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戛納評分最高電影註定名留青史,窮人殺死富人的原因細思極恐

請讓讓,今天我又要來裝逼了。

這部新片大有來頭,很有逼格,創造了戛納歷史。

它刷新了戛納評分最高紀錄,3.8分創造了場刊歷史最高分。

這在國際電影節上創造了奇蹟,也讓韓國人揚眉吐氣。

燃燒

버닝 (2018)

豆瓣評分8.8,IMDB評分8.1,好於98%的懸疑片(豆瓣)。

好評如潮就不用說了,被文青們誇上了天,最高9.1分。

大家都要贊,方顯品位高。

所有人都翹首以盼,我當然不例外。

但看了第一遍,我有點懵。

殺人、放火、燃燒.......那樣就結束了?

這......就是戛納史上評分最高的電影?

難道,我看到了一部假戛納、假電影?

褒獎和獲獎,別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別很大。

《燃燒》雖然評分逆天,但沒拿到戛納大獎認可,只有導演拿了一個獎。

作為一個勤奮上進的好學少年,我當然不會輕易放棄研究。

於是又刷了第二遍,emmmmm,還是看不懂....

我又去搜了原著,村下春樹短篇小說《燒倉房》,兩下對照看了看,嗯,有點意思......

男主李鍾秀,是一位畢業於中文系的大學生。

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做了快遞小哥。

其實他的夢想是寫小說,當作家,但他要先養活自己才行,畢竟現在家裡就剩他一個人了。

他的父親因為打人被抓走,正在接受審判;母親早就離家出走,多年沒消息。

這天鍾秀一如既往工作,卻被一位靚麗的小姐姐拉住,手裡被塞了個帶號碼的小紙條。

有豔遇?

一會兒百貨公司購物抽獎揭曉,鍾秀中了大獎,一塊高級女士腕錶。

原來是這位小姐姐安排好的。她名叫申海美,是鍾秀的老鄉,所以一眼就認出了鍾秀。

小時候兩人住的很近,經常在一起玩。

所以海美就用這種“作弊”手法,讓老鄉中了獎。

但鍾秀沒有女朋友,得了女表也沒法用,就順手推舟把表送給了海美。

兩人就這樣熟絡起來,他們回憶起過去的細節,小時候鍾秀還曾經在水井救過海美。

晚上一起吃飯時,海美說自己要去非洲旅行,家裡的貓沒人照顧,請鍾秀幫忙過來照料。

為了報答鍾秀,沒什麼錢的海美,選擇了“肉償”。

這一段尺度超級大,劉亞仁的女粉們這次有福了。

劉亞仁又一次無私奉獻上了激情福利戲,還有處男青澀般的清純。

兩人激情過後,鍾秀回到了鄉下老家,破舊不堪的老宅,就剩下了一個小牛犢。

他在這裡整理心情,順便去城裡照顧海美的貓。

過了一段,鍾秀突然接到了海美的電話,她要從非洲回來了,希望鍾秀去機場接她。

內心欣喜若狂的鐘秀,趕到了機場,卻發現海美身邊多了一個男人,名叫本。

這個男人風度翩翩,出手闊綽,開著保時捷,住在富人區豪宅裡。

房子大的會迷路,鍾秀都找不到衛生間在哪裡。

在本的指引下,鍾秀進了衛生間,但被嚇到了。這裡更像個大化妝間,櫃子裡有女人的各種首飾、化妝用品。

看著海美開開心心住在這裡,鍾秀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初戀還沒開始,喜歡上的女人就跟富人跑了,你還要看著他們炫富,這是什麼樣的感覺?

所以,鍾秀提到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韓國有些人的收入就是這麼神秘。

不知道在幹什麼,卻很有錢。

不管心裡怎麼不舒服,日子還要繼續。

有一天本和海美突然拜訪鍾秀的家,還帶著美酒食物。

他們一邊吃,一邊聊天。

天黑了,他們越聊越開心,本神秘的說,要不要飛個葉子(抽大麻)?

海美一抽大麻就笑個不停,她一時興起,脫去了上衣翩翩起舞。

夕陽下這一幕,是全片最美的篇章。

海美跳著跳著哭了,也累了,她進裡屋睡著了。

本和鍾秀在院子裡繼續聊天,兩人抽了大麻之後都很嗨,敞開心扉,無所不談。

本說了一個秘密,他非常喜歡燒塑料大棚,痴迷於此不能自拔。

本還輕描淡寫的說,燒一個塑料大棚,根本沒人注意到,也不會查到。在韓國,警察根本不管這事。何況,那些廢棄大棚那麼礙眼,燒掉更有利於社會。

鍾秀問,下次要燒的大棚,應該早定好了吧?

本回答,是的,就在你旁邊,今天就是來踩點的。

出身農家的鐘秀有點不滿了。

他情竇初開愛上了海美,這番燒大棚對話,還有剛才愛人裸身跳舞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臨走時,鍾秀對海美說,你怎麼能那麼輕鬆地脫衣服,當著男人的面?

