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的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喜欢打妈妈,应该怎么办?

趁趁一定强

孩子才两岁半,有时候发脾气打人,我会觉得:他还是个孩子嘛,就忍一忍吧,可是孩子经常这样一有脾气就打人的话,确实会让妈妈有点不知所措……

说实话,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是心里不悦,想着“这孩子怎么一有脾气就打人啊”,但是表面还会忍耐着,假装不理睬、不介意,或者随便说一句“不可以打人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是后来我越来越发现,你越是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孩子会一发脾气就打人。



我一个朋友的女儿,4岁6个月,如果有什么不开心,她就会大发脾气、打人。 都已经四岁半了,脾气还是很大。孩子是独生女,家里条件也不错,所以全家都是围着孩子一个人转,只要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她。

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遇到朋友带着女儿在玩。我在跟朋友聊天,孩子在和奶奶玩捉迷藏,宝宝跟奶奶说:“我让你藏哪里你就藏哪里。”奶奶点头说:“好,好。”于是奶奶就猫着腰藏在了宝宝指的角落里,奶奶如果头露出头了,孩子就会很着急地大喊:“现在不要出来!我还没让你出来呢!”于是奶奶的腰猫得更低了,十分配合地把头往下低。

玩的次数多了,奶奶商量着劝孩子不玩了,结果孩子大发脾气,一边打着奶奶准备伸过来拉她的手,一边生气地说:“哼!我不要走!我还要玩!”最后,奶奶只好说:“好了好了好了,再玩一次”,接着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

举这个例子呢,其实是想说:现在孩子才两岁半就“允许”或者默认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打人是可以的;那么,慢慢地,就会变成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有“发脾气、打人”这个条件反射,形成这个不好的习惯。

像两岁多的孩子,还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首先

大人先要学会发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孩子发脾气打大人,如果大人不愿意、不喜欢,就直接告诉孩子:

“你这样打我,我很不喜欢,心里很不舒服。”“我不喜欢你打我,也不喜欢别人打我。”

其次

教会孩子怎么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需求没有满足,所以才会不开心、生气,我们不允许他用打人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开心,那就教会他可以用什么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开心。



①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如果你很生气,可以大声地跟我说:“我很生气!我真的很生气!”

【分享】推荐一个孩子发泄情绪的小游戏——“喷火龙”:

让孩子跟着你一起扮演“喷火龙”,尝试做喷火龙的动作,把大大的火气吐出来,孩子会很喜欢的!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读读绘本《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②如果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一发脾气就是想要打人,就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开心,想打一打,可以打这个皮球,可以朝着没人的地方打,但是不可以打人!”

另外,一旦孩子有一次做到了生气的时候没有打人,就给予孩子大大的表扬,这样他肯定会越来越棒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或启发。


小团子在幼儿园

遇到题中的这种情况,宝妈们不要生气,也不要焦虑,宝宝是到了传说中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了。宝宝的语言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动作来发泄情绪。

可怕的两岁: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

这一时期,宝宝的行为通常表现为:1、拒绝父母的要求;2、和父母唱反调;3、不理睬父母;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热;5、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

从宝宝一岁开始,这些事情就时有发生,在两岁左右更加频繁和激烈。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执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麻麻们会感觉,宝宝是和故意她们对着干。

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家长的话说“不”。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如果家长处理不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何应对terrible two的暴力行为

1.妈妈必须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让他明白暴力行为是不对的

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因此父母要注意:要时时对宝宝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回馈,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宝宝把妈妈打疼了,妈妈觉得好痛。”同时给他示范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宝宝,如果你喜欢妈妈、喜欢小朋友就轻轻地摸一摸。”

2.引导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宝宝之所以会有暴力行为,和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有关。因为语言词汇有限,只好直接付诸于行动:用动作替代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向宝宝示范,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3.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孩子表现出的亲善行为予以鼓励

积极鼓励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孩子表现出积极、关心的情感。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两岁左右的孩子经常很让父母头疼,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很多自己想去做的,有些是危险的,他们还会经常说不、反抗大人,这些都是他们在尝试自己的能力,体验自己自主感的方式。当他们的想法无法实现,很气愤很沮丧的感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动手打人成为了他们表达自己情绪的最直接的方式。

但这并不意味着打人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首先,妈妈要自己先冷静下来,做几个深呼吸。克制自己想要骂或者打孩子的冲动,因为这样做只能让孩子学习到,成人的做法和自己的一样,并不能帮助孩子改善。


其次,握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没有错,但有些行为是不可以的。我们可以说“我看出来你很生气。生气是可以的,但打妈妈是不可以的。”我们需要态度温柔,但坚定的说出不可以打人的要求。


