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实力不弱,为何没有位列战国七雄?

陳京-曾經

越国能够称为春秋五霸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虽然这个春秋五霸有十多个版本。

其实,战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诸多国家并存的,不止是越国没有上榜,同样为春秋五霸之一,中原强国宋国比越国灭国还要晚,也没能位列七雄之一,可见,评定战国七雄是有一定标准的。

首先,要陪跑全程,起点设置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历史拐点也就是公元前475年左右(一说为公元前403年)。终点,设置在秦国统一六国之战前,秦国公元前230年开始攻打韩国,到公元221年灭齐完成统一大业。

越国是在公元前306年攻打楚国被反打,最终灭国,而上文说到的宋国,还一直坚挺到公元前286年,比越国多挺了20年,所以,就是战国八雄也临不到越国。战国二百五十多年,越国在战国存在了169年,明显没有陪秦国跑完全程啊!

其次,要有影响力,越国从立国到灭亡,最巅峰的时期也就是勾践打败夫差的时候,时间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但是勾践后期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几代越王都没有什么作为,既不跟别的国家玩,也不参与当时的热点,所以被孤立,没有影响力。

而七雄之所以能成为七雄,秦、齐、楚、赵、魏这五个都不用说了,实力和威望都摆在那了,而韩国和燕国不止是陪跑全程,在战国期间,一直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尤其是韩国,韩国并不是弱小,而是在强国夹缝中生存,即使是这样,在军事外交领域也多有建树,燕国在北部和赵国齐国也经常刷存在感,燕昭王在战国中后期更是派乐毅联合五国,打败齐国。

再次,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越国并不存在优势,处在长江下游,水灾频发,生产力低下,导致越国的综合国力不如相邻的齐国和楚国,从地势上来说,中国地势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大河向东流,那就是楚国在长江上游,越国在长江下游,关于楚越之间的战争,就像是上坡路好走还是下坡路好走的问题,越王无疆伐楚,是趁楚国北上与诸侯争霸的时候,还是被反杀,可见越国相对楚国差距太多。

最后,就是战国和春秋存在本质的区别的地方就是,你有没有为时代的变化做出改变,战国七雄之所以称之为七雄,我认为跟各国变法都有一定关系,战国时候的七雄是打破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七雄,是打破世卿世袭制,鼓励农耕和战功的七雄。

魏国魏文侯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齐威王改革,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燕国燕昭王改革,这些都让七国在战国时期快速发展,兼并了春秋以来的诸多诸侯国,如鲁、宋、中山、巴、蜀、郑等国。

综上,越国在战国存在时间不长,综合国力不强,影响力不够,也没有进行改革变法来改变自己,所以,符合七雄条件的只有齐楚秦燕赵魏韩。


史论纵横

这个问题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越国实力真的不弱吗?

很明显,不是的,在历史上,越国国力的巅峰是勾践灭吴的时期,消灭吴国后,会稽等地再也没有对手,趁着楚国还未完全恢复,勾践携大军北上参加会盟,成为新的霸主!

然后,和突然崛起一样,越国又突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想当年,西周诸侯分封的诸侯国达到几百个之多,但是到战国时代只有七个算得上数,也就是战国七雄。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战国七雄里我们一般感觉韩国国力最弱,但是最弱的其实是北方的燕国。韩国虽然面积较小,但是地理位置较好,出产的兵器天下闻名,作为晋国的继承者之一,韩国保持了数十万军队,在战国前期和秦国进行了多次交锋。而燕国自始至终都没什么建树,由于位置过于靠北,且土地贫瘠狭小,人才不愿去,燕国国力始终不济,最有存在感的事情还是乐毅伐齐,五国联军在燕国人乐毅的带领下差点灭亡齐国。

额,乐毅好像之前也不是燕国人,而是中山人。

说这么多,回到越国的问题,按说越国的实力要远强于燕国,但是为何就是不能入选战国七雄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上,战国七雄必须是传统中原及周边地域内

这一点就把越国彻底排除了。

说到底,越国的地理位置不在传统中原文化圈内,这就比较尴尬了,就如同我们不会把日本算作中华文化圈一样,那就是个外人。

要知道,秦国和楚国位置已经相当靠边了,那么比楚国更靠边的越国,无论多强,也不可能成为战国七雄。

如果越国入选,那么实力更强的匈奴也有理由申请加入,那战国的圈子可就更加热闹了。

2、活得强不如活得长,区域大国的地位注定了越国不可能走上一线舞台

这一点越国就比燕国差远了。

虽然越国强大过那么一段时间,但是当吴国被消灭,越国没有了外部威胁,后继之君就开始懈怠了,这给了楚国机会。

要知道,楚国一直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国家,所以它要找安全感,方式就是不断消灭对自己有威胁的小国家,越国自然在楚国的目标之内。

想起几十年前被伍子胥率领的吴军攻陷国都,焚毁宗庙,这口气想想就难受,现在这里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势力,不加以消灭迟早会再次溯江而上,给楚国来上一下。所以在战国前期,楚国和越国就进行了多年的较量,最后,越国被楚国消灭。

说到底,越国就类似于今天的土耳其,印度,实力再强也是一个区域强国,至于登上国际舞台参与纵横捭阖,还是歇了吧!

