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歼-20更帅气的歼-31不断改进是否要服役?

陈旭俊

最近,歼-31的消息一直不少,特别是出现在军事论坛上的歼-31双机试飞,引法了网络上的讨论。照片中我们能够看出,两架歼-31战斗机距离非常近,似乎是在进行某种测试,还有网友火眼金睛的发现,这两架战斗机虽然都是歼-31,但是看起来有一点点不一样,能够看出机翼、尾翼等做了一些改变,一个应该是第一次出现的歼-31,另一个是改进版的歼-31。

这说明针对歼-31的改进没有停止过。虽然说歼-20的锋芒过剩,大多数人都在关注歼-20而忽视了歼-31,但是歼-31的设计一直在进行之中。那么这次歼-31到底是在进行什么测试内容?不少军迷对此产生了猜测,有军迷认为,这次应该是用原型机和改进版做出对比,试验改进的性能是否达到标准。也有军迷认为,这次公开亮相的改进版很有可能就是舰载机版,因为之前就有人表示歼-31会率先成为航母舰载机。

其实这样的猜测也不无道理,之前西方媒体就称,在歼-31和歼-20两者中选择其一成为舰载机,当时就是歼-31成功入选。歼-20太过庞大,对航空母舰来说体积大只能是缺点,而歼-31是一个中型机,其又是与歼-20同代的隐身战斗机,如果歼-31能够成为舰载机,那么就代表中国将会率先成为舰载机隐身化的国家。

根据之前的信息,我们知道歼-31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5吨,而歼-20最大起飞重量为28吨,对比起来歼-31的载荷能力相对较弱,这方面还需要改进。之前歼-31与歼-20对比时,歼-31在速度方面还是较为落后的,如果说歼-31能够获得解放军青睐成功服役,那么必定要克服速度和载荷的缺点,不知道这次歼-31的改进版是否已经获得成功?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迷彩虎军事

FC-31服役基本上已成定局,几率达到80%以上,原因如下:

国家智库在选择装备(飞机)的同时是要考虑到我国周边局势的,我国目前的领土领海防空压力巨大,敌对和潜敌对国家较多,虽然国家科技进步飞速,各种先进武器不断服役,但是选择合适的装备才是真理!

歼-20

歼-20作为我国第一款重型隐身战斗机,已经服役于空军部队,其面临的首要制空任务是我国南方、西南以及北方,为什么?因为这些方向有与我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例如印度,越南以及俄罗斯!我国西部和南部地域辽阔,歼-20的大航程、高载弹量以及先进的各项性能足以碾压这些国家的战斗机。

FC-31

虽然FC-31还未取得“歼”字头称号,还未被我国军方认可和采购,但是从第一架、第二架原型机,以及去年和今年央视在FC-31生产车间近距离的报导来看,沈飞早已把目光瞄准了海军的舰载机。

东海和南海虽然目前风平浪静,但是钓鱼岛争端、台湾局势以及南海岛礁的争夺仍然在暗中进行,而目前常规对抗办法无非是辽宁号搭载的数架歼-15以及苏-30护航轰-6K进行绕岛巡航和远海训练威慑,这个方法在前几年还行。

但是从2017年开始,日本已经接收了第一批F-35战斗机,并且引进了F-35的生产线在本土生产,另外美国驻日本的横须贺基地已经驻守了数架F-35,关岛基地还常驻3架B-2隐形战略轰炸机。所以空军引进了俄罗斯24架苏-35常驻南海岛礁缓解南海上的防空压力(中国有歼-20为啥还要引进苏-35?现在找到答案了吗?)。

大家都知道五代机对于三四代机简直就是吊打,面临东海方向那么多架F-35,歼-15即使发展到Z型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目前海军急需一款舰载隐身战斗机,而FC-31作为一款空优中型战斗机,面对F-35这种侧重对地攻击和注重信息融合作战的五代机,胜算也是较大的,毕竟除了FC-31,目前海军没得选择。

歼-20目前的生产速度不可能太快,因为其配套发动机WS-15还没研制成熟,不是最终版的歼-20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更别说改成舰载机了。那么FC-31近两年的频繁改动,整机越来越成熟,说不定哪一天就服役海军了。毕竟我们要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其次才是好坏的问题。


时代兵器

先讲结论,“歼-31”没有可能服役!理由:

