在“如何更好把握大局大勢”“如何更好找準海寧定位”“如何更好用好各方資源”三方面聆聽智庫的聲音、得到專家的指點。
當天,省諮詢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劉亭,省諮詢委城鎮化部部長、研究員黃勇,浙江工業大學教授、浙江工業大學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吳偉強等來自省、嘉興市的8位專家,聚焦“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新現象、新模式以及面臨的宏觀環境與機遇挑戰,分別圍繞“新變局下的城市化再思考”“編制‘十四五’規劃需要思考的兩個問題”“長三角一體化的交通格局和海寧的機遇與挑戰”等主題,就“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目標定位和戰略路徑、“十四五”時期發展需要突破的重點領域及對策建議等作深入研討,為海寧的“十四五”規劃編制和長遠發展帶來有益啟示。
會上還為“我說‘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金點子’徵集活動”獲獎代表頒獎,市交通運輸局、鵑湖國際科技城、許村鎮、海寧經濟開發區4個單位作交流發言。
發言摘錄
省諮詢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
劉亭
未來的浙江經濟主體形態,是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同時,順應新世紀以來人類社會信息化、生態化和人文化三大發展趨勢。杭州是集數字產業、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於一身的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而海寧以不可替代的獨特效能佔據杭州都市圈發展的第一高地。接下來,海寧應當打好“杭州牌”,發展“數智經濟”,即以數字化的信息資源驅動發展,以智能化的信息資源驅動發展,力推共享、兼收幷蓄、互利共贏。
省諮詢委城鎮化部部長、研究員
黃勇
編制“十四五”規劃,需要從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從大變局中探索大改革。目前,全球疫情和經濟形勢雖然無法確定,但世界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全球化走向和供應鏈格局尚未確定,但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的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明顯提速。大變局中開新局,海寧“十四五”發展戰略思路可以是在空間上融杭接滬;在改革上搶先爭位;在產業上提舊催新,要在尊重市場內生活力和智能技術賦能之下,實現產業躍遷,同時重視服務業發展;在社會上養老托幼,從經濟轉型升級到社會發展補短板。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藍蔚青
未來社區,是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架構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未來社區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構建未來鄰里、未來教育、未來健康、未來創業、未來建築、未來交通、未來低碳、未來服務和未來治理等九大場景。建設未來社區,需要圍繞居民需求,將技術的智能與治理的智慧高度結合,通過社區治理體制和治理手段創新,將“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推動社區治理現代化,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浙江工業大學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
吳偉強
杭州的目標是建設世界級城市,海寧是杭州都市圈的重要組成,位於軌道通勤圈50公里半徑附近,區位優勢非常難得。要領會杭州的戰略,建議完全“同城化”,而不是泛泛的“一體化”。海寧鐵路、高速已經很多了,關鍵是幾大火車站高鐵站的聯網性和站區等節點周邊的高密度發展。海寧可以依靠高架或提高道路密度加強軌道交通連接性。對於杭海城際,要優化配套設計,尤其是吸附力問題,如果可達性不好,就是浪費。同時提高城市中心區公共交通通勤率。
嘉興市社科聯副主席、
嘉興市發改委副主任
朱永根
2019年,海寧實現GDP1026.57億元,在嘉興首個實現GDP進入千億級。未來五年,海寧經濟總量如何翻番達到二千億,依靠皮革、經編、家紡“老三篇”難度大,除了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與高端裝備製造“新三篇”,還該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支撐的數字經濟,充分發揮數字賦能、總部引領、樞紐支撐作用,在新經濟發展上取得突破。把握“十四五”時期海寧提高城市能級的重點,還應建好“新平臺”,“集中火力”規劃好建好泛半導體高端產業生態園,搶抓“好項目”,引育“新企業”,推進“新基建”,打造“新引擎”。
嘉興學院商學院副院長、
嘉興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顧驊珊
高質量發展的三重內涵是實現高效益、穩增長、創新驅動,城市能級是城市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集中體現,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提升城市能級。海寧地處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一帶一路”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交匯點,位於杭州都市圈的緊密層,當前,國家戰略和區位交通的疊加效應正在加速形成。以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能級,海寧需要進一步彰顯城市特質、找準座標方位、落實關鍵抓手,營造高知名度的國際化宜居型城市環境、高忠誠度的市場化宜商型投資環境、高美譽度的法治化服務型政務環境。
嘉興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
嘉興市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卿瑜
疫情視角下,社會治理體制發揮巨大優勢,公共服務網絡化全面啟動,精準化、智能化趨勢進一步凸顯,市場化、社會化力量進一步釋放,社區治理重要性愈加突出。但從疫情管控到常態防控治理,還需完善社會治理體制,從單向到多元共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補長公共衛生等短板,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加快完善地方應急管理體制,提升應急管理能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推動治理體系扁平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
嘉興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崔泉森
海寧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應該摒棄縣域思維,對照當前文化設施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在重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和大力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同時,對高端公共文化服務的設施建設予以更大的關注和重視,加大大型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推動海寧文化建設均衡繁榮發展。高端文化設施建設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地方文化底蘊相結合,如依託海塘文化、運河文化等地理文化優勢規劃建設海塘文化博物館、長安運河文化博物館等,依託名人優勢建設“蔣英歌劇院”“屏夏棋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