最后,可以让孩子选择怎么做会让他们感觉更好,比如可以去纸上用彩笔乱画一会儿,或者和妈妈一起在地上跳几下来发泄情绪。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能够让孩子感觉更好,因为这样能够鼓励孩子的自主感。


兰海

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导语: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

蛋蛋妈妈:宝宝2岁3个月,只要大人不能及时满足他的要求就大哭大闹,还爱打人。兴奋了打人,生气了打人,有时候甚至毫无来由地也打人。不仅在家这样,在外面也这样,弄得家长成天给人家道歉。孩子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到时候还这个样子怎么办呢?真是愁死人。

聪聪妈妈:他第一次打人大概是在一岁半的时候,有一晚上家里来了熟人,正在聊天。他突然又去玩饮水机的水,老公就去拉开他,他调皮的跑开了。我就笑着说起上次他玩水被他爸打的事情,没想到他突然就冲到我面前,一巴掌打在我的胳膊上,力量不重,但是却使我印象深刻。我惊奇地问他:‘你打妈妈呀?’他毫不犹豫地打了第二下。当时有朋友在,老公及时把他拉开,我就口头上淡淡地说了句‘不能打妈妈’,心里其实很生气。当时,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挑衅的宝宝,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打人的这件事。但是,我发现他打完人反而更大胆了,现在他2岁了,要是说他一下,他就立马打过来。

广州儿童心理咨询解析:

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打人只是一种表达感情、情绪的方式。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当出现争端或为达到某种目的向父母示威时,两三岁的宝宝通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

但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勇敢、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意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工具性攻击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例如,孩子有意打另外一个宝宝,惹他哭,这属于“敌意攻击”;如果孩子是在争夺玩具的过程中打了对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

随着年龄增长,攻击性行为也会发生变化,身体攻击越来越少,会逐渐改为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语言攻击方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2、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3、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4、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5、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6、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7、寻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8、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打人的行为就比较频繁。

9、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阻止孩子打人行为出现的最好方法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父母应该仔细观察是什么促使孩子产生了打人的欲望,然后抢先有所行动。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打人。

打人事件发生时,父母不要有过分强烈的反应。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这些反应,对打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鼓励。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击是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一个非常恰当的方法。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会使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

强制性地让孩子表示道歉并不可取。换一种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并且表示你的关心,效果就会很好,因为你的行为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典范。

另外,父母的态度要坚决,并前后一致。比如说,当孩子打人的时候,父母不能这次还无所谓呢,下次就生气了。

父母平时也要经常注意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听说吧心理咨询

这个年龄的孩子出现发脾气时打人、咬人的行为还算正常,但是家长要引起重视,合理疏导,慢慢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个人总结了三个步骤:一制止,二表达,三理解。

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使得他发脾气时做出的动作多为下意识动作,家长要先反思下是否经常对孩子没有耐心,发脾气时会有打他的动作或在孩子面前打过别人。家长是孩子第一模仿对象,如果你也会有打人的动作,孩子当然认为打人是合理的。


那当宝宝已经出现这样打人的行为,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呢?

一、坚定制止。先抓住孩子的手说“不能打我,打人是不对的”,孩子一有攻击行为,家长要立即制止,反复告诉他不可以打人,这是错误的表达方式。

二、教孩子表达想法。家长要先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你打疼我了”“我很生气”,然后教孩子表达出他的情感,“是不是不让你买玩具,你生气了?那你要告诉妈妈,我很生气,我很愤怒,你也可以跺跺脚”,逐渐让孩子明白他的情绪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打人的动作。


三、理解孩子的心情。妈妈知道不给你买玩具,你很生气,你可以跺跺脚,捶捶枕头来发泄一下,但是打人是不可以,妈妈很疼的,你能安慰一下妈妈吗?当孩子冷静下来后一般会求得原谅,记得拥抱他,告诉孩子你很爱他。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其次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孩子出现问题请先反思自己,没有人会天生做好父母,让你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朵妈咪修炼手册

看得出来这是个很用心的妈妈,在这件事情上也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收到效果,那可能就是方法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宝宝为什么喜欢打妈妈?妈妈的方法为什么不可行?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宝贝打妈妈的行为?

宝贝为什么喜欢打妈妈?

宝贝打妈妈的原因可能有几:

发脾气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处理

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处理情绪的能力的。所以,他们需要父母引导如何处理情绪。

孩子在效仿家长发脾气时的处理方式

宝妈有提到自己用过回打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很有可能会效仿妈妈的做法,发脾气时,喜欢动手。

语言表达能力差

语言表达能力差,也可能是孩子喜欢打妈妈的原因之一。孩子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就只能靠动手了。

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也是直接“受害者”

妈妈是宝贝最亲密的人,又往往是宝贝宣泄情绪的对象。原因就在于宝贝希望妈妈可以理解自己的情绪,包容自己的情绪,开始妈妈却没有做到。所以,宝贝会越来越生气,就会打妈妈。



为什么宝妈的做法不可行?