一、定位问题:美国的F/A-22、F-35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即F-22是重型空优战斗机,兼顾对地攻击,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机种F-35B型,与作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F-35C型,是以对地、对海攻击 主,兼顾空战。从公开资料来说我国的歼-20的定位与F-22是一样的,而“歼-31”是中型多用途战斗机,那定位就应该与歼-16一样的多用途战斗机,如果是从荷载,航程,机动能力(暂时是按歼-31使用RD-33来说)歼-31均远逊于歼-16,隐身性则是歼-31则强于歼-16,但体系定位而言,隐身性并不是优先因素,造成了歼-31只是鸡肋存在。

二、上舰问题,从法国使用舰载机阵风M可知,其相对于空军版的阵风,完全没有做扩大翼面之类的修改,就已经能很好满足其起降要求。因此歼-20要改舰载版也不需要对气动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从目前资料比较而言,单架歼-20的对空作战效能至少为单架歼-31的3倍,对地对海效能至少是2倍,也就是说如果某些人嘴里的中型机尺寸小能多放几架的理论成立的话,在同一条航母上全部塞歼-31的数量必须为歼-20的两倍或者以上,并且甲板能运作的单一攻击波数量也得是歼-20的两倍以上才行,毫无疑问,这个方面是歼-20占优。

三、所谓舰载机的发展潮流应该是中型机的问题,当初F-14与F/A-18是想形成舰载机的高低搭配,但其后F-14退役但NATF项目下马无新机型接棒,唯有将F/A-18加大变成F/A-18E/F成为舰载机主力,至于F-35上舰并非美国海军所情愿,F35C虽然是F35A的底子改过来,但是通过翼面积增加,翼展增加,全机空重增加到了15.5吨的水平,最大起飞重量差不多有32吨。虽然看着还是一台发动机推的中型机,实际上已经完全达到了重型机的重量水平。至于俄罗斯用米格-29替代苏-33,更是钱作怪,无钱更新苏-33,只好利用印度买米格-29K的机会,搭车更新而已。所以中型机是舰载机潮流的讲法应该是不成立。


圆头哥3661100051

对于一个超级大国而言多装备击中战斗机并不会给后勤造成太大困难,因为我们军队规模庞大后勤体系本就十分复杂,中国的军工企业分布广泛各大军区都有自己的装备来源,一般都是就地获得。北方战区主要依靠东北的军工供应、西部战区有云贵川的军工企业提供、东部战区也有湖北、江南地区的军工后勤,也就是说对于大国而言我们不需要像小日本那样,严格要求部队什么装备都要统一标准。看看冷战中的美苏两国就会明白了。

苏联的攻击核潜艇同时交给“天青石”、“孔雀石”、“红宝石”三大设计局研发,而且三个设计局的产品都被海军买下批量生产,请注意这就意味着同时装备三种核潜艇;美国也是一样,美国空军装备F-22、F-15等主力战机,其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是F-18、F-14、F-35等型号的舰载机,也就是说对于超级大国来说口径统一是唯一的制式化标准,不同军种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这就是说歼-31项目不会因为歼-20、歼-11、歼-10的列装而受到影响。

而事实证明空军装备过于标准化并不是好事,以美国最新的F-35联合攻击机为例,它就涵盖了出口型、陆战队型、舰载机型(常规起降、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本以为这种统一化会扩大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但事实结果是技术不达标、工期一再拖延、成本失控,除了常规型F-35A的单价低于1亿美元,其他型号都在1亿美元以上几乎赶上了F-22。因此说中国军方有可能引以为戒不会强迫歼-20装备了空军之后又成为舰载机。歼-31很有可能作为歼-20的补充出现在空军的装备序列里。


利刃军事

歼31一定服役,生产数量比歼20,除了自用外,还要大量出口。许多人都认为中国空军不会装备歼31,如此理论只是简单从性能上考虑,或者:单纯。歼31的性能不及歼20,这不是它的缺点,而是它的设计定位,从立项开始,歼31的性能就没打算与歼20比,因为它不是重型战机,而是轻型机,这造成它在先天上的性能限制。

性能不及歼20,并不意味它没有装备的理由,从性能角度说,它并不落后,甚至比F35要好。如果有人认为,歼31比不上F35,那么我的意见:别拍脑袋想象,了解一下情况,中国已在国外航展上出布了歼31的性能参数,F35的参数也不是找不到。

许多人试图否认一个事实,歼31为五代机,有人拿出不了少理由,可惜与歼31一样地位的还有F35,如果想否认歼31,先否掉F35,更让人无语的,有人竟然认为歼31连F16都比不了,如果按这逻辑,F35算什么东西?中国造出的五代机,为什么连一款三代机都比不上那?

