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了不聘又有何用?

永不逝去的青春痘QZP1

这是个尴尬的问题,也是很多网友吐槽的话题。现在的职称制度实行的是“评聘分开”,也就是即使单位没有对应岗位数只有符合参评条件都可以参加评审,这样使得很多人通过了评审取得了较高级职称切不能聘任并兑现工资待遇的问题。所以,很多网友呼吁要改革职称聘任问题。



其实在实行“评聘分开”以前,实行的是“评聘合一”制度,也就是要事业单位要根据职改部门下达的岗位数来申报评审,即使符合参评条件,如果单位没有相应的岗位数也是不能参评的。在当时这种制度同样受人诟病,当时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强烈呼吁要求实行“评聘分开”。

所以说实行“评聘分开”在当时一段时间内是满足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是为了打破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的职称陋习,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内部的竞争,这个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看了网友的一些评论,特别是头条上老师的“点击”,我个人觉得“评聘分开”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竞争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人才管理没有搞活,人员流动艰难,专技人员的大锅饭没有触动,专技人员队伍的结构比例没有根本改变,聘任中的论资排辈没有破除,并因技术职务与工资直接挂钩产生了很多问题。



所以我觉得应该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拿出大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濯日漫谈

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进一步落实,教师待遇有望提高,教师门槛也要升级,同时,教育的改革也是紧锣密鼓,比如:县管校聘、下乡支教、教师交流、学区联盟等也都应声而来,评聘分离只是其中之一。




现在来说一说“评聘分离”。

一、有何好处

“评聘分离”就是教师评职称和聘任教师岗位实行分离,各走各的路,那有什么好处呢?

1、评职称时没指标和名额限制,够条件的就可以参加评审。这样教师参评的机会更多,不必受到更多的制约。我省去年已开始实行。

2、既然没名额限制,学校的评审和推荐这个环节就可以取消,或者只是流于形式。

3、为评职称,教师和领导、教师和教师之间的矛盾也不再会出现。

4、既然机会多了,你评上的机会就更大,先把证拿到手再说。



二、存在问题

1、有职称却拿不到相对应的工资,有人就提出“有何用”?

2、评聘分离,其实就涉及到“有编无岗”的问题,学校有编制,却没有岗位,那你只能拿你原来的工资,好像和没评一样。

3、原先是评不上职称有意见,现在是工资拿不到手牢骚满腹。

三、坚决办法

1、“县管校聘”为 解决“评聘分离”打开了通道。教师聘任时,你就有机会被聘任或协调到有岗位的学校,工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学区联盟” 的建立是“县管校聘”在小范围的实行,这时,你就是学区内的教师,而不是某个学校的教师,编制和岗位更好协调和解决。

3、教师轮岗,人走编制走,岗位走,也可解决你的问题。

4、前面的几项改革,其目的就是盘活教师队伍的一潭死水,让教师流动起来。


有人说,你有了职称,没岗位,就只能等你校的同一职称的教师退休、调离、死亡,给你腾出岗位,你才能有岗位,领到职称工资。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和深入,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

教育改革的春天已经来临,相信更多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撸起袖子加油干,前程似海,来日方长。


瓦良格

这个“评聘分开”制度是脑残的人想出的脑残的办法。它就不应该在应该致力于本职工作的事业单位实行这种方法。实行至今十多年,积累了至退休也仍晋级无望的大部分员工的愤怒。

实行评聘分离之后,因为现在实行了事业单位改革政策,退休人员逐渐增多,如果单位进不来带编制新人的话,在职在编人数自然减员,晋级名额按照员工比例就会越来越少。

而现状就是每次都是五年甚至十年当中,才只有寥寥数个,而且绝大部分名额都只会从上至下,被领导层得到,其他大部分人的苦苦等待,一茬又一茬的名额被瓜分,十几年光景一晃而过,这期间,为了抓住那一丝丝晋级的可能,干活的恪尽职守,选上的不再奋斗,干活的没法涨钱,晋级涨了钱的又不怎么干活,而且晋级+岗位工资又差很多,这种不和谐的,让多数人没法看下眼更是连心态都没法保持平衡的做法,是非常不得民心的做法,是比吃大锅饭时代还要危害大的做法,长此以往,大家都摸清规律,都把精力放在虚伪逢迎溜须拍马上,或紧紧跟在领导身边察言观色,或攀高踩低努力把别人压下去,精力放在这些而不用努力钻研本职工作上。

如果长此以往,把学术氛围改变了,把技术人员变成政客的话,那将会给那些本来应该奋战在科研或教育或医疗的事业单位一线,踏实本分的安心做本职工作的员工带来灾难,会在这样的单位上演另一部活生生的官场现行记。


serena3966

这其实是职称改革的一个内容,就是通过设置比例,达到单位内部结构的合理,也就是防止某些单位高级职称的人很多,而有些单位的高级职称很少甚至没有。


这样设置的结果就是,如果一个单位高级职称的很多,虽然是高级,但因为没有岗位,不能够聘任,工资待遇也不能够兑现。

如果想要获得工资待遇,只能去那些有岗位的单位,这样就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管风里是谁

正常程序应该是单位有空岗后,出方案,方案里明确空余岗位、聘任条件、时间安排等,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人社部门备案审核,然后在单位实施,报名人员经过初步审核后公示,报人社部门评审职称,评审下来职称后到跟单位签合同,到人社部门备案并对应相关待遇。如果程序反了,单位当然有可能不聘,只能等单位同意聘任。既然职称自己评下来了,总是可以找机会用上的!


范范43375

乐观些吧,毕竟离聘又近了一步,这都是“评聘分离”惹的祸。这些年,已评上而未聘的人员越来越多,人们的怒气越来越大。

”评聘分离”使人们在通往职称的道路上凭空的增加了一座大山。这好比高额的彩礼掏了,而婚期却遥遥无期。

好在,上面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已开始着手解决,评聘又合一了,我们这也对已评未聘的进行了聘任。

耐心等待吧,好消息很快会来的。


立早章12

职称评聘即职称评定与职称聘任,职称评定是上级人事部门负责,职称聘任是所在单位负责,也就是说即使评上了高级职称,单位也不一定聘任你为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