海美沒回應,轉身就跟本走了。

這一去,再也沒了音訊。鍾秀打了許多電話,海美都沒接。

為了防止本一起興起燒這裡的大棚,鍾秀天天跑步,到處查看家鄉哪個大棚被燒了。

奇怪的是,他沒發現任何一處被損毀,一個都沒有。

有一天,鍾秀在查看大棚時,突然收到了海美的電話,那邊沒卻沒說話,一陣噪雜過後就掛了機。

鍾秀回電話,怎麼都沒回音,於是他開始發了狂一樣去找海美。

他去本的家,本有了一個新的女朋友,說海美早就走了,不知去處。

鍾秀去了海美從前的家,那裡收拾的乾乾淨淨,整潔無比,早就無人居住。

鍾秀去了海美可能去的所有地方,都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海美就跟人間蒸發了一樣,從未來過這個世界。

沒辦法,鍾秀只能跟蹤本,天天偷偷守候在本的家門口,跟蹤本的車。

又一次他被本發現,只好又去了一次本的家,發現本收養了一隻貓,就是從前海美讓他幫忙照料的那隻。

鍾秀似乎明白了什麼,他回家把家裡唯一值錢的牛犢賣了,然後約了本在郊區荒野見面。

本如約而來,卻沒想到等到是直刺腹部的利刃,一刀,兩刀,三刀.......

最後,鍾秀一把火燒了本,還有本的豪車。

劇終。

怎麼樣,戛納史上最高分的電影,牛逼不?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樣,你是不是跟我一樣?

不要怕,有我在,幫你重新解構電影的故事。

也不要罵我劇透,因為這部電影即使劇透一千遍,許多人也許照樣看不懂。

請允許我先吹個牛,畢竟我已經刷了三遍,外加看了同名原著《燒倉房》,已經有點眉目了。

直接說結論,這是一個復仇故事。

本殺了海美,然後鍾秀復仇,就這麼簡單。

本一直說的“燒塑料大棚”,其實燒的就是各種漂亮女人。

他們第一次吃飯的時候,本就說自己從來不流淚,側面說明他的性格殘酷冷血。

還記得鍾秀還去過本的家嗎?

在本的衛生間裡,發現了海美的手錶(就是開頭作弊中獎的作品)。

還有這隻叫了名字才有反應的貓,就是海美的貓。

再加上本對海美、對新女友都是一副同款表情,表面假裝感興趣,其實總是在打哈欠。

再加上本一系列怪異的舉止,鍾秀很確認,本就是殺人兇手。

而且本說要燒的“大棚”很近很近,近到無從察覺,鍾秀後來醒悟過來,這其實就是燒死“海美”的另一種說法。

所以,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

平時閒極無聊的有錢人(本),殺死了沒有任何存在感的廢人(海美),卻引來了窮人(鍾秀)的報復。

就這樣了嗎?

不,也許我上面講的都是錯的。

因為全片,99%的故事,都是以男主鍾秀的視角展開的。

也就是說,電影全片讓你看到的只是鍾秀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觀點判斷,都是以他自己所“以為”的世界。

所以,故事也許全是假的,也許本沒有殺人,海美還在世界上某個角落活著,但鍾秀是實實在在殺了人,他才是殺人兇手。

所以,這就是第三種解釋,這個故事是小說作家李鍾秀自己幻想出來的。

也許,我又要說也許了,也許會有更多、更豐富、更精彩的解讀。

比如第四種——

電影影射了韓國當下的社會,經濟不景氣,失業青年增多,出現大量無所事事的新時代廢人。

他們不求上進,吃喝等死,變成了垃圾殘渣,也就是本說的礙眼“塑料大棚”。

這些“大棚”浪費了社會資源,影響了經濟資源配置,“燒”掉一點都不可惜,而且絲毫不會影響穩定。

正如全片最有哲理的,是這段話——

我不做什麼判斷,只是接受而已

接受它們在等待被燒的事實

就像下雨了,漲水了,發洪水了 ,人被沖走了

雨水有錯嗎?雨做了什麼判斷了嗎?

只有自然的道德

當然,還有第五種解讀——

燒燬大棚,意外著放棄過去。

大棚就是靈魂的住所,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靈寄存所。

大棚曾經存放了過去的事物,燒掉廢棄大棚就意味告別過去,重新開始。

誰能放下過去,與曾經的自己和解呢?

這部電影裡,隱喻實在太多、太隱蔽、太豐富了。

何況還有劉亞仁的演技,爐火純青,這小哥哥將來不得了。

要表揚的太多,故事、構圖、剪輯、配樂,都無可挑剔。

看《燃燒》第一遍,我覺得它過譽了。

但看到第三遍,我決定向導演李滄東獻上膝蓋,這片實在太厲害了。

這部電影裡,藏著世間所有人的故事,有我,也有你。

不信?你也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