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佛、圣、菩萨、罗汉都是神仙,他们有什么区别?

三木先生

神、仙、圣、佛、菩萨、罗汉这些都是中国人常见的信仰对象,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信仰体系。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且听我一个个地分析:


一、神

神是最古老的,可以说从文明的开端就有关于神的传说存在。神一般属于民间信仰,是有掌握着某些职责的超自然存在。先民们看到种种自然现象,不理解其原因,就认为背后有一个神在掌握,例如雷公的职责是打雷,雨师的职责是降雨。在中国的传说中,一些有名的人死后会被上天封为神,比如《封神榜》说的就是把死人封为神。

后来,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吸收了民间信仰中的神,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神仙体系,道教要祈福、驱鬼等等都要靠请神。不过道教的最终理想并不是成神,而是成仙。


二、仙

仙属于道教。道教认为,人修道到一定境界以后,就会超凡脱俗,成为仙人。道教的理想就是成仙。仙不像神一样有职务,不自由,而是逍遥自在,可以四处云游,游戏人间,帮助世人,比如八仙。


三、圣

圣的本意是耳聪口敏、通达事理的人。圣后来被儒家独占,成为了符合儒家理想的最伟大的人物。圣的人格高尚,智慧高超,是最完美的人。儒家认为,尧、舜、禹、周公、孔子等都是圣,孟子是亚圣,就是比圣差了一点点。


四、佛 菩萨 罗汉

佛、菩萨、罗汉都是佛教中的概念,所以放在一起说。这三者都是修习佛法达到了一定境界的人。

其中佛本意是觉悟了的人,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小乘佛教认为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世界上有无数的佛,而且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菩萨是大乘佛教独有的概念,比佛低一层次。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本意是“觉悟有情”。因此菩萨就是在尘世间普度众生,比如观音菩萨,负责在人间救苦救难。

罗汉,小乘佛教认为是普通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罗汉就是自己修行自己涅槃,不管其他人,所以大乘佛教认为他们只顾自己修行,不度众生,因此虽然也解脱了,但是境界不高。有名的罗汉一般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比如阿难、迦叶等。

大乘佛教认为罗汉往上修行是菩萨,也就是说不能自己修自己的,必须去度人。菩萨往上是佛,度人度到一定境界就成佛了。



梦露居士

我们经常讲诸天神佛,在印度早期有许多宗教,婆罗门,大梵天等等,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就是道教,我们看封神榜里有许多神仙中国民间也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之说认为道教里的鸿钧老祖是道家始祖,神话一般的人物其弟子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门派也有阐教与截教之分,封神榜都有叙述,当然这都是中国的神话,民间最多的传说就是文王拘而演八卦,八卦据说是上古伏羲创的,春秋时期有老子出现,开创了道学,孔子也是其学生,著有道德经,成为道家经典。后来发现成为宗教,添加了很多神秘色彩,因此有了很多神仙人物。我们现在看到诸天神佛有很多玄妙色彩,多是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结合的结果。但这并不是说许多神话人物就不是真实存在的。

佛教里讲六道,人属于六道里的人道,那么我们所说的神比如土地公、城隍庙里的神,财神,阎王等等都是属于鬼道,如同佛经里出现的鬼王,这些都属于有福的鬼,有神通,福报近于仙,因此称为神。
仙就是属于天道,天道分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因此天道共二十八天。欲界六天里有男女之别,有婚姻嫁娶;色界里的众生没有男女之别没有了淫欲,形体很净妙,他们以光为语言食物;无色界里的众生是厌离物质色想的都是修四无色定的众生在无色界,因此自然没有男女之别,无色界的众生可以任意飞行,来无限,去无限,没有肌肤骨骼也没有不净物,天眼清明,身上的光可以任意变化,身体也不会疲倦,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阻碍。
圣就是指圣人在人道,就是品德高于一般人洞彻世间法并且获得众生认可的人,但都没有洞彻究竟,也要受轮回。
罗汉菩萨都是佛教果位,在小乘佛法里是最高果位,思惑尽断,洞彻三界缘起。罗汉在大乘佛教里低于菩萨,菩萨在大乘佛教里低于佛位,菩萨是不仅自己要成佛也发菩提心帮助其他众生成佛的人,众生要成佛菩萨是必须要经过的,发大愿就是四弘誓愿即“众生无尽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上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从初地到十地再到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妙觉菩萨即使佛位,我们通常看到的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等觉菩萨。
佛在小乘佛教里指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大乘佛教里除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的人,佛陀的意思就是觉者,觉的含义有三种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春秋史社


要明白他们的区别,就要首先明白他们各自所属的“门派″。

首先要明白,“神仙″二字对他们是比较笼通的一种整体称呼。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这种称呼并不十分适合。

神、仙的称号,是中国独有的,是对道教修练大成之人的尊称。修炼成功的叫做仙,受到上天封号、受玉帝敕封的仙人称为神,这个神一般都位列仙班,有一定的“岗位″,即职责,如雷公电母、布云童子、风婆婆,二十八宿等等。《西游记》里的猴子受封弼马温也在此列!