因为越国没有活到战国后期,所以战国七雄即使想把它加进来,也是徒劳。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区别在于。霸主只有一个,都是老霸主衰落,新霸主上位。七雄则不然,是可以并列而存在的势力。


经过大鱼吃小鱼的兼并,周朝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没剩下几个。吴国首先称霸打残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灭吴国,成为新霸主。吞并了吴国的越国,地域庞大,兵车千乘,强横一时,成为仅次于楚国的天下第二大国,若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越国完全能够成为和七雄并列的势力。

越国虽强,但是地缘不好,周边就是齐国和楚国两个超级老资格强国。齐楚两国谁也没有把握吃掉越国。勾践死后,新越王无疆为了争霸,率兵攻打齐国,却被齐国游说掉头攻打楚国,由于长途奔袭,越军疲惫,齐国釜底抽薪,越国精锐被楚国一举歼灭,越国也陷入内乱,各个王子之间攻伐不休,楚国趁机灭越。



倘若越国不主动出击,图强自保,定能成为与七雄并列的强国,按照秦国灭掉楚国,齐国投降,天下一统的顺序,藏在齐国楚国身后的越国很有可能会成为秦始皇最后一个灭掉的国家?


历史就是这么的怪,大家可以参考秦国旁边的巴国和蜀国,这两个国家加一块比秦国大几倍,和越过不相上下,但是巴蜀两国相争,秦国得利,统一巴蜀,秦国正式崛起。其实看一看巴蜀和吴越很像,都是生不逢时的国家。


睁眼看西安

越国的实力最强还是在勾践手里,虽然在后面几代人手里越国也算不弱,与齐,楚,晋称为四强。当时来说越国的实力确实不弱,灭了吴国,打败楚国,勾践北上徐州与齐晋会盟成为霸主,这时候的越国东临东海,西达皖淮,雄踞东南。


如果这时候算强国的话,越国确实是大国强国,也是四强之一。这时候已经到了春秋末期了,越国也安然的过度到了战国,那么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呢,相反比他弱小的燕国也是战国七雄。

首先越国衰落太快,从勾践开始到后面几代还算好的,但是到了越王朱勾开始弑君杀父开始,越国后面几代都是如此,彼此之间抢夺篡位。越国开始衰弱,等到了无疆手里,想恢复越国昔日的霸主地位已经晚了,但是越国在无疆的手里确实比前面的好太多了,于是兴师北伐,准备去打齐国,不知道怎么了,后面又被忽悠去打楚国,结果被楚国打的大败。无疆也死了,之后的君主呢还不思进取,各个王子之间还在抢夺君主之位。楚国也就趁机占领了越国大部分土地,越国也算是名存实亡了吧。后来的东越,闽越都是越国后人建立的,到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降越,设置会稽郡。



其次就是战国七雄基本上都是以中原国家来划分的,秦,楚,燕这些偏远国家已经算是最偏的了,越国比楚国还要偏远,对于中原国家来说越国就是原始人。而且勾践之后的越国君主竟然实行了孤立政策,就跟清朝一样,闭关锁国了。不再参与中原事物了。这时候呢,魏国开始改革,秦国开始变法图强,越国还在东南一隅享受着。等到无疆手里想再北上中原就已经晚了,失败灭亡也是迟早的事了。

最主要的可能还是越国没有陪秦国跑完全程啊,春秋时期几百个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征伐,到战国后期就只剩下了秦楚齐燕赵魏韩这些国家了(虽然到秦始皇才降越,但是这时候的越国已经分裂了)。这些国家都陪秦国跑完了全程啊。


小伍讲历史

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不一样。春秋时期只要曾经称霸过,就可能被列入霸主行列,但是战国时期,则要求国家一直坚持到秦国统一前才算“七雄”。


越国在战国前期曾经强盛过一阵,但后来被楚国所灭,所以无法算入“战国七雄”。与此类似的还有宋国,宋国在战国前期,宋康王时期,也曾经强盛一时,多次击败楚国、魏国和齐国,灭掉滕国等小国,但同样是因为最后被齐国所灭,所以也没有位列“战国七雄”。

战国早期的越国和宋国,都曾经是一时强国,但因为后来被更强的国家所灭,所以没有被列入七雄。

“春秋五霸”中,称霸是君主而非国家,称霸的君主死后,这个国家如果国力下降,可能就不是霸主了,五霸的地位是前后相继的关系而非同时存在的关系。“战国七雄”则是以国家而论,而非以君主而论。七雄是同时存在的,而非前后相继的。


越国在战国初期还是相对比较强大的,但是被楚国楚威王击败后,国家分崩离析,几乎就不存在了,一般的战国形势图也把原来的吴越之地算成楚国领土。

大部分战国地图上,越地都是楚国领土。

战国时期持续了二百年左右,战国的后一百年,越国是没有参与到列国纷争的和中原的统一战争中的,战国时期各国的会盟也几乎没有让越国参与。所以越国没有被后来的史学家列入“战国七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