宝妈用了冷处理、坐板凳、回打等做法。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些都是不可行的。

因为这些做法都没有对孩子情绪的积极回应,所以根本解决不了孩子的行为。希望宝妈不要再用了。

解决宝贝发脾气打妈妈的几点建议

要想解决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解决他的情绪,这一点对大人适应,小朋友也是如此。



首先,宝妈要接受孩子的情绪

情绪是不分对错的,家长可以通过共情与孩子建立连接,让宝贝知道妈妈是理解他的。

共情的表达方式“妈妈知道(描述事实),你(描述孩子情绪)”。举个例子,妈妈知道你的玩具坏了,你很沮丧。

其次,宝贝冷静下来,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通常,共情之后,孩子会比较快的冷酷下来,家长可以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来询问孩子“你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再次,教会孩子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宝妈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询问孩子,并说出来,“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

宝妈可以在家里示范,每次生气或者开心的时候,都说出来,引导孩子来表达情绪。



最后,引导孩子用其他方式来处理情绪

释放情绪有很多方法,例如积极暂停、撕纸、画画、枕头大战等等。这些都需要父母的示范,孩子才可以效仿。

划重点,要想解决孩子的行为,解决孩子的情绪是第一步!


An妈育儿记

两岁的孩子会遇到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听妈妈的话,对于父母说的任何话,都是直接拒绝,总是习惯把不挂在嘴上。有自己的秩序感,一旦秩序被打乱,就会大发脾气。父母们首先需要了解到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到的,并不是你的孩子是个例,所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很重要。

我自己的经历,两岁的孩子爱打人也是孩子必须经历的时期,许多孩子都会有这个时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孩子意识上并不认为打人是不对的,她把打人当做了一种沟通方式;其二,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说话,但是着急的时候并不能表达的很清楚,一着急,就只能用上手,因为她不会用语言去表达。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打人,父母要学会观察,多在孩子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不要轻易的给孩子贴标签。父母们需要做的是:

第一,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不要只看到孩子打人的行为,多去留心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一旦孩子打人,父母们要先接受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因为不想收拾玩具打妈妈,母亲可以蹲下与孩子平视,先接受孩子的情绪:宝宝太累了不想收玩具,或者说,妈妈知道你太累,或你不想去收拾玩具,父母们要多注意观察,与孩子产生共情,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心里的原因。不要一上来就开始指责孩子。

第二点,直接简要,不断重复的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两岁的孩子不要和孩子讲太多的大道理,对与错,父母要直接的告诉孩子,并且不断的去重复和加强。让孩子知道父母接受他的情绪,但是打人是不对的。

第三点,父母要学会去引导孩子。两岁的孩子容易上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会表达。在孩子出手打人的时候,父母们可以告诉她下次遇见这样的情况,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或者告诉小伙伴们自己的想法。

第四点,父母们要能够坚持下去。任何育儿方法都不是灵丹妙药。父母们要有耐心,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坚持下去,向题主说的打回去、冷处理等可能都是简单的尝试之后没有用就放弃了。只有父母们长久的去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孩子的任何成长问题都是阶段性的,所以父母们应该调整好心态,除了努力之外,就是静候孩子长大。


豌豆妈妈育儿

相信很多父母都听说过“可怕的两岁”这种说法,说的就是孩子到了两岁左右会变得不听话、难以管教,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绝对。两岁左右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出现的晚一些),孩子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发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并不像以前他认为的那样和妈妈是一体的。他发现自己可以决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他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往往是他们想做到的事情不能够如愿,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哭闹。还会因为语言功能发育不够完善,他们往往想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表达不出来,于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引导得当,他们可能会有些温文可亲,十分讨人喜欢,所以究竟是“可怕的两岁”,还是“乖乖的两岁”,父母们要把握教育尺度哦。

其实,动手打人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的深层意思,是孩子想表达不满,难过,以遮掩自己受到挫败的感觉。这是一种转移法,借用发泄情绪来转移他内心的另一种情绪。就比如,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如果上班被老板当着同事的面无缘无故骂了一顿,我们也会一肚子气,而且感觉在别人面前很难堪,回家后我们可能对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甚至孩子发一顿无名火。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采用这种方式,目的就是发泄心中的不满,转移这种挫败感。


孩子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情绪和排解情绪。看了你之前的处理方法:坐淘气椅、打回去、冷处理,这些都是惩罚的方法,不是吗?孩子依然没有改正,为什么?因为他的情绪还是没有得到疏导啊,而且你用惩罚的方式,是雪上加霜!那么,该怎么办呢?