圣的称号,是专对有‘特殊贡献"的凡人而设置。这种凡人应该称之为“地仙"。比如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人们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尊称他为孔圣人或文圣人,又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人们钦佩他的正直忠义尊称他为武圣人。



佛、菩萨、罗汉这三种名号来自西方佛教。是佛教专用的“领导名词",其他的宗教都没有这种称呼。小乘佛教里能修到最高阶位的是罗汉位。大乘佛教能修到最高地位的是佛位,大乘号称能普度众生。这是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菩萨,是介于佛与罗汉之间,地位低于佛高于罗汉。一般记载,菩萨都是佛的亲传弟子。

关于等级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三种“神仙",不属于一个系统。打个比方,就好象教育部与宣传部与文化部之区别,既有截然不同的部分,又有互相融入的地方。比如,关羽就有两种身份,一是武圣人,一是西天佛教护法。比如道教弟子韦护,号称三教护法天尊,这个三教就包括了儒教、佛教、道教。齐天大圣孙悟空本身出自道教,学的法术也是道家的本领,却是为佛教服务,最后做了一个部门经理,享受五彩神环、金身正果、端坐莲台等各种高级待遇。

平心而论,三教应该地位相同。假如孔夫子、太上老君,释迦摩尼三位大神仙在路上偶遇,彼此道声您好幸会、久仰大名、有空家里坐坐、再见等等。因为教门不同,不可能给对方施以更高的礼节。又比如《西游记》里,西方佛教董事长如来见到道教元首玉帝也是很尊敬对方身份,称呼大天尊,而玉帝也赶紧安排座位,打电话通知高级酒店动手炒菜准备待客。

他们在各自的门派里都是“领袖″人物,备受尊重,而各自的教门里都有比较严明的地位高低之分,上下尊卑对待的制度,一旦出了自己的门派,就不再是领导。与别的教门也只是同行与朋友关系。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儒家更是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土壤之中,佛教传自西方世界,属于外来宗教。更严谨的说,他们三者密不可分: 道教与佛教离不开儒教的文字传播,形象描述,而儒教也需道教佛教对他的神化渲染。

所以儒、释、道三教的地位在社会上应该没有高低之分。以“神仙"统一称呼,圣人“纪念堂"应称呼为祠,道教之宇称为观,佛教称为庙,但老百姓都通一称呼为“庙",也是这个道理!


梦里青山1

神,是天然生成或存在,有超自然力量的。这类“神仙”的特征就是:一般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不是人变成的,力量带有很多自然现象的特征,受道德约束很少。


比如中国楚辞中的”山鬼“,玛雅的“太阳神”,希腊的宙斯,北欧的奥丁等。他们使用起神迹来,很少会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之类的东西,大概因为太复杂了吧。一般只会大火、雷电,把海分开,降大雨等。并且没听说过哪个是人能修炼成的。中国楚地祭祀这些神,男巫祭女神,女巫祭男神,因为要“以色娱神”,用色情来贿赂神灵,嗯。玛雅的太阳神更厉害,直接用人的血肉,甚至人心来祭祀,他吃了这些东西才肯给你降福,否则等着遭灾吧。有的神,你不信他,直接给你降瘟疫,想给你屠城就屠城。道德在这些神灵里,不存在的。

当然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神权衰落,王权兴起,神也开始收敛了点,慢慢变得讲道德。


佛。佛者,觉也,即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发展到释迦牟尼世尊的时候,人已经可以成为佛了。人人都有佛性,因为你迷了,你才不是佛。世间皆苦,等你看破了世间的虚幻,你就不再被烦恼束缚,一念之间你就成佛了。在原始佛教中,没成佛之前你不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化水为油、点石成金,成佛了你照样不会。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为了迎合中国信众的口味,佛爷们越来越法力无边。不仅这些,升官发财,扶病驱邪,求子求姻,佛爷都能给办了。一开始只有人能成佛,后来鬼、神、动物,只要是有情都能成佛。


仙,长生不老谓之仙。仙道贵生,度人无量。仙是道家追求的,你能修炼的长生不死,你就是仙了。大家可以注意下,道观里的松树柏树很多都活了上千年郁郁葱葱的,不知道是不是接受了仙气。佛教只关心动物,不关心植物,在道教里,植物甚至石头只要能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也能成仙。道教的法术更加多姿多彩,像前面提到的七十二变只是其中之一。所以一般玄幻小说都以道教为背景,要以别的教为背景,翻来覆去就分开红海,五鱼七饼等几个神迹,实在没看头。

