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红色充电站”向基层延伸

近日,城关镇水磨头村有着36年党龄的七旬老人郭四超重新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村里党建书屋建成后,他成了常客,天天去读书看报:“书屋现在可是俺的充电站,一天不来就觉得少点啥。”

水磨头村党建书屋是城关镇6个社区党建书屋中最“火”的一个。其精美的设计风格和完善的硬件设施闻名乡里,来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的群众时常去翻翻书、看看报,书屋虽小,却发挥着“精神粮仓”的大作用。

近年来,我县以“河洛党建计划”为统领,加大“书香宜阳”建设,随着全民阅读、农家书屋、城市书房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强力推进,“全民悦读”成为新风尚。今年,我县结合市委“河洛党建计划”全面进步年要求,紧扣上级工作部署,彰显地方特色,扎实做好“党建十件实事”,开辟“书香宜阳”建设新阵地,全面打造的“党建书屋”党建新品牌,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红色充电站”,成为我县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体系、队伍素质、服务功能和保障能力五个方面实现全面进步的一个缩影。

建好书屋备足“红色粮仓”

“我们采取单独建、融合建、共享建、开放建等模式,推进党建书屋全覆盖,满足了基层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加强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建设党建书屋时,我县采取统一标识、统一布局、统一制度、统一书籍,各单位根据实际自主选择建设模式,不贪大、不浪费,做到制度上墙,专人负责、经常使用。

围绕“政策理论类、党规党纪类、基层组织建设类、党性锻炼类、党报党刊类等六大类,按照“财政购书、党费配书、单位备书、个人捐书”的办法,加大图书配置力度,对建设进度快、效果好的单位,县委组织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补贴。

截至目前,各单位党建书籍投放资金累计达182.5万元,已有6万余册党建书籍输送到各基层党组织。仅新华书店党建书屋存书就达3500余册,6月底前将建成的县图书馆党建书屋存书将达5000余册,两大“红色书房”将成为城区两大“精神地标”。

目前,全县987个基层党组织已全部建成党建书屋,并将党建书籍配备到位,党建书屋已在全县实现全覆盖。

用好书屋提供”精神食粮”

党建书屋建起了,书籍配足了,制度定好了,如何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让党建书屋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重中之重。

我县将党建书屋书报阅读活动与“三新”讲习所讲习、党员主题日、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始终,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突出实效。

“我在脱贫一线做水土保持工作,有时候感觉特别累,看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倍感振奋,得继续努力!”“像‘三严三实’‘一带一路’等一些提法,虽见过多次但并不理解,没事翻翻这些书报能补充很多知识,有益工作。”“最近看了《长征印象》,多看看这些正能量书籍很有必要,忆苦思甜,珍惜当下。”

近日,在县水利局党建书屋投用以来的第4次党员主题日活动上,十几名党员干部各抒己见,交流读书心得,表达着对党建书屋这一新学习平台的青睐。

一些乡镇创造性将党建书屋开展的“党员读书会”和“三新”讲习所讲习活动联系起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功效。各基层党组织从党员读书会上选拔1名优秀党员,推荐进入全县“讲习所”讲习队伍库,并到所在党支部讲习所进行宣讲,以此提高党建书屋的利用效率,提升党员干部学习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