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如果你在1919年的北京讀書,你會去參加五四運動嗎?

後浪:如果你在1919年的北京讀書,你會去參加五四運動嗎?

後浪一詞上了微博熱搜,朋友圈轉發《後浪》視頻的此起彼伏。由B站出品的三分鐘視頻裡,穿插了各類up的豐富生活(攝影、跳傘、周遊世界),搭配何冰老師的演講稿,在五四青年節來一波文宣雞湯,實在是合適不過,相比之前官方視頻顯得更接地氣。

如果沒畢業的話一定會這麼群情激奮,雞血滿滿。從B站彈幕評論區可見一斑,用戶群體大多數是初中、高中、大學生,有點像高考前放各種勵志視頻,催人奮進。

而在微博、知乎等大多步入社會的平臺上,更多的是一種調侃:這裡說的後浪有你嗎?你有這經濟實力支撐這些嗎?被房價、物價壓得抬不起頭,已經站不直腰桿,更何談奔湧的後浪?

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演變成一場大討論,其實幾百年前的辛棄疾早已看穿一切:“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真正在時代浪尖上的永遠是少數人。大部分人只能把大量的精力耗散在無休止的事情,最後甚至還不能有回報,甚至別人都注意不到他們的存在。

最可怕的是微博上韭菜論佔了主導,宣揚你是韭菜,階級固化、認命吧。就像學校時候某些好學生一邊陰陽怪氣跟同學說著努力沒用,一邊自己倒是努力學習一樣。這種慢慢演變成了互相傷害,並不利於個人成長。

B站憑藉該視頻今天股價大漲7%,你看了視頻收穫到了什麼?

如果你在1919年的北京讀書,你會參加五四運動嗎?你會有這份勇氣嗎?我想五四青年節正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傳遞儀式,儀式並不重要,藉此傳遞一種力量才是意義。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看著日漸年邁的父母,每月領到的薪水和銀行卡里的存款,你是否還有勇氣向上拼搏,以及該怎樣行動,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討論的。可惜雞湯並不提供這些。多學習一些乾貨,通過不斷實踐最終或去跨越階層、或去實現人生價值、或去度過平凡的一生。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完)

每天5分鐘開闊視野,這是一個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會寫出什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