圣,一般都是修为比较高的人。比如儒家可以封圣,东正教也可以封圣。

菩萨,和佛差不多,只是修为没到佛的程度。

罗汉,比菩萨果位更低的。


待我施为地煞变

佛教还在行骗呢。那就要问佛从哪里来的?佛是什么时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他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还是有人去问道他,还是有人去寻道他,还是有人去看道他,还是有人去听道他?佛到底是个怎样的东西?如果是看道,或者是听到又或者是寻道,又或者是问道。那他是从道中而来,因为他离不开道,反过来说没有道也就没有他。你这些信佛教的,还不如信道教。道在永恒当中,只是其中之一。为什么世人都好骗呢?愚昧人最多。


手机用户80698218835

神除了有数的先天神之外,其他的都是要死了才能封神。仙则可认为肉身成神的更高级存在。这一点从封神榜就能看出来,上了榜的都叫应劫,何为劫?劫难也,在这些上古仙人眼里,上封神榜封神是一种劫难。三教相争,都是想让自己一派的人少上榜封神。仙与神的优劣就可以看出来了。佛,菩萨,罗汉都是佛教的神位,佛最高,菩萨次之,罗汉更次,其后还有金刚,力士等。这值得是境界,不是法力高深。唐僧是佛,法力渣五,观音是菩萨,却没几个佛比他法力高深。佛与仙谁更牛?个人认为是仙,仙自由无束,道法自然。佛要依靠信仰,层层剥削,没了信仰就有降级的危险。所以说佛争一柱香。从封神榜看,慈航道人,也就是观音等,本也是上榜应劫的,后来托庇与佛,可见佛又高于神,比应劫成神又好些。最后是圣,圣贤也,是儒家最高成就的称呼,行走于世的贤人,死后的封号。基本上是没什么法力,纯智慧的类型。至于孙悟空等号大圣,都是自我吹嘘,没实际意义。可见圣并非神位,是一种尊称而已。


lipengchao1

佛,菩萨,罗汉。所代表的含义不同,没有高低之分。毕竟佛家不是武林,不是比谁的武功高法力高。不同的佛只是不同含义的形象化的一个代表。比如燃灯佛,如来佛,弥勒佛。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今生,一个代表未来。圣是对佛和菩萨等进行分类的称谓,比如西方三圣,就是指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除此之外还有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他们只是信徒们或者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出来的一些抽象理论的形象代表。比如吉祥如意,这一个词。在佛家普贤菩萨就是象征着如意,文殊菩萨象征着吉祥。单纯的去看吉祥如意,是很抽象的,古人懂得文字的人又比较少,那就画两个画出来,一个代表吉祥,一个代表如意。就像奥运福娃这样的吉祥物一样。形象只是一个象征。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智慧,仁慈,救人苦难。换句话说,人们看到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想到的就是仁慈,救人苦难。这才是佛家的真谛,所以它并非迷信,而且劝人向善的一种语言描述抽象理论的形象代表。在大乘佛教中,罗汉的地位仅次于菩萨和佛,位列第三,菩萨第二,佛最高。而在上座部佛教中,罗汉则是佛家最高修行地位的人。圣只是对他们的总称。而仙和神是道家供奉的圣人。比如道家最高的三圣就是三清。


老隐隐于巅

佛,菩萨,罗汉是人,不是神仙。罗汉断见思惑,菩萨断尘沙惑,佛破无名惑,都是人,是具足六种神童的圣人!超越六道轮回,所谓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神,仙,是凡夫,在三界六道之中,包括玉帝都是六道凡夫。只是神在做人是有很多功德善事,死后成为地仙的在鬼道,比如城隍土地,阎王,东岳大帝等等。死后被封为天仙的大多在天道,比如文昌帝君,二十八星宿,玉皇大帝等等。神仙比如八仙,是在人道直接修成,不用死后封神,直接在人间羽化成仙。他们福报大,寿命长,享受祭祀,但都是六道凡夫,福报享尽,仍入轮回 。只有佛菩萨,罗汉是三界外的圣人,脱离六道分段生死,永受涅槃之乐!


用户58084222530

所说神仙,依佛教经典为天道众生,只是他们福报很大,寿命也很长,具有一定神通,但未出离六道轮回,福寿完之后,同样会死。轮转其它五道受报。佛菩萨罗汉都出离了六道轮回,出了三界。常住十方净土之圣人!


