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尿素(四)尿素的土壤施用

(注:本文3400字,阅读需要6分钟)

前面几篇已经对尿素的性质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述,这里再重复下:尿素是没有硫酸的中性肥料,分解生成的氨,容易被土壤吸附保持而流失较少,肥效持久,能健壮地促进作物结实良好,其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使土壤中部分不溶解的磷、钾、钙、镁、锰等慢慢成为可供给状态而表现出肥效,这会促进土壤营养会面,使植物生长良好。因此在了解了尿素的特性后,比起如硫酸铵、氯化铵等同类氮素肥料,往往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篇主要介绍尿素在土壤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尿素使有时应注意的一般事项

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尿素。尿素作为氮素肥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当需要氮肥的时候都可以使用,特别是可以代替原来使用的氮肥。由于尿素具有较为持久的肥效,因此在营养生长、生长旺盛及需肥较多的前期,使用尿素均可以。目前作为氮肥使用,尿素已经成为第一首选肥料。因此大家在购买复合肥时,原则上对于氮素的来源最好有所来源,对于从减少土壤副作用的角度来说,尽量减少如硫酸根、氯离子的进入,这些离子往往由于钾肥的施用而进入,因此在氮肥选择上是应该避免,而尿素是很好的氮素提供者。

2、不可过量使用尿素。尿素肥料的含氮量高达是46%,是商品肥料中含氮率最高的肥料,最主要是尿素分解后可以产生氨,而过多的氨的聚集会对根系造成影响。因此在如种苗、新根等幼嫩部位容易被浓度所害,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这里对于如苗床用尿素作为基肥的,应该提早7天左右施入,并使尿素与土壤很好混合,这样尿素会很快分解成氨并与土壤吸附结合,再行播种或移植。特别注意尿素施入时不能直接与幼嫩的部位接触,以前我常见到一些农户使一把尿素直接放在果树的主干上,象培土一样,这是非常错误的,老的树还好,如果是嫩的如番茄这样的植株,就会使被尿素接触部分全部脱水,并造成死亡。在使用尿素液时,一般建议浓度为1%,如果是肥水同灌,那么浓度可以低至0.5%,与叶面追肥相同。

3、均匀施用尿素,不要聚落。尿素浓度高,因此还是需要撒开施,在水田里因为溶解还好,在果园中,无论是沟施还是撒施,也应该撒施均匀。

4、减少尿素的流失。尿素在没有被分解前,其在土壤中的吸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往往会随着雨水流失(以前没有注意,往往结合大雨去撒点尿素,可能流失较多,你无法确定最后有多少尿素留在了土里)。而尿素分解成为氨后,被土壤吸附而保存的能力大幅增加,因此在生产中应该让尿素尽快的氨化,并与土壤结合。如水田,原则上应该在灌水前撒施尿素,使它和土壤很好混合,比如施用肥料后先用托拉机翻地一遍,然后再过5-7天再行耕地平整,插秧后灌水。在旱地,最好是在施用尿素等肥料后进行盖土,因此开沟施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如在地面追肥撒尿素,应在下过小雨后,地面较湿的情况下进行,尿素可以很快溶解并与表土结合,当然从提高肥效或促进根系吸收利用的角度,建议还是开沟施肥并复土。另外促进尿素氨化也是可以减少尿素的流失,尿素氨化的速度,在前面说过主要依靠土壤中的微生物的作用,只要土壤中微生物繁殖生长旺盛,就会促进对尿素的分解。因此对于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增施有机肥,可以提升尿素的分解,如混合5-10%的大豆粉一起施用,可以使尿素在2-3天全部分解(夏天)。这里不仅是加快分解而减少流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使氮素对作物的有效供应速度提升。

5、尿素与磷、钾肥料的配合应用。事实上,尿素作为氮素肥料,为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品质,是需要与其它肥料共同配合,以保障土壤养分的供应平衡。在实践中,可以购买商品的复合肥,或者是复混肥,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种植的作物品种,土壤的肥力,生长季节及最终产出目标进行配合,正如我前面所说,如果学会配合肥料,是一个优质果园品质提升的最关键技术之一。而当下很多农资供应商,如叶面肥、冲施肥等供应商,说白了做的就是肥料的配合这个事情。简单配合还是容易的,而要结合你的果园种植实际和最帅的品质需求那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二、尿素的施用方法

