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誉为“祛风湿”的天然野果,却为何在农村无人敢碰?

在农村,其实有很过野草野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很少被人光顾,即使有治疗效果,但也没人愿意去用。今天我们要讲到的就是:黄果茄。

它被誉为“祛风湿”的天然野果,却为何在农村无人敢碰?

黄果茄在农村很常见,成熟的植株有半人高,叶子两面都有细长的硬刺,夏季结果为绿色,秋季果实成熟呈黄色,大概有小汤圆的大小。果实漂亮柔软,但如果你曾在农村生活过,你一定不愿意去碰它的果实。

它被誉为“祛风湿”的天然野果,却为何在农村无人敢碰?

原因一:果实带有异丑味

摘下黄果茄的果实,掰开里面全是果核(种子),同时也会散发一股奇怪的味道,很难闻。网上曾有人发帖说这果子能不能吃,这是千万不能直接进口的,一方面是难闻难吃,另一方面黄果茄不经过处理是有一定毒性的。

它被誉为“祛风湿”的天然野果,却为何在农村无人敢碰?

原因二:整珠带硬刺

要摘到黄果茄果并不容易,其植株非常密集,且其茎叶全身带硬刺,稍不注意就会被刺痛。如果一定要采摘,必须等晚秋时节叶子枯黄掉落后再进行。

它被誉为“祛风湿”的天然野果,却为何在农村无人敢碰?

但其实,黄果茄确实是天然的祛风湿野果。《福建药物志》中这样记录:黄果茄“利湿,消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痛、睾丸炎、牙痛。”不仅如此,目前也有很多针对黄果茄的研究,比如对黄果茄中的生物碱成本的研究,并认为对其生物碱质量的改进,有利于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起到疗效。

它被誉为“祛风湿”的天然野果,却为何在农村无人敢碰?

当然,黄果茄的研究还远不止于此。植物学科的博大精深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就好比从黄花蒿中提炼到青蒿素,任何研究都不会止步。

它被誉为“祛风湿”的天然野果,却为何在农村无人敢碰?

最后,在你的农村老家里,把黄果茄叫做什么呢?它又有哪些土名俗名呢?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