石头185600179

神、仙、佛、圣、菩萨、罗汉这些都是神仙,相互之间有差别也有联系,现在我一个个解说。

首先说神,神分为两种,一是先天神祇,二是后天神祇。

1,先天神祇,按照中国的原始神话那就是掌握某一方面先天权柄,不依托信仰而存在,他是天地法则某一个方面的人格化,永恒长存。

我们常见的先天神祇有盘古大神,元始天尊,女娲娘娘,后土娘娘,昊天上帝,祝融、共工等。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就是昊天上帝,俗称老天爷。他是我们人类对于头顶这一片渺渺苍穹的具现化,是世间一切的主宰,他存在又不存在,按照自我的法则体系运转着,不因人的想法而改变,或风调雨顺,或兴起灾劫。

无论我们人类是信仰它还是咒骂它,它就在那儿,仿佛恒古不变。至于昊天这个老天爷又经历了东皇太一和玉帝之迭代,这个就是人间皇朝信仰所致的不同分化,但本质都是一个人,到现代,已经完全统合归一,就是昊天。

2,再说后天神祇,这个就是所谓的信仰封神了。这里面又分两种,一种神是我们从先天神祇、从仙从佛之中直接转化来的,因为他们在传说之中形象太好了,也愿意帮助人类,人类自然就信仰他们,为他们做像建庙宇,把他们当做神来祭拜。

这里专注补充一点儿,后天神祇是需要香火信仰的,没有香火,就会慢慢消亡,除非是他们另有身份,不受香火制约,那又另当别论。

这一类的神仙之中最出名,信仰最广的便是太上老君、吕洞宾、观音菩萨三个。太上老君就不用说了,道教祖师,千变万化,万应万能,而吕洞宾和观音就完全是因为各种传说太多了,所以信仰也很丰富,甚至还有一个吕洞宾戏观音的传说在世间流传。

第二种就是纯粹的后天信仰封神了,而且很多都是由人身前或死后封神,这里面也有几个代表性的,比如说关二爷获封关圣帝君,钟馗获封赐福镇宅圣君,比干,赵公明封财神,包拯获封阎王,崔钰的崔判官等等。

这里面信仰最广泛,神力也最全,最广大,也被称之为万能万应之神的就是关羽和钟馗。钟馗是保家神,泛中国文化,家家户户都有,而关羽则因为义气千秋,被人崇拜,尤其是海外华人,以前因为讨生活艰难,需要相互抱团,大多都信仰关羽。

而他的封号关圣帝君,更是被西方直接翻译成god上帝,又称之为中国上帝。我觉得这个很好,很对等。我们中国人翻译耶和华,给了他美称,最尊之称上帝,他们也理所应当给我们以同等尊重。

香火信仰封神,只存在于老百姓心中,有信仰,有香火就有神,没有了信仰,没有了香火,这个神也就自然而然消亡了。这最常见的就是各地的城隍、土地,除了寥寥几个地方还在祭拜,其他的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而他们,往往都是当地的忠臣烈士获封成神。

3,补充一点儿, 那就是佛教的神,也就是以帝释天为首的六道之天道,神道,严格来说,他们并不算神,而是和人并列,只是比人完美的一个种族罢了。这其实也是翻译的问题。我们对于外来文化从来不吝美称,这不能说不好,只是有些时候需要注意对等原则,不能让我们中国的文化,没来由的在对接之时弱上一筹。

很多人就拿帝释天这个神道来对应我们的天庭,这其实是天差地别,就是如来佛对应天庭,其实都弱上一筹,毕竟,他不是印度最高神。

其次,再来说仙,这个最好理解,就是一群由修炼而超脱,可以长生不老的人,他们餐霞饮露,不受世役,逍遥天上地下,最是洒脱,最是自在。《封神演义》中仙在神上,而《西游记》中又有几分仙归神管的意味,其实双方都有高有下,神有大神,仙有大仙,不能因为一两个人而直接论断了双方的高下,而是应该具体人物具体分析。

第三,再来说说圣,这个出去洪荒流将其当作修行的最高顶点之外,中国文化之中,很少有单独将其拿出来说的,一般都是指贤圣,大贤大圣一般共通,比如说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这些人。当然他们也都被后世划为神仙行列了。

在神话小说里,一般与其他的并称,如神圣,仙圣,圣佛等等,更类似于一个统称,对神仙行列的一体尊称。比如诸位神圣,众圣众佛等等。

第四,来说说佛、菩萨、罗汉,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佛教的。属于佛教神话体系的三个层次,罗汉最低,菩萨居中,佛最高。与我们道教神仙对接,佛相当于金仙,又称大觉金仙,菩萨相当于天仙,又称大士,罗汉相当于神仙,又称尊者。

这是宋朝神霄派大宗师林灵素搞出来的称呼,当时有化佛为道的想法,所以做了此事。林灵素这么对接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没有拔高,也没有贬低。

所有称谓,尽数包含其中了。

其实这里面,神字综合性最高了,你信仰,不管他是什么神仙圣佛,他都是神,不信,就什么都不是。

个人意见,大家有别的看法,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