关于尿素的使有方法,作为每一位种植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作为本系列的文章的一个内容,这里还是想介绍下几种常见作物的施用方法,以茶叶、柑桔和葡萄为例,当然也仅为参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尿素的使用中,不管是作为基肥还是作为追肥,土壤的有机肥还是需要施的,虽然尿素也是有机物,但它不能代替有机肥的碳源,在前面介绍中曾经有尿素可以代替菜子饼中的氮,但不能代替有机肥中的有机质,而有机质的施用,不仅可以促进微生物的增加和繁殖,促进尿素施用后分解氨化速度的提升,硝化菌对于能量的需求,也有利于使尿素流失减少。细菌和微生物本身可以利用尿素中的氮进行繁殖,而这些氮会以蛋白质的形式进行二次固定,并进一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循环。所以在施用含碳量较高的桔杆有机物时,同时施入尿素,可以促进桔杆的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尿素是提升了有机肥料的总体肥效,但反过来,有机肥料也是在提升尿素的使用效果。当然在所有种类的尿素施用中,必须因果园或农场的土壤、种植的品种、生长的状况,产量水平,品质要求,管理方式等相适应,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1、茶叶。

尿素作为茶叶肥料,是被广泛应用的。下图是日本50年代煎茶园的一个标准施肥量(这里的单位我还没弄清楚,欢迎给予指导)

秋肥施用时将畦间及茶树脚下,深掘20厘米(兼中耕),施入堆肥及肥料后培土,春肥和夏肥也进行同样中耕兼施肥,但深度在10厘米左右,避免伤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春茶头茬茶采摘前施用尿素,因为气温低,尿素分解慢,可以与有机肥混合,这个时间,同样的茶园,有机质含量高的茶园相对来说其尿素的肥效就较快,当然在温度升高后,就没有这样的事情。那么对于现代的茶园,特别如我区只采摘春茶一季的茶园,现在往往采用不同于日本的施肥方式,在立体栽培的情况下,春茶采摘后进行茶树的重修剪,并施入有机肥和尿素,以促进茶枝抽生,至11月,再行施尿素、磷肥、钾肥与菜子饼肥的混合,主要是茶吸收营养后贮藏到第二年的春季,在春季再行撒施一些尿素,以保证春茶抽生期的新芽生长的氮素供应。尿素在茶的生产中作为主要的氮素来源。

2、柑橘。

柑橘是日本的一个重要水果树种,当然50年代的种植模式与现在区别很大,但当时日本在水果种植中,大量使用的是以有机肥、鱼粉等动物质源氮肥,这类肥料价格高,因此在尿素出现后,氮肥的补充就迅速由尿素替换,同时由于尿素在其氮素供应上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更加有利于柑橘果品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当然这里的前的提还是需要注意其种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有机肥的秋季施用。下图为50年代温州蜜柑的施肥时间及施肥量表。

如同现在一样,春肥,为了春芽的生长开花结实,需要在早春树液流动前施用,往往给予较高的氮素水平,夏肥为充实果实,在养分吸收最盛的时期施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天气,面方的梅雨季和物候期的实际情况。秋肥,作为补偿肥料,主要恢复结果所引起的树势衰弱,促进花芽分化,防止隔年结果,在收获后施用。这里不涉及现在在温州蜜柑上比较流行的隔年结果的种植模式,如果说隔年结果,那么相对来说施肥上更为简单,比如秋季施肥可以在不结果的那一年于秋季10月集中施入,这也需要于现在的种植方式相结合,但上表中的肥料的配比还是具有参考价值。在进行生草栽培时,前期可以多施20-30%的肥料,以后逐渐减少,在某些时候,可以通过叶片追肥的方式,来补充生草在某些时候所引起的养分的减少。从这里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生草栽培在日本五十年代就已经在果园中采用,注重果园的土壤管理及有机肥的施用,我认为是日本在水果品质上保持较高水平的最重要基础。

3、葡萄。

日本的葡萄在我国很有知名度,有进年历史的品种巨峰,下面来看看尿素在五十年代葡萄种植上的施用。廉仓武富认为:葡萄是对肥料最敏感的作物,对它的施肥要点,在于培育伸长约2尺(70cm),大约着生18枚叶子的充实结果枝,因此肥料要速效性,使新梢在早期伸长,而且在结果枝达约2尺时使肥料能用完,停止伸长,使营养生长向生死生长转变,再行追肥以增加收获,这是一种理想的用法。然而尿素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因此日本在五十年代时,农林省的园艺试验场就有尿素在20年生葡萄园的推荐用法。下图:葡萄每反标准施肥量。

这里的基肥,从2月下旬到3月上旬,如我们的芽前肥,追肥在6-7月,如我区的壮果着色肥。需要注意的是,日本认为葡萄是大量需要石灰的作物,所在在酸性土壤中,应施用石灰(同时施尿素),而在有机质少的果园,应和堆肥并用,这也能提高尿素的肥效。

下篇:认识尿素(五)尿素在根外追肥上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