知道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惩罚和责骂,而是跟孩子沟通,知道孩子是为什么打人。如果他自己也表达不清楚或者不说话,你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是不是刚才摔倒了,腿腿疼呢?”你必须要知道孩子心理的真实原因,要先关心他,他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教会他怎么面对挫折、失败、误解

这个方法我在另一个问题“怎么能既不伤害孩子,又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的回答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答。建议可以搜索这条问答查看,或者直接关注可儿妈读故事,查看往期育儿问答。孩子在面对挫折、失败和误解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更不会处理方法,因此会采用哭泣,甚至是暴利的方式来发泄不良情绪。妈妈要耐心的有针对性的疏导孩子。

千万不要用暴利和冷处理的方式

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这种做法的不良影响就是,孩子要么变得胆小怕事,逐渐和家长疏远,要么就是更加暴利以反击你。到了青春期,你会发现你根本管教不了孩子。问题孩子都是家长不会教导孩子而造成的,每个孩子都可以称为好孩子,就看家长会不会运用恰当的方法。


可儿妈读故事

六岁以下的孩子,很多行为的习得源自于对别人的模仿,孩子攻击性强,爱打人,父母应该思考是否存在如下问题:

1、 父母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最容易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暴躁的父母很容易养出一个脾气差的孩子。

2、 父母未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自省夫妻有没有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动手打架、摔东西、互相推搡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肢体动作说不定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3、 父母有没有动手打孩子。有时候即使是轻轻地打孩子、吓唬孩子,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让他以为打人即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实为大错。

4、 父母有没有给孩子看过暴力影视,包括动画片和电视剧、电影等。有时候仅仅是不经意的看到电视屏幕上打人的画面,也会让孩子学会模仿,而且现在动画片质量参差不齐,有时候仅仅是动画片间隙就会跳出来什么含有暴力画面的广告……做家长的一定要非常留心,保护好孩子,尽量不接触不良内容。

5、 孩子是否被父母或者其他人教唆过打人。比如,我真的见过很多二胎家父母教唆小的打大的…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以上问题一一反思自己后,接下来要面对问题了,如何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打人呢?首先,要跟孩子沟通。“为什么要打人?你在哪里看到这样打人的?打人会让你开心吗?”然后一定严肃、明确、坚决的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的,告诉他“这样打妈妈,妈妈会疼的,疼了就不能跟你一起玩了”如果他不知道什么是疼,就用同样的力度打回去,即使是哭一会,也要让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表姐家孩子,从小飞扬跋扈,有一次姥姥张开双手要抱她,结果这孩子硬生生给了姥姥一个耳光。妈妈当即狠狠地打了她的小手,孩子哇哇大哭,但是从此再也不打别人了。

让她知道疼,并且让她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容忍她为所欲为。小孩虽小,但也不是皇帝,我们爱你,但绝不纵容你!


娘娘说

两岁半的孩子,处在一种对一切充满好奇又懵懵懂懂的阶段,既想信赖父母,又表现出了强烈的寻求独立的意愿。总之,这是一个人成长的矛盾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风暴期”。

两岁叛逆期人所共知,所谓terrible 2,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一改形象的起点。他/她可能会表现出不听话,凡事和父母对着干,不理睬父母,甚至出现打人的现象。

关于本问题中的情况,不能笼统地回答。孩子打父母的问题,并不只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可能是冰山一角,也可能只是其它深层问题衍生出来的表相,或者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孩子出现打人或者其它负面的问题,养育孩子的大人一定要及时检讨自己的养育方式与言行,有时候,孩子不讨人喜欢的行为恰恰是他/她陷入困扰无法自行排解困扰的表现,这样一些看似极端的行为,正是孩子向大人们“呼救”的声音。大人能不能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帮孩子渡过这奇妙的叛逆期,会影响到孩子能不能好好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因此务必要好好对待。

如果大人前边对孩子过于溺爱,这时又急于作规矩,必然会使孩子沮丧混乱,打父母可能就是一种反抗。

还有一种可怕情形存在,有些家长,尤其是祖辈,在孩子很小时常常和他们玩儿打人的游戏,有的老人若被孙辈打了甚至会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不仅会打父母家人,只怕对其他人也要表现出攻击性。

还是那句话,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才是孩子良好的成长佳园。父母间的冲突也会给小娃娃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尤其要注意。

也有一些孩子用打父母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这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是这种情形的话父母也不必大惊小怪,相信这阶段很快就会过去。

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