只因美国造的东西就是先进,中国造的东西就是落后。我说:不要看不起中国人行吗?尤其是中国人自已。许多人反反复复就是说歼31性能不好,却不拿出什么证据,其实就是另有用心,如果歼31综合性能不能比台风和苏-35形成代差,而仅仅同代关系,那么,歼20算什么那?歼20的性能比歼31高一个档次的后果就是仅与苏11D平级关系,那么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从何谈起。

许多人就是绕圈子,张嘴闭嘴就是性能,对于性能以外的问题,闭口不谈。 美国研发与生产及列装F35的理由,就是我们研发与生产及列装歼31的理由。如果我们看一下,美国F35项目时,它的研制目标从没有什么超越F22的提法,有关性能要求其实不拉低,而不是提高,提出更多的是性能以外的要求,比如:成本,维护等。

歼31一定列装的原因,不是它的性能有多先进,而是性能不及歼20,以牺牲性能为代价,换取性能以外的东西,更低的成本,更加高的任务灵活性,比如:上舰,以及抢占国际市场。


麦田军事观察

服役还远远未达到,歼10首席试飞徐勇凌说过歼31百分之60以上会上舰(国内舰载版)。鉴于这款飞机的体量和设计应该会是空优机,完全有多重改形,如外贸陆空,从新机型削尖这些细节处理等看这款机型应该是有内部紧迫需求或者外部外贸需求,当F31大量装备之时很多西方对立国家会急切的市场需求。好事多磨,现在这款机等的是发动机吧!航电技术应该问题不大,成飞和沈飞都是兄弟企业某些技术也是可以分享的。预感歼31在后期会搞个大新闻,恕我意淫,矢量发动机也许都会上,毕竟这个没鸭翼的外形也没大心脏发动机也许连4+战机都干不过。首席设计师说过这款机定位就是要对抗F 31的!沙特、伊朗(他家自造估计会难产),巴基斯坦、等都有迫切市场需求。希望一切都顺利!这货拼的是国家综合实力,若非致命的设计缺陷问题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大家拭目以待吧!


六角看观

J31除了隐身技术可以达到4S标准,其余由于机体尺寸、常规气动设计、矢量中推发动机配套困难等,4S肯定打折扣,腿儿短怕是也难免。其用途恐怕主要囿于国土防空,应对F15、F16等非五代机效费比不高,应对F22、F35又难有胜算。故该机至今不能满足中国军方不打折扣的五代机要求,与军方对J20表现出的热情洋溢,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大家寄希望于J31对外销售成功,成为“发财机”。但自家都不用的东西要人家买,除非有特别安排或遇到特殊顾客。

至于说J31看着比J20帅气,那恐怕是对F22崇拜久了形成的有色眼镜效应。当J20的4S功效比F22更显著,它就显出帅气了。老美以前也看不上J20的鸭翼,可近来它的六代机设计却总是向J20致敬。所谓帅气,就像从前某些国人在文化衫上写莫名其妙的英文,如今老外也把没头没脑的中文刻在身上,心理效应差不多吧。


西山僧

歼31的没计本身就有问题。中型机双发,弹药油料还能带多少?F35单发推力19吨,还被嘲笑胖妞。歼31还能有啥前景?人家单发推力达23吨了,比歼31双发推力还大。还是好好发展发动机吧,歼31尽快放弃,别再烧钱了。


手机用户52760811782

FC31是最适合上航母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上航母而设计的中型机,没毛病。关键在于WS19还不能用,推力还是不够,也急不来。歼20服役了,FC31暂时没那么大压力。本来就是要配套03型航母用的,它现在还没出来,所以FC31还有三四年的时间来提高与完善。除了减重,也一定要进一步提高电子战能力,还要预留将来与海军版暗剑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功能。全国人民都盯着呢,希望沈飞不要让我们等太久。海外也有许多土豪等着用,抓紧喽。如果人手不够,多招点年轻人吧,很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些苦于报国无门,远走他乡呢。


兴兴知你心

据悉,歼31已获参军资格,现加装新型国产发动机,已有长足的进步,有一拼F35之力,空军又获一员大将。